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頭 築夢強國——“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活動走進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廣華學校-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22 14:44:42
來源:新華網

勇立潮頭 築夢強國——“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活動走進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廣華學校

字體:

為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日,“勇立潮頭 築夢強國——‘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活動走進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廣華學校。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協黨校)邀請國際宇航聯合會(IAF)衛星商業應用專委會亞太辦主任、研究員朱林崎為清華附中廣華學校小學部近350名五、六年級學生開展了主題為“中國航天——千年神話,有我實現”的科普講座。本次活動得到北京市朝陽區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10所航科傳媒大力支持。

 

朱林崎在講座中介紹了我國航天事業的興起和發展,並圍繞“九天攬星、天宮築夢、嫦娥探月、天問逐火”等內容分別回顧了我國航天領域取得的系列成就,以及航天事業背後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時代北斗精神”。朱林崎重點講解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天宮空間站的原理和應用,以及“探月”“探火”取得的系列成果,結合“利用北斗種地、放羊”“天上種水稻”等事例,用詼諧易懂的語言向學生們科普了航天科技成果的廣泛應用以及背後的科研故事。

朱林崎通過分享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詮釋了“兩彈一星精神”的內涵。同時,她分享了多家單位協同攻關研發月球第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的事跡,指出協同、奉獻、攻關、創新等科學家精神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她還邀請學生上&模擬演示航天工作在航天器上“盲操作”安裝γ放射源的身體姿勢,讓學生這一操作的難度,並介紹了這一操作需要航天工作多年的訓練才完成,讓學生領悟其背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講座引發了生們的感想與共鳴。六年級一班竇晟恩説,“在中國航天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看到一代代的航天人熱愛祖國、努力拼搏,使我國的航天事業不斷發展壯大,讓我覺得非常感動。”六年級五班袁子涵&&,錢學森先生當年放棄了美國優渥的條件毅然回到祖國,為祖國科技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令人動容。六年級二班劉柏含&&,這次講座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感受到了航天科研人員的不容易,也激發了自己未來從事航天科技事業的興趣。

清華附中廣華學校科技教師李曉宇在採訪中&&,在科學教育工作中,清華附中廣華學校秉承“探索、實踐、創新”的理念。弘揚科學家精神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通過介紹科學家的故事和成就,讓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歷程,激勵他們追求真理、勇於創新。清華附中廣華學校科技教師王宇&&,“弘揚科學家精神”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好奇心,涵養他們的精神品質和優良學風,還可以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應該高度重視“弘揚科學家精神”工作,將其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貢獻力量。

“勇立潮頭 築夢強國——‘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活動邀請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等單位的科技領域專家走進北京市屬各區中小學,結合從事科研攻關過程中“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精神事跡,引導青少年感悟科技創新成果背後的偉大科學家精神。

【糾錯】 【責任編輯: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