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大事|讓改變發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08 14:29:28
來源:新華網

小家大事|讓改變發生

字體:

匯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科創力量,展現科技創新成果背後的科研歷程,講述首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故事。新一季《小家大事》向“新”而行,乘風啟航。

《小家大事》欄目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和新華網聯合出品,本期將走近2022年北京市科協“卓越工程師”成長計劃項目入選人、國投集團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航科,講述他作為電子工業工程工藝設計師在打造“精品工程”道路上前行的故事。

張航科,2022年北京市科協“卓越工程師”成長計劃項目入選人、國投集團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張航科主持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面板兩大高端製造領域國內重大電子工業項目的自主工程設計10余項,榮獲國家級獎勵9項,省部級獎勵20余項,被授予“國家優質工程獎突出貢獻者”、“中國産學研工匠精神獎”、“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標兵”等榮譽稱號。

 

電子工業工程工藝設計師的轉型

動圖1.gif

2001年,張航科從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原本對口專業是從事集成電路産品設計的他,偶然走上了電子工業産品製造生産線工程工藝設計的“道路”。就是這一次“偶然”,但張航科卻在這條道路上堅持走了二十餘年。他説,“投入工作後,我在前輩的帶領下,逐漸發現這項工作的樂趣,並且認識到電子工業工程的工藝設計,關係到整個企業生産效益和産業發展,意義重大。我在不斷學習、歷練和成長過程中,我愛上了這項工作,並且願意為中國電子工業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工作初期,張航科曾參與設計一條工藝集成電路生産線。這條生産線需要科研單位和生産企業通力協作,然而科研單位的技術經驗基本來自實驗室,由於缺乏産業經驗,團隊對“大規模量産”十分陌生。張航科和團隊搭建起連接雙方的“橋梁”,助力産業化“最後一公里”。經過反復的檢驗評估,分析論證,最終確定了生産線一系列工程化技術要求,為最終實現生産線一次性貫通提供技術支撐。張航科也在這個過程中成長蛻變。

 

電子行業永恒不變的是“變”

《讓改變發生》張航科(4)(2).gif

“我們行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是‘電子行業永恒不變的是變’。”對張航科而言,時刻需要應對“改變”的發生。2012年,他在參與某A股上市公司生産線項目時,雖然之前有該單位項目的工程案例作為參考,但由於工藝技術升級、變化,導致在工廠建設過程中,已完成地下樁基正在進行地面施工的作業過程“被迫”停止。張航科帶領團隊快速響應,對方案進行重新論證,提出“柔性設計”理念,不斷調整和優化設計方案,最終滿足生産變化的需求,實現了建設目標。

521天,創造“長存速度”。2016年,張航科參與長江存儲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一期工程。此項目具有投資和規模大,工藝和系統複雜,建設周期緊迫的特點,對他和團隊極具挑戰,然而壓力之下更多的是克服困難的勇氣。“我們團隊從項目啟動設計的第一天就駐紮在現場,直至項目建成後才離開。無論是團隊中的專家,還是青年設計師,都將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項目中。”張航科和團隊對設計方案從工藝布局到設施規劃,再到動力用量和品質指標的評估,都進行了充分研討和論證,最終形成確定的方案。他帶領團隊用521個日夜創造了耀眼的“長存速度”。

 

讓價值落地 讓改變發生

《讓改變發生》張航科(5).gif

追求卓越。張航科認為,一名優秀的電子工業工程設計師應具備高度負責、嚴謹細緻、創新進取的品質。“工程師的‘卓越’既要‘立起來’站在國家、企業發展戰略的角度,找到自己的‘站位’發揮價值,又必須‘沉下去’深入研究、探索、創新和發展,持之以恒地實現目標。”張航科正是用釘釘子精神面對每一個項目的難題,不斷攻克,不斷創新,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數智賦能。數智時代的到來,也給工程設計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數字浪潮下,張航科和團隊以工藝為引領,採用數字化的設計方法和手段,創新設計理念和方法,致力於打造高效、安全、綠色的高科技工廠,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對張航科而言,“讓價值落地,讓改變發生。”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當下和未來自己不懈奮鬥的目標。

工程師是推動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的重要力量。北京市科協“卓越工程師”成長計劃重點培育面向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關鍵領域和重點産業急需緊缺的卓越工程師人才,為工程師提供交流發展的&&,助力首都工程師成長成才。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