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水飲食會讓人禿頭和變笨?一起來了解真相-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29 19:07:57
來源:科普中國

低碳水飲食會讓人禿頭和變笨?一起來了解真相

字體:

   脫髮,幾乎成了現在中年人和部分年輕人最為“頭禿”的問題之一。幾乎所有脫髮的小夥伴,在尋找“我到底為什麼脫髮”這個答案時,都經歷過求醫之路。

   但多數人去了醫院,可能只能得到一個泛泛的“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脫髮”的診斷,再加上幾瓶標配米諾地爾。用過之後,脫髮的問題似乎並沒有多少緩解,疑慮依舊存在。

   其實,在我們去醫院檢查之前,可以先自查一下是否脫髮。一般來説,一天掉 70~100 根頭髮是正常的,不屬於脫髮的範疇。上海市衛健委提供了這樣一個小方法,大家可以用來測試一下自己是否有脫髮問題:

   評估小妙招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從頭髮根部輕輕捏住一縷頭髮,順着頭髮輕拉。

   如果捋掉 5 根及以上,則可能存在非正常性脫髮,需要及時就醫,及早診斷和治療。注意,這個“薅毛”實驗應該在 24 小時內沒有洗頭髮的情況下進行為好。

   怎麼樣,你脫髮了嗎?如果真的“薅”下來好幾根頭髮,甚至十幾根頭髮,那麼你可能正面臨脫髮問題。那到底該如何解決脫髮問題?別着急,今天我們就來仔細聊聊。

   01

   脫髮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很多人以為,我去醫院驗驗血、看看毛囊,醫生就能知道我為什麼脫髮了。但事實是,目前的技術手段遠遠還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

   我們要明白,脫髮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它可能是遺傳、營養、疾病、藥物、物理化學損傷、精神壓力等一個或多個因素導致的。比如就有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患者在治療脫髮的過程中,先後遇到了因多囊卵巢綜合徵導致的脫髮,和甲狀腺疾病導致的脫髮,但兩個疾病治愈後脫髮仍不見好轉。後來醫生發現這位患者還缺乏鋅元素,最後為患者補鋅元素,脫髮才有所改善。

   所以説,每個人的身體基礎情況、生活習慣、過往經歷都是千差萬別的,每個人應對脫髮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所以只有了解自身具體情況,才有可能解決脫髮這一問題。

   02

   脫髮了

   該做哪些檢查?

   如果真的是脫髮了,我們可以通過自查和醫療檢查相結合的方式,來確定自己的脫髮可能受哪些因素影響。

   1. 家族遺傳自查

   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觀察自己的祖輩、父母、父母的兄弟姐妹、自己兄弟姐妹有沒有存在脫髮的情況,如果有人有明顯的脫髮跡象,那麼你自己也有很大可能遺傳了這種基因。

   其次就是觀察開始脫髮的時間,遺傳性脫髮通常在青春期後開始,進程穩定而緩慢。很多人在高中或者大學期間就已經開始有掉發增多的情況,但憑藉自己年輕頭髮“底子厚”,一開始不會明顯地感覺到發量的變化。但持續幾年的時間,毛囊逐漸萎縮,整體發量的變化就會十分明顯了。

   2. 性激素檢查

   性激素對頭髮的生長和脫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血液裏性激素的水平不是影響脫髮的唯一因素,還取決於毛囊對雄激素的敏感性,與基因有關。因此,我們常會發現,激素異常的人可能不脫髮,激素正常的人也可能脫髮。

   3. 皮膚科檢查

   如果有頭皮增多、頭皮紅腫、疼痛、痘痘、囊腫的困擾,就應該到皮膚科看看是否有頭皮炎症和真菌感染了。

   醫生會通過觀察頭皮的症狀、採集頭皮屑、使用毛囊鏡、真菌培養等手段輔助檢查,該消炎的消炎、該殺菌的殺菌。

   4. 甲狀腺功能檢查

   頭髮的生長和內分泌是密切相關的,而甲狀腺是人體內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它能夠分泌甲狀腺素,控制人體的代謝率和能量消耗。

   如果你有甲減或者甲亢的相關症狀,也十分推薦做一個甲狀腺功能的全面檢查以排除甲狀腺異常對頭髮的影響

   甲減:乏力、體力下降;體重增加、容易發胖;皮膚乾燥、毛髮稀疏、脫髮;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焦慮、抑鬱。

   甲亢:心跳加快、心悸、血壓升高;頭痛、手顫、體重減輕;疲勞、肌肉無力;夜間出汗、情緒波動、失眠;眼球突出、視力下降、眼瞼震顫等眼部症狀。

   5. 微量元素檢查

   微量元素檢查通常包括銅、鋅、鐵、鈣、鎂、鈉、鉀等元素的檢測,它們對於人體的生長髮育、代謝、免疫、神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頭髮生長的過程中,鋅和鐵的角色尤為重要。鋅主要影響蛋白質合成、免疫反應、抗氧化等方面,缺乏鋅往往會表現為頭髮乾燥,易斷裂、分叉、皮膚乾燥、脫皮、免疫力下降。鐵則是造血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缺鐵往往會表現為貧血、免疫力下降、頭髮脆弱易折斷、容易疲勞、食欲減退等。

   存在以上症狀或者飲食結構不是那麼均衡的朋友們,可能需要注意檢查和飲食均衡了。

   03

   良好生活習慣

   是免費的“防脫藥方”

   頭髮的生長離不開幾個重要的因素,充足的營養、健康的頭皮環境、正常穩定的激素水平。來看看哪些生活習慣會影響頭髮的生長呢?

   1. 飲食習慣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節食、挑食等都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頭髮缺乏所需的營養物質,脫髮自然就來了。例如,蛋白質、維生素、鐵等都是頭髮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素,如果長期缺乏這些營養物質,毛囊也會難以為繼。

   平常應該注意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鐵等營養物質的食物,如雞蛋、肉類、豆類、海産品、綠葉蔬菜等。同時,要避免節食和挑食,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

   2. 睡眠習慣

   在這個人均熬夜的年代,凌晨一兩點睡覺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日常,但是熬夜會影響人體的正常代謝,導致內分泌失調。我們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會釋放生長激素,而熬夜會干擾這種激素的正常分泌,從而影響頭髮的生長

   努力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和生長激素的分泌。早睡早起身體好,頭髮也會變好。

   3. 頭皮護理

   染燙、抓撓頭皮、忽略頭皮清潔等不良習慣都會導致頭皮環境受損。前兩者一個是化學損傷,一個是物理損傷,都很好理解。而頭皮清潔的問題則需要重點提醒。很多人洗頭的時候只洗頭髮而不洗頭皮,頭皮上的污垢、油脂和死皮細胞會積累在頭皮上,堵塞毛孔,影響頭皮的血液循環,進而影響頭髮的生長。

   盡量不要過多地燙髮、染發,減少頭皮刺激,塑造清潔健康的頭皮環境,還可以配合按摩增加血液循環,頭皮環境維護好,頭髮才能更好地生長。

   4. 情緒壓力

   情緒波動和精神壓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長期的不良情緒和壓力會對頭髮的生長和健康産生不良影響。

   在人體內,壓力會引起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其中包括一種名為“皮質醇”的激素的分泌增加。這種激素可以干擾身體的正常代謝過程,並影響頭髮的生長周期。長期處於高壓力狀態下,皮質醇水平會持續升高,進而導致 “毛囊萎縮”。

   此外,長期處於緊張、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和壓力也會對人的免疫系統産生負面影響,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增加頭皮發炎感染的風險,炎症會破壞毛囊周圍的細胞和組織,影響頭髮的生長和健康

   我們可以通過做運動、聽音樂等方式緩解精神壓力,讓身心放鬆。自我調節實在無法奏效的情況下,要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最後,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心情愉悅、好好洗頭皮,這些免費的生活習慣“藥方”,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做到,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發量再次豐富起來。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