審美力·畫布上的聲音|從浮世繪到印象主義音樂: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與德彪西交響音畫《大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16 15:06:21
來源:新華網

審美力·畫布上的聲音|從浮世繪到印象主義音樂: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與德彪西交響音畫《大海》

字體:

  編者按:

  人生來的天性就是追求真善美!求知、想好、愛美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唯有在這三方面最大限度協調發展,生命才能實現美好幸福。人如一棵花草,要根莖葉花實都得到均衡和諧的發展,才能長得繁茂有生氣。

  美感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情感教育。《論語》中“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是儒家教育的宗旨。但美感教育並非人們吃飽穿暖後的奢侈享受,而是如同水和空氣一樣,瀰漫包圍在我們的生命各處,使每個人在豐富華嚴的世界中隨處可以吸收到,並推動我們生命向前的鮮活力量。

  “審美力,是一個人是核心競爭力”,是新華網文化頻道、書畫頻道自2020年推出的美育口號。第一檔欄目是新華網文化頻道聯合國家大劇院共同推出的【審美力·藝術微課堂】,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點評。

  現在,我們再次與國家大劇院合作,並聯合北京大學出版社,共同推出【審美力·畫布上的聲音】,繼續為您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通過世界名畫與名曲,講述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使您充分體驗藝術的美。

  《審美力·畫布上的聲音》第三期,讓我們通過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名畫《神奈川沖浪裏》與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交響音畫《大海》,感受從浮世繪到印象主義音樂的奇妙淵源。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中期以後,在當時的德川幕府武家政權所在地江戶(也就是今天的東京),於市民階級中孕育出的一種大眾美術形式。

  與當時貴族階級所崇尚的傳統雅致風格不同,浮世繪以率真的民俗萬象為基本題材,通過表現社會生活的各種現象,直接生動地體現出當時社會的流行風尚與人們的慾望,是一種記錄平凡人生的世俗藝術。

  葛飾北齋是最早在日本浮世繪風景版畫上取得成功的畫家。他生於1760 年,去世於1849 年。代表作是以日本富士山為題材的組畫《富岳三十六景》。

葛飾北齋(1760—1849)

  《神奈川沖浪裏》是葛飾北齋《富岳三十六景》中最著名的一幅,也是葛飾北齋浮世繪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傑作。畫中描繪了顛簸於海浪間的三葉小舟,一陣滔天的巨浪朝着小船一傾而下,船工們為了生存與巨浪進行着殊死較量。前景中的兩隻小船衝上了浪頭,位於其後的另一隻小船則被推下浪尾,整個畫面充滿了動感。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雖然葛飾北齋將遠景中白雪覆蓋的富士山置於畫面的下端,卻使得翻滾的浪花與山峰間形成了巧妙的呼應,富士山也更顯壯麗偉岸。在這幅畫作中,畫家在展現浪濤瞬間即逝、姿態萬千的畫面的同時,還通過藝術的手段表現了人與大自然的抗爭,闡釋了塵世無常無定的佛教之理,充滿哲理和深刻的寓意。

  以葛飾北齋為代表的日本浮世繪畫家,對19世紀末歐洲藝術的發展産生了巨大的影響。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在西方的地位堪比達·芬奇的《蒙娜麗莎》。

  浮世繪作為代表日本文化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於19 世紀後半葉傳到歐洲,其無影平涂的色彩價值,取材於日常生活的藝術態度,自由而機智的構圖,以及對瞬息萬變的自然的敏銳把握等,對近代法國印象主義畫派的發展産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由此,美術界特別為其賦予了一個名稱“日本主義”。“日本主義”熱潮也成為19 世紀歐洲最重要的美學運動之一。

  當時在法國的一批具有前衛思想的畫家,如梵高、馬奈、莫奈、德加、畢沙羅、高更、克裏姆特、博納爾、畢加索、馬蒂斯等人,都從浮世繪中獲得了各種有益的 啟發。德加、馬奈、梵高、高更等印象派繪畫大師,不僅傚法浮世繪進行創作,還都曾臨摹過葛飾北齋等浮世繪大師的作品。

  僅以人們熟悉的梵高舉例。梵高於1886 年起在巴黎居住的兩年裏,便收藏了五百餘幅浮世繪。他還模仿一些日本浮世繪大師的名作進行創作。如模仿安藤廣重的《雨中的橋》《梅花樹》和溪齋英泉的《花魁》繪製了系列畫作。

  在描繪蒙馬特爾畫商的兩幅《唐吉老爹》中,梵高以六幅浮世繪作為人物身後的背景。

梵高以日本浮世繪為背景的兩幅《唐吉老爹》

  梵高熱愛浮世繪藝術,並對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推崇備至。梵高曾在給弟弟提奧的信中寫道:“誠如你所見,海浪如同魔爪,牢牢地抓住船隻,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

  梵高深受葛飾北齋的影響,他的名作《星空》與《麥田中的絲柏樹》中的渦旋圖案,便是借鑒了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的翻滾浪花。

梵高《星空》

梵高《麥田中的絲柏樹》

  從浮世繪到德彪西印象主義音樂

  日本浮世繪不僅直接影響到歐洲印象主義畫派的藝術創作,在音樂方面也同樣産生了巨大影響。法國作曲家德彪西最著名的交響作品《大海》,其部分靈感便是來自葛飾北齋的浮世繪名作《神奈川沖浪裏》。

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1862—1918)

  德彪西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音樂界頗具影響的作曲家、革新家,近代印象主義音樂的鼻祖,其音樂風格對歐美各國的音樂産生了深遠的影響。1872年,10歲的德彪西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在那裏學習了12年。有幸的是,當時教授他各類課程的老師,都是最知名的音樂大家。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德彪西獲益匪淺,但也萌生了一種打破陳規、探索新領域的強烈願望。德彪西常常不按老師們教授的傳統規則來作曲,而是大膽嘗試寫出具有奇異效果的新穎和聲,探尋各種新的聲組合。為此,德彪西常常遭到老師們的嚴厲斥責。畢業後,德彪西前往俄國,擔任了柴科夫斯基的至交、贊助人梅剋夫人的家庭鋼琴教師。在俄國期間,他接觸到許多俄國音樂大師的作品,特別是穆索爾斯基的音樂。

  後來,德彪西和象徵派詩人馬拉美結識,德彪西加入了以馬拉美為首的巴黎文藝沙龍。在這裡,德彪西結識了許多青年藝術家。他經常參加他們的藝術討論聚會。這些藝術家的一些全新的藝術觀點和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德彪西。他開始欣賞他們的詩,並為這些詩歌譜曲。

斯特凡·馬拉美(1842—1898)

  印象主義畫派利用直覺和印象領會景物瞬息變化的特質,以及當時象徵主義詩歌中追求詞藻聲韻間微妙效果的藝術風格,給德彪西的音樂創作帶來了很大的啟迪。他突破了傳統作曲技法中的種種理論和規則,運用嶄新的和聲語匯,重新調配聲音,在音樂的調色盤中,把景物、光影變成音色的碎片塗抹在音樂的畫布上。這樣的音樂雖然無法聽到明確的線條和輪廓,卻可在朦朧變幻有如光影的色彩中,感知到雨中的花園、水中的倒影、皎潔透明的月光,讓人聯想起印象派的畫作……

  海的“交響素描”

  德彪西的交響音畫《大海》則是以音樂描摹、表現大海的一部傑作。《大海》作於1905年,是德彪西音樂創作生涯中篇幅最大的一部交響音樂作品,是由三個樂章組成的音樂畫卷。雖然三個樂章各自獨立,但每個樂章之間又有着緊密的內在&&。作品通過管弦樂隊在不同的音區、以不同的音色的演奏,利用新穎的和聲、短小的旋律、自由的發展,以印象派的手法,極為強烈地表現出大海的各種畫面,使人們聯想到遼闊的海面上變化無窮的景象,聯想到陽光映照下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的大海,也聯想到暴風雨中狂怒暴烈的大海。因此,這部作品也被稱為三幅海的“交響素描”。

  在欣賞德彪西的音樂時,聽眾會發現他的音樂就像印象主義畫家的繪畫一樣,充滿了光怪陸離、斑斕璀璨、瞬息萬變的色彩。德彪西充分發揮了管弦樂多樣的豐富效果,嘗試以音樂捕捉事物的印象或情緒,為聽者呈現了直觀、細膩微妙的光影流動。

  聆聽德彪西的音樂就如同是在夢境中游歷,虛虛實實,給人留下了無盡遐想的空間。關於這首作品的創作緣由,很多人認為是德彪西在海邊旅居時對大海産生了深刻的切身感受,其實,除了個人的經歷外,德彪西也從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中獲得了創作靈感。故此,德彪西特別將葛飾北齋的這幅《神奈川沖浪裏》用作《大海》首版樂譜的封面。

德彪西《大海》首版樂譜封面

  《大海》在初次演出時,有人批評説:“即使聽着樂曲,也完全感覺不到大海。”對此,德彪西説:“我的音樂想描摹的,是那些在大自然中無法用眼睛看到的情感,而非人們所能看到的風景。”這句話, 無疑成為人們今天理解這首作品的最好指南!

(文章摘自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陳立著《畫布上的聲音:世界名畫與名曲》)

《畫布上的聲音:世界名畫與名曲》

出品:國家大劇院、北京大學出版社、新華網書畫頻道

支持:國家大劇院藝術普及教育品牌“走進唱片裏的世界”

策劃:袁思陶

統籌:邢賀揚

編輯:譚雪莉、常寧、邢賀揚、伊媛、劉蘭芳

【糾錯】 【責任編輯:邢賀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