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


  《中國投資》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月刊,是中國投資建設領域唯一的中央級刊物。
  《中國投資》依靠得天獨厚的信息資源和強大的編輯、通聯網絡,把政策性與務實性結合起來,權威解析投資政策,全程追蹤重大項目,深切關注民間資本,激情演繹財富歷程,既具權威性,又具實用性,被國內外企業、各級政府、金融機構、科研單位、大專院校譽為“投資指南”、“建設顧問”。

刊社信息

刊名:中國投資
刊期:月刊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
總編:張漢亞
社長:張長春
執行總編兼副社長:尚鳴
編輯電話:010-68311335
     010-68361093
發行電話:010-68361097
社址:北京市西城區
   百萬莊子區38號
郵編:100037
郵發代號:82-216
網址:
www.chinainvestment.com.cn
怒江水電開發耽誤不得
  “我們國家水力資源蘊藏非常豐富,號稱世界第一。但是我們目前水力開發的程度還比較低,只有20%多,我們現在水力發電在整個發電當中佔的比例也只有24%。我們現在全部的裝機大概水力發電是8000多萬千瓦,在建的還有4000多萬千瓦,加在一起就是1.2億千瓦,可開發的數字至少有3億千瓦,所以我們水力發展還有很大的潛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曾對媒體&&,在未來我國的電力建設中,水電開發將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詳細內容...
可再生能源成能源政策寵兒
  我國政府對能源問題的重視,尤其是政府在推動可再生能源方面採取的舉措,首次以法律形式頒佈的《可再生能源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詳細內容...
• 本刊將舉辦中國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高層論壇


第12期
發改委勾勒核電投資新版圖
用市場化和國際化破解石油方程式
水電:潛力巨大的綠色能源
打開能源困局的三把鑰匙

第11期
萬科:追求規模的三大戰術
SOHO中國打造功能型地産産品
評論

第十期
TCL: 足陷淘寶泥潭
東盛科技:“購魚”秘籍
入主華夏 中信謀劃擴張版圖
並購“休克魚”
民企投資交運業:想説愛你不容易
電力産業政策正抓緊制定中
推進改革穩健財政政策的理性選擇
培育年金須構建風險監管制度
修正證券市場基礎性制度缺陷
壓縮投資 擴大消費 應對通縮威脅
國企重組的三步走策略

第九期
中國汽車 羸弱的巨人
中國鋼企 虛弱的世界第一
中國企業正陷入增長的貧困
中國500 強超常增長的軟肋
小企業貸款難 有望緩解
缺乏專利扼住了企業發展的咽喉
地方鐵路 融資卡在哪兒
交通投資 駛上快車道
銀行業從個人理財中淘金
理財規劃 如何才能本土化
中國經濟 棋至中盤難定走勢
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懸念

第八期
政府轉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
國企改造仍處在攻堅破難的關鍵階段
政府管理體制是下一步改革重點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攻堅階段
近期經濟體制改革攻堅的六大重點
新投資理念的林紙實踐

第七期
鋼鐵産業應防止總量盲目擴張——訪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
建壩之爭
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戰略思考
生物質塑料産業投資價值分析
産業集中度低 中國鋼鐵業的頑疾
油電央企 連橫計
殼牌的中國心思
深航民變
天然氣 能否成為熱電聯産的主力軍

第六期
打好改革攻堅戰
力爭在六大領域實現改革新突破
投資港口:大資金的“新玩法”
直接融資又辟新渠道
稅制統一是否影響中國吸引外資
私企難入汽車門源於融資不暢
警惕技術性信貸緊縮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當前投資增長仍未走出緩衝期
人民幣匯率調整應慎重
國外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模式及其啟示
港口行業今年是否延續高增長
中國銅業:走出去成為必然選擇
大眾汽車:靠什麼保衛市場份額
尋找煤炭産業新支點
中國企業海外上市調查報告
智做風電領跑者——專訪龍源電力集團總經理 謝長軍
網絡電視時代會不會帶來另一次創業的高潮?
逐鹿LNG 外資難撼國企壟斷地位
變者生存 鋼鐵新政下的民資出路
中國衛通:“編外”運營商的“轉正”慾望
瀋陽合金的多元化投資失敗之路
建設致富路 高速奔小康
農村公路建設融資創新案例分析
蒙古礦藏 走出深閨
國資新政
南橘北枳的MBO錯在何處?
國企換帥與“中國式離婚”
海外IPO 國企航母的良藥?
國企託管 破冰之旅
國資立法 成長的煩惱
國資委 在探索中前行
一季度創業投資報告
國外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模式及其啟示
港口行業今年是否延續高增長
大眾汽車 靠什麼保衛市場份額
中國銅業 走出去成為必然選擇
尋找煤炭産業新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