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道異物梗阻是什麼?
氣道異物梗阻是指食物等異物堵塞氣管或支氣管導致患者無法正常呼吸,甚至窒息死亡。
二、氣道異物梗阻我們都怎麼搶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流傳甚廣,但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同於氣道異物急救法嗎?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美國醫生海姆立克在1975年公開發表的急救手法,但是2005年美國心臟協會(AHA)將這個技術稱為腹部衝擊法,其後“海姆立克急救法”這一稱呼被改為“腹部衝擊法”。目前的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法包括3部分:背部拍擊法、胸部衝擊法和腹部衝擊法。海姆立克發明的是腹部衝擊法,背部拍擊法和胸部衝擊法不是,因此不能將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法泛稱為“海姆立克急救法”。
三、氣道異物梗阻的危險人群有哪些?
嬰幼兒:嬰幼兒由於牙齒發育不全對於較硬食物咀嚼困難、進食或者哭笑時容易把口腔中含着的物品誤吸,同時會厭發育不完全、喉保護性反射功能不全、咳嗽能力較弱,塊狀食物或其他異物卡在喉嚨或氣道時,導致無法呼吸。
特殊情況的成人:我們人體有一個特殊的結構叫作“會厭”,當我們説話時會厭就會上抬使喉腔開放;當我們吃飯喝水時會厭則向下蓋住氣管,保證異物不進入氣管,由於成人發育完善,所以成人出現氣道異物梗阻而窒息的情況相對較少。但是醉酒者、腦卒中患者及其他具有吞咽困難的人群的會厭功能會受到極大的抑制,或者當口中有食物時説話、大笑等,都容易導致氣管暴露,造成食物或其他物體堵塞氣道。
老年人:老年人由於年齡增大,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下降,此外,部分老年人因患腦血管病或服用某些抗膽鹼能藥物、抗焦慮藥物、鎮靜類藥物等導致吞咽障礙,故而老年人易發生氣道異物梗阻。
四、氣道異物操作手法推薦
對於背部拍擊法、胸部衝擊法和腹部衝擊法這3種操作手法,不同國際組織推薦的側重點不同,以下是幾個國際組織的推薦意見。
1.國際復蘇聯絡委員會(ILCOR):沒有足夠證據來確定應該首先使用哪種方法,應該快速順序使用這3種技術,直到氣道梗阻解除。
2.歐洲復蘇協會(ERC):應結合使用背部拍擊和腹部衝擊,必要情況下使用胸部衝擊。
3.美國心臟協會(AHA):胸部衝擊、背部拍擊和腹部衝擊都是可行且有效的,但為了易於推廣和簡化訓練,建議進行腹部衝擊,必要時行胸部衝擊,直到解除梗阻。
4.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應連續快速地施行背部拍擊和腹部衝擊或胸部衝擊,直到梗阻物清除為止。
五、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法的具體實施手法(基於AHA標準)
1.因為<1歲的嬰幼兒容易發生氣道異物梗阻且極度影響預後,故優先給予推薦方案。
對於1歲以下的嬰幼兒患者,應交替進行5次背部叩擊+5次胸部衝擊。操作要領如下:
施救者需用一隻手固定住嬰幼兒的兩側顴弓及下頜(注意不要堵住患兒口鼻),使其面部朝下、騎跨在施救者的前臂上,並用大腿支撐,讓嬰幼兒處於頭低腳高的姿勢,另一隻手找到嬰幼兒背部肩胛骨中間位置,用另一手掌根部連續拍打5次,注意觀察患兒有無哭泣、呻吟等提示異物排出的現象。如果異物未排出,用一隻手固定住嬰幼兒的後顱部(注意不要損傷囟門),使其面部朝上躺臥在施救者前臂上,並用大腿支撐,讓嬰幼兒處於頭低腳高的姿勢,另一隻手食指和中指並攏,在其兩乳頭中間稍下方連續向裏、向上按壓5次,注意觀察患兒有無哭泣、呻吟等提示異物排出的現象。交替使用這兩種方法,直到異物被排出。
2.意識清醒的成人患者
(1)腹部衝擊法:
對於正常體型的成人患者,施救者站在身後,一條腿在前呈弓步插入患者兩腿之間(穩定患者身軀),另一條腿在後伸直。雙手從患者的腋下向前環抱患者腰部,找到肚臍略上方處(AHA指南鋻於腹部臟器損傷情況,建議選擇肚臍上方、遠低於劍突下的位置),一手握拳放於此處(拇指立起突出指向患者劍突下),另一隻手包住這只手,然後突然用力收緊雙臂,連續快速地向後上方施壓,直到異物被排出或患者失去意識。
為了便於大眾理解,可以使用更為形象的記憶方法,即“剪刀、石頭、布”口訣,代入操作步驟,是不是一下子就記住了。
(2)胸部衝擊法:
此法適用於肥胖者或孕婦,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後(站姿同腹部衝擊法),雙手從患者的腋下向前環抱住患者胸部,一手握拳放在胸骨下端,另一隻手包住這只手,然後突然用力收緊雙臂,連續快速地向胸部後方施壓,直到異物被排出。
(3)背部叩擊法:
患者彎腰呈鞠躬姿勢,施救者用手掌根用力擊打患者後背正中,即兩肩胛骨中央區,連續擊打5次(不一定完全遵守,看異物咳出情況)。
3.有反應的兒童(1歲以上)
5次背部叩擊+5次腹部衝擊,循環進行,直至異物排出、能強有力咳嗽或呼吸或變得無反應。
4.意識喪失的成人患者
患者一旦失去意識,立即進行心肺復蘇並啟動應急系統獲取AED。要求在每30次按壓之後、2次人工呼吸之前需要觀察口腔內是否有異物,如有可清除的異物應及時清除後,再進行2次人工呼吸,周而復始,持續施救。注意不要因清除異物而耽誤按壓時間。
六、小結
每種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方法都有其獨特的優勢,但也存在不足和風險,比如腹部衝擊法可能造成內臟損傷,胸部衝擊法可能造成肋骨骨折。只有熟練掌握各方法的操作要點,才能達到最佳救治效果。
作者:邊毓堯 河北中石油中心醫院 副主任醫師
審核:張軍偉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 主任醫師
段 軍 中日友好醫院 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