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求助“拍瓜師”,西瓜甜不甜,看這裡就知道!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04 13:54:07
來源:科普中國

不用求助“拍瓜師”,西瓜甜不甜,看這裡就知道!

字體:

  01

  聽聲確實可以辨瓜

  首先,“聽聲辨瓜”這事兒本身是靠譜的。

  比如,一些線上銷售的電商為了避免售賣給顧客生瓜、壞瓜而被差評,需要對瓜的熟度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從而誕生出了一個新職業——拍瓜師。

  拍瓜師往往通過2~3秒即可分辨出生瓜、熟瓜、過熟瓜、多筋瓜(瓜肉中較多白筋或黃筋影響口感)、壞瓜等類型。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那麼到底怎麼通過聽聲音來判斷瓜熟不熟呢?

  據拍瓜師介紹,生瓜蛋子往往聲音較為清脆,而成熟的西瓜拍出來的往往是通通通的聲音,拍起來帶有一點震手的感覺,而熟過頭的西瓜拍上去是噗噗噗的聲音,聲音往往會更低沉一些。所以要想自己挑出好西瓜,聲音的感知和手感還要多練多買,沒準你也能成為下一個拍瓜師。

  當然,所謂術業有專攻,拍瓜的手藝真沒那麼容易練,不過不要緊,稍後我們會為大家介紹一套特別容易上手的挑瓜心得。

  02

  拍瓜為什麼能聽出生熟?

  那麼為什麼不同西瓜,拍出來的聲音不同呢?

  目前一種比較主流的解釋是,不同成熟度的西瓜,果肉的硬度和纖維素含量往往不同,生瓜纖維素含量高,硬度也高,拍打時振動頻率較高,因此聲音會更加清脆。

  隨着西瓜的進一步成熟,瓜中纖維素不斷水解,果肉也會變得更加松散,振動頻率沒那麼高,聲音就會變得更低沉。就像弦樂器中的琴弦一般,弦繃得越緊,撥動琴弦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就越高,反之則音調越低,對應起來也會更加沉悶。

  咱們平時拍瓜聽錯,頂多咬咬牙含淚吃掉也就算了,但有些場合弄錯了後果還挺嚴重。

  筆者本科時一位教授就曾談起,他學生時代上過一門園藝産品品質分析課,期末有個實踐課考試,考試內容特別簡單直接,就是老師拿來幾個不同成熟度的西瓜,大傢伙通過拍瓜聽聲來判斷幾個西瓜成熟度。考試打分也非常公平直觀——切開看。

  如果你卷子上寫着 “這瓜保熟”,結果切開一看生瓜蛋子,那對不起,準備補考吧……

  03

  這套選瓜方法,人人都能學會

  前面説了,雖然“聽聲辨瓜”靠譜,但學起來不容易,那麼除了拍西瓜能判斷瓜的好壞以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從外觀看出瓜的好壞呢?

  為此筆者特意詢問了華中農業大學從事西甜瓜(西瓜和甜瓜的縮寫)研究的同學,她介紹了消費者挑選西瓜的幾大要素:

  1.模樣周正,瓜要長得盡量飽滿勻稱,“圓”一些,歪瓜不要選;

  2.紋路清晰,深綠色的條紋和淺綠背景對比鮮明;

  

  挑選左側這種紋路清晰、果形周正的西瓜。

  3.藤蔓新鮮,帶有綠色的藤蔓,無藤蔓有可能是存放稍久,藤蔓枯萎了攤主自己剪掉的;

  

  選擇左側藤蔓新鮮的西瓜。

  4.藤蔓彎曲,西瓜在成熟過程中藤蔓一般會發生彎曲,藤蔓直愣愣的那種瓜可能未完全成熟;

  

  挑選左側藤蔓扭曲的西瓜。

  5.表面光滑,成熟的西瓜表面絨毛脫落,果皮表面會更為光滑(當然也不排除摸的人太多“盤”得锃光瓦亮……)。

  學會了這些,再試着拍一拍,就很容易挑到好瓜了。

  04

  專業人士,這樣挑瓜

  不過,對專業人士來説,最保險的挑瓜方法,既不是看也不是聽,而是靠日曆。

  在西瓜生産和采收環節中,西瓜的成熟度一般不通過拍瓜來判斷,而是通過計算授粉時間到成熟時間的天數,來對西瓜成熟度有個基本的了解,再通過抽樣調查,剖開個別西瓜查看成熟度,這樣會更加方便也更準確,畢竟天天下瓜田去一個一個拍瓜和找瓜來采收的話,想想那個工作量都腿軟啊。

  一般早熟西瓜在對雌花進行授粉後 27 天左右即可成熟;中熟西瓜授粉後 30 天左右成熟;晚熟西瓜授粉後 35 天以上才能成熟。這種判斷成熟的方式往往更加直接且不容易出錯。

  要知道,在西瓜培育基地裏,就算是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在拍瓜測成熟度的時候偶爾也會翻車(你看我就説拍瓜沒那麼容易學)。

  05

  西瓜的甜,來自辛苦

  作為一篇教人挑瓜吃瓜的文章,到這裡其實就可以結束了,但是咱們畢竟是科普中國,還想跟大家講一點西瓜背後的科研故事。

  説起“吃瓜群眾”,咱們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畢竟中國消費者每年大約能吃掉世界上 70% 的西瓜。

  在享受着西瓜帶來快樂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為我國西瓜産業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與蘋果、葡萄、草莓、番茄等水果品種長期依賴於進口不同,市面上常見的‘早佳 8424’、‘美都’、‘特小鳳’、‘京欣’、‘早春紅玉’、‘中衛硒砂瓜’等品種均為國産品種,這些優秀品種的選育,更是離不開我國西甜瓜産業中優秀的科學家和育种家們的畢生努力。

  像“西瓜大王”許勇,帶領科研團隊,率先完成構建了世界上第一張西瓜全基因組序列遺傳圖譜,揭開了西瓜的遺傳密碼,為西瓜的遺傳研究和品種選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主持選育的品種‘京欣’、‘華欣’、‘京美’等品種遍佈黃淮海地區。

  而吳明珠院士,是我國西甜瓜産業的奠基人,她不僅選育了‘早佳 8424’等優秀西瓜品種,更對甜瓜品種選育做出卓越貢獻,她在 21 歲生日那天的日記中寫下:“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創造出來的一切都能為人民服務。”她現在已經是九旬老人,還在與阿爾茲海默症抗爭,即便如此,還時不時地嘟囔着“瓜該授粉了”。

  此外,西瓜的可口與美味,與産地的水土、溫差、氣候等因素也是分不開的,這也造就了我國幾大西瓜優勢産區。

  如山東地區的東明西瓜;江蘇鹽城所産的東台西瓜;河南地區的中牟西瓜、夏邑西瓜、開封西瓜;寧夏地區産的硒砂瓜(石頭瓜);廣西、海南等地區為冬季西瓜的主産地,主要種植麒麟瓜、特小鳳、黑美人等。這些産區有着各自主産西瓜種類,也有着不同的上市時間,造就了我國西瓜的周年生産,四季有瓜吃!

  大大的西瓜不僅是夏日解暑的神器,它承載着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對於夏天的美好記憶,更是我國民族富強,種業騰飛的一個縮影。

  現在的設施種植技術有了巨大發展,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我們依然能吃到新鮮爽口的西瓜。但這依然撼動不了西瓜在夏季的地位。因為夏季離不開西瓜,西瓜也永遠屬於夏季!

  張聰 農藝與種業專業蔬菜方向研究生

  審核:程須珍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