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
在炎熱的夏季,很多人都會因為高溫而出汗,但有的人出汗多,有的人出汗少。有人説,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
辟謠:並非如此。
出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對於健康的人而言,愛出汗和不愛出汗都是個體差異,跟虛不虛沒關係。首先要弄清楚一個事——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出汗?
人為什麼會嗷嗷出汗?
出汗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是人體為適應周圍環境進化出的“實用功能”。出汗可以將體內部分尿素、乳酸、脂肪酸和少量的無機鹽等物質排出體外,起到調節體溫、平衡體液的作用,進而降低體表溫度。一般來説,當環境有所改變時,丘腦的交感神經便會令汗腺從毛孔排出汗液。這裡的環境不光指人體所處的外部環境,還有內部環境——人在精神緊張、受到驚嚇或恐懼等情緒的支配下也會出汗。
因為出汗的原因多種多樣,所以多汗的原因也各有不同。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的出汗量比別人大時,有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1、生理性多汗
有些人天生就比別人愛出汗,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擁有更多的或者更敏感的汗腺,也可能是因為身體代謝率高,新陳代謝快。體能高、肌肉量大的人本身就比完全不鍛煉的人更愛出汗,他們基礎體溫更高,産生的熱量更大,為了調節體溫,身體就會通過排汗的方式散熱。
2、精神性多汗
容易緊張的人也會出更多的汗。因為緊張時交感神經會變得興奮,導致排汗量增加,但當緊張得以緩解時,出汗也會停止。比如當你突然被告知要上&演講時,隨着心跳的加速會出一手冷汗,這是很正常的。而當你結束演講,緊張值下降也就不出汗了。
3、味覺性多汗
人在吃飯的時候也會出汗。當攝入辛辣或鹹味食物時,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同樣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進而讓你出汗。這種情況在天熱的時候更加明顯,有時還會伴有體溫輕微升高的情況——尤其是當你吃了辣椒時。不過這種情況下,吃飯時一時多汗,停止進食後會自然緩解。
這些情況多汗少汗,才需要注意
一般來説,對於健康的人而言,愛出汗和不愛出汗都是個體差異,跟虛不虛沒關係。但如果因為以下幾種情況多汗或少汗,就需要注意了。
1、病理性多汗
一些疾病也會導致出汗量增多,比如甲亢、糖尿病等。甲亢的全稱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由於病人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身體代謝較快,身體産熱更多,所以出汗量也隨之增多。
糖尿病導致的植物神經病變或低血糖反應,也可能會讓出汗變多。正常的低血糖因為同樣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也會讓人出汗。
女性的更年期綜合徵會讓人感到忽冷忽熱,有時伴隨汗量增多。40~65 歲絕經期前後的女性由於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分泌波動,造成血管收縮功能障礙,有時還伴隨植物神經紊亂,會煩躁易怒,出汗變多。此外,心衰、心梗、肺結核等疾病,偶爾也會讓人大汗淋漓。
2、病理性少汗
一般來説,喝水少,環境溫度低,缺乏運動等原因都會讓人出汗變少,這是正常的。但也有一些疾病會引發少汗,比如嚴重的皮膚疾病,甲減等等。
因為汗腺埋在皮膚組織之間,皮膚組織一旦損壞,會影響汗腺功能,造成汗水排出困難。很多皮膚病都會造成這樣的影響,比如硬皮病。
而對於甲減(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而言,跟甲亢正好相反,他們的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産熱也隨之減少,所以常出現怕冷、出汗減少、皮膚乾燥、心率減慢等情況。另外,汗腺功能障礙,神經損傷或者缺乏維生素A等問題,也會讓人不愛出汗。
關於出汗的幾個常見誤區
1、出汗排毒?NO
很多人覺得暴汗就是排毒,其實這種説法完全不科學,它只會讓你失水。汗液的成分 99% 都是水,剩下的 1% 是鈉、鉀、鈣、氯、尿素氮等成分。
2、發燒捂汗退燒快?NO
發燒時,體溫的上升期會有一個畏寒少汗的過程。但當體溫上升到一定程度,即將進入康復期時,身體會自動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身體的熱度隨着汗液蒸發被帶走,體溫由此得到控制。也就是説,病不是因為出汗而好的,而是因為快好了才出汗。但這種現象讓一些人誤以為出汗和降溫之間存在主被動關係,認為“出了汗就能降溫”從而盲目捂汗,造成因脫水導致的電解質紊亂或因“捂”出高溫導致的機體功能損害。
3、暴汗能減肥?NO
近幾年流行的暴汗服之類的東西宣傳暴汗減肥,但事實上這完全是商家的噱頭。看似出大量汗會導致體重下降,但這是因為成年人人體的 60%~70%都是水,你靠出汗減掉的不是脂肪,僅僅是將一部分水排出了而已,喝兩杯又會回來。想要真正減肥,還是要依靠運動和合理飲食等靠譜的方法。
4、狐臭是疾病?NO
一些人一出汗,腋下就會産生陣陣異味。很多人覺得這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但事實上,這只是一種十分正常的基因差異。狐臭是因為細菌將汗液中一些含硫的鹽、羧酸、脂肪酸和類固醇物質代謝生成的,此類物質只有大汗腺才會分泌。所以,所謂狐臭僅僅是一種現象,並非疾病,如果不是非常影響生活,也沒有治療必要。
綜上所述,對於健康的人而言,愛出汗和不愛出汗其實都是個體差異,跟虛不虛沒關係。不過,如果當你揮汗如雨地運動時,旁邊那個閒閒喝冷飲的兄弟對你出言諷刺,那請別懷疑,這種情況下,當然是坐著不動的那個更虛。
審核丨馮珺 國藥同煤總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