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肝”擾 健康生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03 09:09:13
來源:科普中國

遠離“肝”擾 健康生活

字體:

肝臟是人體解毒與代謝的核心,其健康關乎生命質量。而肝硬化作為肝臟的嚴重病變,威脅着無數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不經意的習慣,正悄悄地對我們的肝臟發起“肝”擾呢?而面對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肝硬化患者又該如何找到平衡點,既不失工作的熱情,又能呵護好脆弱的肝臟?今天我們將探討肝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旨在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質量。

一、肝硬化可以逆轉嗎?

慢性肝病為慢性進展性疾病,病情大多會沿着“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發展。通常情況下,由於病毒、乙醇、藥物等因素導致正常肝細胞發生炎症、壞死後,人體就要動用各種機制去修復,就像傷口癒合一樣,輕度炎症很快就能被修復,肝臟表面什麼痕跡也不會留下。但是長期反復的炎症,就會逐漸在肝臟上留下瘢痕,形成肝纖維化,長此以往,越來越多的瘢痕使正常的肝臟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就會形成大大小小的硬結,這就是肝硬化結節。

如果肝硬化的程度尚不嚴重、病因得到有效的控制,經過治療,有些患者肝硬化的程度的確會有所減輕,甚至原來出現少量腹水等併發癥的患者的腹水消失、病情穩定;脾臟也有所回縮,脾功能亢進的症狀減輕,血小板、白細胞計數上升。

如果肝硬化程度已比較嚴重,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肝臟縮小及結節形成非常明顯,且肝臟各項功能發生了改變,食管胃靜脈明顯曲張,甚至出現腹水、肝性腦病等併發癥,這時要想從結構上逆轉就非常難了。此期的治療重點以預防併發癥為主。因此,治病要“治根”。就像刀傷,總是用刀反復劃傷皮膚,即使用再多的止血藥還是會繼續發炎、結疤,治療必須從源頭解決問題。嚴格抗病毒、戒酒、避免再次使用可疑肝損害藥物等。同時,也要標本兼治。肝纖維化、肝硬化的基礎是慢性炎症,因此一定要在消除病因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控制好炎症,讓肝功能維持穩定。控制好炎症以後,可以應用抗纖維化的藥物,如復方鱉甲軟肝片、扶正化瘀膠囊和絡舒肝片等療效比較確切、可以逆轉肝纖維化的藥物。這些中藥成分可以起到軟堅散結的作用,對早期肝硬化或肝纖維化的治療有良好的療效。

二、肝硬化患者應避免哪些傷肝的生活習慣?

肝臟在承擔人體重大消化和解毒任務的同時,也是一個脆弱的器官,俗話説“養肝就是養命”,即使是輕度的肝臟損傷也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是對於肝硬化患者來説,知道哪些生活習慣傷肝並避免是至關重要的。

1.睡眠不足:晚間23:00~03:00是肝臟進行修復和解毒工作的最佳時間,保證每晚7~8小時的睡眠可以使肝臟得到放鬆及修復。經常熬夜不僅會導致睡眠不足,使身體抵抗力下降,還會嚴重損害肝臟功能。因此“晚睡族”應盡量調整作息時間,最好每天23:00前入睡。

2.暴飲暴食:吃太多食物會使體內熱量過剩,引起肥胖,誘發脂肪肝,還會加重肝臟負擔。因此,千萬不要暴飲暴食,飲食要規律,少量多餐。

3.盲目用藥:多數藥物需要經過肝臟解毒,長期服用或盲目使用藥物,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導致肝臟損害,引起急性藥物性肝損傷。這些藥物包括抗菌藥物、解熱鎮痛藥、中藥、保健品、減肥藥、秘方藥等。因此,必須嚴格遵照醫囑,在醫師的指導下服藥;應避免隨意服用藥物,以免不同藥物間産生交互作用,從而影響肝臟對藥物的代謝能力。

4.飲酒:乙醇90%以上在肝臟內代謝,進入肝細胞後經氧化為乙醛、乙酸,乙醇和乙醛均可直接刺激、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壞死、纖維組織增生,最終導致肝炎、肝硬化、肝癌。研究表明,長期大量飲酒或短期酗酒可導致酒精性肝病。因此,對於酒精性肝病患者而言戒酒很關鍵。

5.吸煙:香煙中含有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影響肝臟的脂質代謝作用,引起氧化應激反應,導致細胞破壞、組織損傷,甚至纖維化、癌變;對於肝病患者,煙中有害物質會阻礙肝功能的恢復,使肝臟的供血、供氧不足,加快纖維化過程,誘發肝癌。因此,肝病患者不僅要戒酒,還要戒煙。

三、肝硬化患者能否從事日常工作?在休息方面應該注意什麼?

1.肝硬化代償期患者若無明顯的精神倦怠、體力減退,可參加日常工作,工作性質宜簡單、輕鬆、愉快,體力和腦力消耗較少,不宜加班。

2.建議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以臥床休息為主,臥床可明顯增加肝臟血流量,有助於恢復肝功能,但長時間的臥床易引起消化不良、情緒不佳,故可嘗試簡單的家務勞動或散步,適當參加社會活動,滿足其情感需求。建議活動量應循序漸進,以不加重疲勞感或其他症狀為宜。

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建議做到勞逸適當。

 

作者:馬雪梅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副主任醫師

審核:金 波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主任醫師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