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鵬:培養科研誠信對提升教師科學素質具有關鍵意義-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10 18:54:37
來源:新華網

袁軍鵬:培養科研誠信對提升教師科學素質具有關鍵意義

字體:

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國科協科普部指導,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聯合主辦的2024年主題式科學教育實踐與研修活動於2024年期間持續開展,活動圍繞不同學科領域開展科普講座、案例分享、實踐指導等系列活動,助力科技教師科學素質提升。

日前,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究員袁軍鵬圍繞科研誠信培養在科學教育工作中的關鍵意義以及科技教師如何將科學家精神融入科學教育工作中等問題,接受新華網採訪。

新華網:您如何看待科研誠信培養在科學教育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對於提升教師科學素質有哪些重要意義?

袁軍鵬:《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青少年科技創新後備人才的培養是教育、科技、人才的三大領域的交匯點,對於國家未來的科技競爭力具有深遠影響。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科學素質的提升顯得尤為關鍵,它是科學研究的基石,也是科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提升教師科學素質過程中,以下幾點顯得尤為重要:

1. 塑造學生的科學家精神。科研誠信是科學家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科研誠信培養,可以塑造學生的科學家精神,使他們在未來的學習、科研生涯中始終堅守誠信原則。

2. 保障學生的創新質量。無論中小學生還是科研人員,在科研過程中,都必須堅持誠信原則,才能確保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3. 培養學生負責任的意識。科研誠信教育,有助於增強學生的道德修養,並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科研人員。

4. 培養創新人才。教師科學素質的提升能夠影響學生的科學教育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

5. 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教師堅守科研誠信,會形成一股正能量,推動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從而有利於科學研究的健康發展。

6. 促進科學技術發展。教師科學素質的提升有助於推廣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推動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和應用,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創新。

新華網:教師在開展科研誠信規範教育時應聚焦哪些內容?可採取哪些更具吸引力及影響力的教學方式?

袁軍鵬:教師在開展科研誠信規範教育時,需全面而深入地探討科研誠信的各個方面,以確保學生充分理解並遵守相關的學術規範和道德標準。教師應先向學生闡明科研誠信的重要性,包括其對個人學術生涯、學術界整體聲譽以及社會科技進步的深遠影響。通過具體案例和實例分析,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維護科研誠信的必要性。教師可參照相關部門印發的文件詳細解讀研究全流程中的學術規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通過具體案例向學生展示違反科研誠信的後果。

在提升教學方式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方面,教師可以採用一些創新方法,如通過案例教學方式,讓學生模擬面對科研誠信困境時的決策過程,培養他們的道德判斷力。也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如在線教育&&,開發在線課程和測試系統,方便學生隨時學習和自我檢測。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製作和通過視頻、電影、動畫等多媒體資源,生動展示科研誠信相關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結合日常生活與科研實踐,將科研誠信規範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科研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情境中。

新華網:科學精神對教師培養有何重要意義?科技教師應如何將科學家精神更好融入科學教育工作中?

袁軍鵬:科學精神不僅是教師個人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首先,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是教育事業持續發展的關鍵。科學精神的培養有助於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其次,具備科學精神的教師更能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需求,更好地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此外,科學精神強調理性、實證、分析、開放、合作、探究等品質,將科學精神融入教師培養過程,有助於教師將這些品質貫穿到教學實踐中,從而改善科學教育的質量,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最後,具備科學精神的教師在促進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他們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國家的創新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在科學教育工作方面,建議整合科學精神與課程內容,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將科學精神的核心價值如誠實、客觀、開放等融入到課程內容中,在科學課程中融入科學家的故事、科研案例以及科學精神的內涵,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體驗科學精神。並創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和研究來學習科學,而不僅僅是接受書本知識。

新華網:如何進一步發揮科學教育的德育功能,幫助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袁軍鵬:首先,科技輔導員可以深入挖掘科學史中的傑出科學家勤奮、堅韌、創新精神和愛國情懷等事跡作為德育的生動案例,通過講述這些科學家的故事,引導學生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其次,結合科學實驗、探究活動和項目研究,科技輔導員可以通過科研實踐進行德育,引導學生體驗科研的艱辛與樂趣,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此外,科技輔導員應積極弘揚科學精神,包括理性思維、實證精神、批判性思維等。通過科學精神的培育,引導學生形成求真務實、勇於探索的人生態度。最後,還可以在科學教育中融入如誠信、尊重、責任等道德品質的培養,通過介紹科研誠信規範、強調實驗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

新華網:您對未來開展相關研修活動有何建議?

袁軍鵬:我建議未來開展相關研修活動重點加強教師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科學方法的運用和傳授。同時注重科學精神與道德品質的培養。並建立長效研修機制,定期舉辦研修班、建立教師科學素質評價和激勵機制、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的合作與交流等。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