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國花鬱金香,因花型獨特、色彩豐潤艷麗而成為世界著名的觀賞花卉。每年春季,很多城市都會為它那豐富的品種舉辦大型花展。鬱金香是較為低矮的草本植物,就算抽出頂生的長長花葶,高度範圍也只有15-60厘米,因而一般會被佈置成大面積的地毯式花壇來供人欣賞。既然如此,“鬱金香”若是生在高高的喬木樹上,會是何種景象?世界就是如此奇妙,有一種大樹,每年夏季都會盛開“鬱金香”一般的花朵,它就是鵝掌楸。
鵝掌楸是木蘭科鵝掌楸屬的落葉大喬木,拉丁學名是Liriodendron chinense 。它樹榦挺直,成年後高度可達40米,樹冠呈圓錐形,分枝勻稱、端莊雄偉;初夏花開,明麗的金黃色花朵單生枝頂,因為同是直立的杯狀花冠,鵝掌楸像極了美麗的鬱金香。因此,鵝掌楸的英文名稱是“Chinese Tulip Tree”,就是“中國的鬱金香樹”。當然,鵝掌楸與低矮的草質鬱金香並無親緣關係,且鬱金香顏色斑斕多樣,而鵝掌楸花朵只有黃色或淺綠,花冠上則會暈染黃色斑紋。
鬱金香
鵝掌楸
不能穿的黃 “馬褂”
鵝掌楸不僅花姿嬌艷,葉形也很奇特古雅,宛如中國舊式服裝的馬褂,令人過目難忘。所以,它在中國還有一個別名,“馬褂木”。
孤獨的孑遺植物
孑遺植物也被稱為活化石植物,它們起源很早,非常古老。當第四紀冰川來臨,歐洲大陸及庫頁島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帶均被冰川淹沒,大多數植物因此滅絕。只有亞洲東部及北美洲東部的少量植物倖存至今;而這些倖存植物的形狀與在化石中發現的同類植物基本相同,也就是説它們保留了其遠古祖先的原始形狀。但因其近緣物種均已滅絕,使得這些植物種類成為了植物界的“孤兒”,成了孤獨的孑遺植物。
鵝掌楸屬植物經過第四紀冰川後,僅存兩種:鵝掌楸和北美鵝掌楸,它們便是此類孑遺植物。兩者的區別是:鵝掌楸的馬褂葉片袖口平滑不裂;而北美鵝掌楸的葉片,其馬褂肩膀附近有裂口,更像鵝掌。
瀕危而珍貴的金色秋葉
鵝掌楸金燦燦的秋葉最美,在秋日藍天碧草的映襯下蔚為壯觀;加之樹體高大雄偉,在大型庭園中適於作園景樹,一樹參天。而現在,新培育出的擁有變紅秋葉的優良品種,更是成為了極為優美的行道樹。
此外,鵝掌楸木材呈淡紅褐色,可作為優良的建築、傢具等用材;它的葉和樹皮還能入藥,有祛風、除濕、止咳等功效。上述優良品質使鵝掌楸成為世界級的珍貴樹種。又因其種子生命力弱而發芽率低,因此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還是中國國家二級重點珍稀瀕危保護植物。
如何種植寂寞而美麗的鵝掌楸?
鵝掌楸是喬木中極少見的壽命長、生長快的種類;北美鵝掌楸和雜交鵝掌楸生長更快,所以幼苗期要及時抹芽整形,以培養通直光滑的主幹。成年後的鵝掌楸非常高大挺拔,在森林中通常會佔據林冠最上層,因而在人工植物群落中要與其他樹木合理配置混交,如加大株行距。鵝掌楸喜歡溫濕涼爽的氣候,但有一定耐寒性,在華北南部越冬完全沒有問題;北京種植的是與它的親戚北美鵝掌楸雜交的後代,耐寒性更強。
作者:王玨 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
手繪插圖:夏欣怡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