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苔:“苦”中作樂的精靈之花-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0/20 17:08:16
來源:光明網

苦苣苔:“苦”中作樂的精靈之花

字體:

  什麼是苦苣苔?

  苦苣苔是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的簡稱,全球約有160屬3800余種,是名副其實的大科。根據最新的分子系統學研究,可分為三個亞科,即苦苣苔亞科、大岩桐亞科、彎花木亞科。

  苦苣苔科植物主要分佈於亞洲東部和南部、非洲、歐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及墨西哥的熱帶及溫帶地區。中國是苦苣苔科植物的起源中心,同時也是主要分佈地區之一,野生種質資源豐富。

  我國分佈的本科植物全都屬於苦苣苔亞科,自西藏南部、雲南、華南至河北及遼寧西南部廣泛分佈,28屬375種為中國特有。尤其是報春苣苔屬(Primulina),我國的西南地區是分佈中心,觀賞價值高,被譽為“東方的紫羅蘭”。

苦苣苔:“苦”中作樂的精靈之花

  苦苣苔如何種養?

  在我國豐富的野生苦苣苔科植物資源中,有很多是傳統民間草藥,有悠久的藥用歷史,現在依然還有許多苦苣苔藥用植物作為傳統民族藥使用,甚至被寫入藥典,如旋蒴苣苔、吊石苣苔、芒毛苣苔、螞蟥七、牛耳朵等。

  在我國西南地區的一些省份,少數民族廣泛將其用於治療各種炎症、咳喘、瘡癤、風濕、跌打等,效果顯著。

  苦苣苔作為觀賞植物,應用方式有很多,比如做園林地或作盆花用。

  苦苣苔的原生境多位於山谷中的溪邊、石上、山坡上的林中、石壁上的陰濕處,因此常被稱為石壁或洞穴口的精靈。很多苦苣苔植物很適合作為弱光的室內環境栽培。

  苦苣苔的種養方法也比較簡單:

  首先是土壤條件,苦苣苔適宜生長在排水透氣性較強的土壤中生長,栽培時可使用營養土作為栽培的基質,混合珍珠岩和蛭石;

  第二是光照條件,苦苣苔大多比較耐陰,也正是因為如此,其很適合做室內盆花;

  最後是水分,苦苣苔適宜生長在濕潤的環境中,但部分種類也比較耐旱,日常養護時可每隔一週澆一次水,保證土壤處於微微濕潤的生長狀態即可。

  總的來説,苦苣苔作為低能耗低維護的盆花,具有較大的市場開發空間和應用潛力。

苦苣苔:“苦”中作樂的精靈之花

  苦苣苔的開發現狀如何?

  很多苦苣苔科植物的株型低矮緊湊,花朵鮮艷奇特,色彩豐富多樣,在我國有悠久的應用歷史,不僅僅可以藥用,更可以做盆花,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園林開發應用前景。

  一些歐美國家很早就認識到了苦苣苔科植物的開發應用價值,成功開發出非洲紫羅蘭、大岩桐等大量優秀的園藝品種。但除了這些大宗盆花已經成熟的商品化生産外,尚有大量種類有待開發。

  二十年前,我國的苦苣苔花卉開發情況並不樂觀。但近些年,國內有很多科研院所不斷取得新的苦苣苔育種成果,北京林業大學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林業大學是國內較早開展苦苣苔系統調查評價和引種育種的機構,該校的張啟翔、羅樂教授團隊研究發現,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的植物自西南、華南等地區資源引種回北京溫室後,其花期、花型、株型都有可圈可點的表現,很適合作為盆花觀賞。

  通過十餘年的努力和培育,自2019年起,團隊陸續獲得了14個報春苣苔屬的新品種國際登錄。這不僅是對該團隊多年來科研成果的肯定,同時也為國産花卉新品種注入了新鮮血液。

  此外,廣西植物研究所、華南植物園、仙湖植物園、廣西農科院等機構也圍繞苦苣苔科植物研究開展了大量工作,近幾年苦苣苔的育種工作在全國範圍內都有較大的發展,但在推廣和示範上仍需繼續發力。

苦苣苔:“苦”中作樂的精靈之花

  苦苣苔的未來是什麼?

  中國雖然擁有大量的苦苣苔資源,但要實現徹底的商品化,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目前我國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為苦苣苔今後的發展提供了一定基礎,對研發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産權的花卉新品種有重要意義。以報春苣苔的育種為例,若想真正成為合格的盆花,除了較佳的觀賞性,科研人員們還要在栽培技術、繁育技術等方面不斷努力。

  喜歡苦苣苔科植物的園藝愛好者們被親切地稱為“苦友”,這是一個“苦”中作樂的圈子,所謂“苦友”其實並不苦,他們從苦苣苔的身上獲得的是美的感受。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國産苦苣苔能真正走進千家萬戶,更多奇特美麗的苦苣苔能大放異彩。

  作者:劉彥青(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碩士研究生)、李博(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碩士研究生)、羅樂(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

  科學性審核:胡冬梅(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高級實驗師)

苦苣苔:“苦”中作樂的精靈之花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