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3/ 04 08:33:47
來源:科技日報

自動計算演算法首次實現“虛擬展信”

字體:

        借助一種最新開發的計算方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與Adobe研發中心的科學家,首次在不打開信件的情況下,利用“虛擬展信”技術“打開”了密封的文藝復興時期信件。英國《自然·通訊》雜志3日發表的這項研究,提供了一種以非破壞性手段展開研究的新方式,同時讓我們對物理加密和通信安全有了更好理解。

        用一種復雜方式折疊信件也稱為“鎖信”(letterlocking),這是現代信封開始使用前的一種常見做法。在此之前,只有將這些信件剪開才能看到裏面的內容,而這通常會破壞這些歷史資料。

        鑒于此,美國Adobe研發中心阿曼達·格哈塞、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解鎖歷史研究團隊”的詹納·達姆博羅基奧及其同事,開發出一種自動計算演算法,通過“虛擬展信”技術成功閱讀了“布裏耶納收藏”中保存下來的信件,包括一封已有300年沒打開的信。

        “布裏耶納收藏”是指一個郵件管理員的箱子,裏面裝有1680年到1706年從歐洲寄往海牙的未遞送信件。

        研究人員的具體做法是:先用X射線顯微層析成像技術掃描這些信件,生成三維模擬,再利用該演算法識別並區分密封信件的每一層。由于大部分墨水和信紙形成了不同的反差,從而使信裏的內容得以展現。

        研究團隊表示,這封標號為DB-1627的信件被虛擬處理後,人們終于在它被書寫300年後第一次讀到了它的內容。而利用“虛擬展信”演算法,不僅能讓人們讀到未打開的信,還可以使當時的折痕可視化——通過電腦詳細模擬一份信件的展開順序,可以向人們逐步重現當年“鎖信”的具體步驟。

        研究人員認為,“虛擬展信”技術和折信技巧的分類,都有望幫助人們在不破壞文化遺産的同時理解歷史上的物理加密和通信安全方式。

        總編輯圈點

        博物館裏,一個裝滿17世紀信件的箱子正展現出源源不斷的生命力。這些信以當時的特殊手法折疊,由于擔心會損毀文物,密信內容一直不為人所知。但現在,在保持密封原貌的基礎上,研究人員借助掃描、成像,再利用演算法重建,讓人們閱讀到信件的內容,“窺探”幾百年前的秘密。無論對文物工作者還是普通的參觀者,這種虛實結合的技術手段,都是一種研究和展示的全新方式,讓文化歷久彌新。

【糾錯】 【責任編輯:付琳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114000000000000001110000139781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