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中國人不適合喝牛奶,85%中國人乳糖不耐受”
流言分析:這種説法很不嚴謹。
首先,“85%中國人乳糖不耐受 ”的數據將“乳糖不耐受 ”和“乳糖吸收不良 ”混淆了。其次,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檢測技術,這個數據有一定放大,也就是説,稍微有點吸收不良的人群都被統計進去了。另外,在國際上,中國人乳糖吸收不良的比例是相對正常的,並沒有特別高。
牛奶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很多營養指南都推薦我們每天喝一杯牛奶。然而,網上經常有説法稱,中國人的基因不適合喝牛奶,因為 85%的中國人都乳糖不耐受,喝牛奶會拉肚子。中國人的基因真的不適合喝牛奶?真的 85%的中國人都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就不能喝牛奶嗎?
85%中國人乳糖不耐受?
網上説中國人的基因不適合喝奶,85%中國人乳糖不耐受。其實,這是對數據的錯誤解讀,中國人也能喝奶。首先,“85%中國人乳糖不耐受 ”的數據將“乳糖不耐受”和“乳糖吸收不良”混淆了。“85%”的數據來自《柳葉刀》 的一個研究 。這個研究統計的是乳糖吸收不良(lactose malabsorption),並不是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這兩者其實不是一回事。
乳糖不耐受,是指在攝取乳糖或含乳糖的食物後出現腹痛、腹脹感、腸胃氣脹、噁心、腹瀉等臨床綜合徵。
乳糖吸收不良,指的是由於乳糖酶缺乏,攝入的乳糖不能被小腸吸收的情況。
乳糖不耐受強調的是乳糖未被消化吸收後,進入大腸,經細菌發酵後引起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狀,症狀更為明顯和多樣,包括腹痛、腹脹、腹瀉等。乳糖吸收不良更側重於乳糖未被吸收的生化狀態,而不一定會有症狀。總結來説,乳糖吸收不良是乳糖不耐受的一個可能原因,但不是所有乳糖吸收不良的人都會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症狀,也不&&喝一點牛奶就會拉肚子。
實際上,大部分乳糖吸收不良的人可以耐受12g乳糖量,相當於一杯大約250毫升的牛奶。其次,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檢測技術,這個數據有一定放大。柳葉刀的研究中,為了檢測乳糖吸收不良的情況用到了氫呼氣試驗、乳糖耐受檢測、基因檢測等先進檢驗技術,這些檢測技術是很靈敏的,這就會導致可能很小的乳糖吸收不良都會被檢測發現。很多乳糖吸收不良的人喝牛奶也不一定會達到乳糖不耐受的程度,但研究的時候都把他們統計進去了,就導致這個數據會被一定程度放大。另外,並不是只有中國人乳糖吸收不良的多。
乳糖吸收不良是進化的選擇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乳糖吸收不良、乳糖不耐受呢?這是基因進化的選擇。人類是哺乳動物。哺乳動物在懷孕、生寶寶後會産奶,嬰兒期人體可以分泌乳糖酶,嬰兒吃母乳就能消化乳糖,正常生長。但是長到一定階段後,人體就會逐漸減少分泌乳糖酶 。絕大多數人在成年後都不分泌乳糖酶了,能繼續分泌乳糖酶是少數。
乳糖不耐受如何喝奶?
奶製品富含豐富的鈣和優質蛋白,目前世界各國膳食指南都建議大家每天喝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我們每天奶製品攝入量為 300-500 克。那麼,乳糖不耐受能喝奶嗎?如何保證奶製品攝入量呢?其實,即使出現乳糖吸收不良,甚至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狀,也沒必要盲目回避乳和乳製品。你可以這樣做:第一,少量多次,逐步提升量。你可以剛開始喝幾口、到半杯、一小杯這樣慢慢地喝,通過少量多次食用乳和乳製品,讓自己的胃腸道適應,並且還可以提高我們乳糖的消化能力,改善乳糖的不耐受現象。第二,和其他食物搭配,比如,做蛋羹的時候放點牛奶,能增加奶製品攝入,還能避免不愛喝牛奶的人不接受,原來就有很多老人不喜歡奶腥味,不喝牛奶。另外,做饅頭的時候,也可以放一些牛奶。第三,可以選擇低乳糖的乳製品,比如低乳糖奶、無乳糖奶,現在市場上已經有了無乳糖的牛奶。第四,吃酸奶、奶酪。奶製品種類很多,也不用光盯着喝牛奶,吃酸奶、奶酪也都是很好 的選擇。酸奶、奶酪等經過發酵的乳製品,發酵後乳糖就沒了。要知道,美國人奶製品攝入量是我們的十幾倍,他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吃的酸奶、奶酪。所以大家也不妨多吃點酸奶、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