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油是傳統的中醫外用藥,為紅棕色的澄清液體,氣特異,味辛辣,屬驅風外用藥,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於風濕骨痛、跌打扭傷諸症。門診經常會有患者在足踝受傷後詢問醫生:“為什麼抹了紅花油,傷處反而更腫了?難道抹的是假紅花油?”其實,這並不是紅花油的錯,而是使用時機不對造成的。
在損傷急性期(24小時內),軟組織破裂的小血管尚未閉合,仍有出血傾向,此時應進行冷敷,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與滲出,以減輕水腫。此時若使用紅花油等活血化淤的藥物在腫脹處進行塗抹和揉搓,會加重局部出血和滲出,當然就會越抹越腫。如果想使用紅花油,最好等急性期過後(最好在48小時後)且在排除骨折的前提下再使用,每天塗抹患處4~6次。由於紅花油的皮膚滲透力極強,不必用很大的勁進行揉搓,當然最好還要配合抬高患肢、制動等措施。如果扭傷較重,最好及時就醫並接受治療。
審核專家:郭樹章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 主任醫師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