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麵越白越好?吃粗糧能降血糖?吃五穀雜糧注意三點更健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28 08:40:15
來源:科普中國

米麵越白越好?吃粗糧能降血糖?吃五穀雜糧注意三點更健康

字體:

  五穀豐登不僅是農業文明的體現,也是精神文明的表現。古時的五穀分別是稻、麥、豆、谷、菜等五種主要糧食作物。五穀豐登象徵着收成、豐收和幸福,而耕地則是實現這一切的基礎。所以,古今中外耕地的重要性都尤為重要。

  現如今,出於健康等因素考慮,公眾對主糧的態度也在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青睞粗製的五穀雜糧,不過這裡面也有一些誤區和流言。今天,一起來梳理五穀雜糧的8大流言,看你信過幾個。

  01

  流言:黑米浸泡褪色説明染色了?

  分析:黑米浸泡褪色是一種正常現象。

  區別於普通大米,黑米外表層為黑色,實際上是由於富含一種特殊的植物化學物質造成的,即花青素。花青素又稱花色素,是自然界一類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是花色苷水解而得的有顏色的苷元。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質大部分與之有關。

  花青素是一種可溶性色素,在浸泡和揉搓過程中會溶解在水中,導致米和水的顏色都發生改變,這並非染色導致。而且,黑米的表層雖然是黑色的,但它的米心卻是白色的,如果在淘洗的過程中,黑米的外表層被擦破,露出白色的米心,這也是屬於正常現象。

  02

  流言:米麵等主食越白越好?

  分析:大米麵粉加工越精細會越白,但也會導致營養素大量損失。

  完整的穀物包含了谷皮、糊粉層、胚乳和胚等四個部分,各部分中富含不同的營養素。在精細加工的過程中會將穀物籽粒的谷皮、糊粉層、胚分離出去,僅剩下澱粉含量最高的胚乳部分,而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均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長期食用精白麵和精白米不利於健康,可造成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不足。同時,過於精細的米和面對血糖的影響也比較大。

  因此,麵粉、大米等主食並不是越白越好。

  03

  流言:燕麥會降低骨密度?

  分析:骨密度改變與多種因素有關,長期食用燕麥並不會導致骨密度降低。

  導致骨密度降低的因素包括年齡、缺乏運動、飲食中缺乏蛋白質和鈣質、維生素D缺乏,以及腎病、甲亢等疾病。

  燕麥屬於高纖維、低熱量的穀物,其中還富含了β-葡聚糖等多種功效成分。此外,燕麥中的鈣、磷、鐵、鋅等礦物質含量也較為豐富,對骨骼健康有所助益。並不存在因燕麥中蛋白質含量較高,影響鈣吸收,加快鈣流失,從而不利於穩定骨質健康的情況。

  04

  流言:多吃蕎麥麵能減肥?

  分析:蕎麥有輔助減肥的作用,但想要實現瘦身的效果還是要“吃動平衡”。

  相對於米麵等常規主糧,蕎麥中含有的膳食纖維更為豐富,因此能夠賦予食用者更強的飽腹感。現實中不少人用蕎麥食品作為減肥餐中主食的替代來源,但其本身並沒有減肥的效果。

  減肥瘦身的關鍵還是要“管住嘴,邁開腿”,在控制總熱量攝入的同時,增加身體活動量,這樣堅持下來才能獲得更穩定的效果。

  05

  流言:吃粗糧能降血糖?

  分析:吃粗糧並沒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穀類食物中富含的澱粉,經過消化吸收後都會升高血糖,因此無論是粗糧還是細糧都不存在降糖的作用。但是,不同食物的升糖指數存在差異,因而對血糖的影響也不同。升糖指數更低的食物對血糖波動影響較小,反之則更大。

  粗糧中由於存在更多的膳食纖維,使得其中糖的釋放速度比精米白麵等細糧更慢。同時,粗糧在胃裏的排空速度也比較慢,因而飽腹感更強,有助於抑制食欲,減少食物攝入。

  故而,適當食用粗糧對平穩血糖有所助益。對於血糖偏高的人而言,還是要通過規律用藥和合理生活方式加以調節。

  06

  流言:雜糧多多益善,越吃越健康?

  分析:適當吃雜糧有益健康,但並非越多越好,過多食用可能會影響健康。

  雜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營養比精製米麵更全,所以日常應該將麥片、藜麥、糙米、蕎麥、燕麥、大麥等加入到膳食中,但也應控制總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的推薦,每天吃全穀物和雜豆50-150克,薯類50-100克。

  一方面,雜糧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更豐富,過多食用可能導致胃腸道不適,同時還會明顯延遲胃排空,引起胃反酸,甚至造成食管黏膜損傷。

  另一方面,粗糧、雜糧也是糧,其中的澱粉依然是熱量的來源,過多食用同樣會對血糖造成影響,也會因為能量過剩導致肥胖的發生。

  07

  流言:紅薯能消滅98%癌細胞,抑制癌症?

  分析:紅薯抗癌是一個不科學的説法,並無相關研究證據。

  紅薯的營養價值很高,除了豐富的膳食纖維和胡蘿蔔素以外,還富含維生素C、鉀、鐵等10多種微量元素,是不錯的主食選擇。在《本草綱目》中也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的記載。

  紅薯能抗癌的説法來源於日本的一項研究,稱紅薯提取物在體外試驗中具有較高的癌症抑制率。

  一方面該研究結論的真實性尚存爭議。

  另一方面,紅薯提取物與食用紅薯是完全不相同的兩碼事,簡單的將體外研究的結果等同於現實生活的效果更是錯誤的。

  截至目前,並沒有相關報道表明吃紅薯能夠具有抗癌的效果。

  08

  流言:小米粥的“米油”營養價值高,可代參湯?

  分析:小米中脂肪含量較低,“米油”也並不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穀類食物中澱粉含量較為豐富,脂肪含量則相對較低。以小米為例,每100克中脂肪含量僅為3.1克。

  小米在熬煮之後,大分子澱粉會發生水解反應,産生小分子的糊精,少量脂肪以及未經精磨小米富含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鉀等營養成分浮在粥的表面,稍微冷卻後便成為了一層薄薄的“米油”。

  儘管小米粥更易於消化,但就總體而言其營養價值並不突出。而且,“米油”含量也並不多,單純依靠其來達到提升身體狀況的目的並不靠譜,臨床上也沒有相關的證據。

  科學合理吃五穀雜糧

  需注意三點

  . 科學搭配,營養更足。從營養學的角度看,最好的飲食方式是平衡飲食。在保持主食種類多樣化的基礎上,增加粗糧的種類,調節粗細糧的比例,搭配適應的肉蛋奶會帶來更多的營養。

  2. 合理定量,不可過急。主食的數量要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同時還要根據自身狀況,在控制主食量的基礎上,適當增減五穀雜糧的比例,以身體能夠耐受為宜。

  3.長期堅持,切莫跟風。飲食的健康效應是緩慢的,關鍵是要保持合理的飲食方式並且長期堅持下去。另外,選擇適合自己的五穀雜糧搭配方式更重要,胡亂跟風結果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結論

  《黃帝內經》有雲:“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五穀雜糧即是我們的生活,又是營養的基礎,科學合理的選擇,才能獲得更穩固的健康。

  作者:張 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 醫學博士 碩士研究生導師

  審核:陳 然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 副研究館員(科學傳播)/高級工程師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