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是美人蕉科美人蕉屬的多年生球根花卉,因其葉似芭蕉且花大色艷而得名,是很早以前的引進物種。
在唐宋以前,只有紅色的花叫“紅蕉”;而明清以後培育出其他顏色的花,才將其稱之為“美人蕉”。現代研發的品種,不僅花冠美,葉片也出現了“變異”,上面暈染着白色或淺粉色的斑點和花紋,甚至還有鮮艷的紫葉,非常美麗。
美人蕉直直的“莖幹”其實是由多個葉鞘緊密排列而形成的假莖,將本屬於柔弱草本的株型托舉得高大壯碩,大部分品種都可以長到2米左右。它那大大的葉片形似芭蕉,全身光滑,又被有蠟質的白粉,一眼望去油綠髮亮,種在北方庭院裏極富熱帶風情。
通常我們以為的最艷麗、最醒目的那幾大片花瓣,是美人蕉最奇特的地方,但其實那是退化雄蕊。那麼,真正的花瓣在哪呢?真正的花瓣,是包在退化雄蕊外面像花萼的3枚很細瘦的披針形的部分,其色彩清淡,觀賞價值不高。
沒有退化的能育雄蕊只有一枚,長得像撕去一半的花瓣,花藥附着於其側面。花瓣式樣的雄蕊下藏有一把“圓月彎刀”,這是雌蕊的變異,薄薄的扁扁的“刀片”確切地説是花柱,花柱下的花冠深處藏有蜜汁,家在南方的朋友或許都有小時候偷摘美人蕉的“彎刀”吮吸花蜜甘露的回憶。
美人蕉在原産地或條件適宜的熱帶地區可以常年生長開花,來到中國後從6月至各地霜降前開花不斷,總花期很長;而其盛開鮮紅的季節是少花的酷夏,美人蕉在夏天可以大大豐富庭院的色彩。
名副其實的“植物醫生”
除了令人賞心悅目的花姿,美人蕉的地下根莖發達,分枝眾多,呈塊狀,有點像藕或者芋頭,裏面儲存了大量的營養物質,用此根莖製成的粉條特別適於老弱和小兒食用以增強體質。現在已經有地方開發了一些專供食用的美人蕉品種,用來煮食根莖或釀酒。
此外,根狀莖還能入藥,有治療高血壓、心絞痛、急性傳染性肝炎等功效。
大氣污染物的“活”監測器
美人蕉全身上下都能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氫等有害物質,可凈化空氣而保護環境。當有毒氣體濃度稍高時,它的葉片雖容易受害,但受損後能很快發出新葉並恢復生長,這就是抗性好的表現。同時,由於葉片對有毒氣體反應敏感,所以被稱為大氣污染物的“活”監測器。
美人蕉同時還有很多經濟價值:如莖葉纖維,可造紙、織麻袋、制人造棉、搓繩等;靚麗的鮮花還有止血的功能,可用於金瘡傷口及其他外傷出血。
從熱帶移民也能頑強生長
美人蕉原産美洲、印度等熱帶地區,“移居”到中國大部分地域,因不耐寒,霜凍後花朵及葉片就會凋零。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美人蕉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地下根莖可露地越冬,靠着這些根莖儲存的營養,第二年春天可以從地下根莖再次萌發葉片和花的新芽;而長江以北地區種植美人蕉,需在深秋霜降後將其地下根莖挖出來,裹上厚厚一層濕泥沙後貯藏在室內越冬,翌春再重新種植在室外大田中。
美人蕉可以播種,也可以分根莖繁殖。分根莖繁殖是在3-4月早春根莖萌芽前,將老根莖挖出,修剪掉腐爛的部分,切割成塊狀;切口要平滑,並在切面涂上草木灰或炭粉,以防傷口感染。每塊根莖上保留2-3個帶有鬚根的芽眼,接着將分割後的根莖塊栽入土壤中10cm深左右,株距(根莖塊之間的距離)保持40cm-50cm,覆土後澆足水即可。待根莖塊萌發的幼苗長到5-6片綠葉時,要在根部周圍的土壤中施一次腐熟肥,當年即可開花。
原標題:以“美人”命名!揭秘從熱帶移民,“可文可武”的美人蕉
科學性審核:胡冬梅 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高級實驗師
作者:王玨 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
手繪插圖:夏欣怡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