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黨史文苑》定位為大眾化通俗文史類與學術研究相結合的讀物,以客觀嚴謹的科學態度,解讀中共歷史,發布秘聞軼事,再現人物春秋,揭示個中乾坤,融思想性、知識性、史料性、可讀性於一體,形成了獨特的辦刊風格,是讀者“探秘歷史,享受文學,感悟人生”的良師益友,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

刊社信息

刊名:黨史文苑
主 編:梅宏
副主編:晏蔚青
編輯部:0791-6242931
主編室:0791-6242925(傳真)
信 箱:dswyjs@yahoo.com.cn(紀實版)
dswyxs@yahoo.com.cn(學術版)
出 版:黨史文苑雜誌社
地 址:南昌市豫章路70號,中共江西省委大院
郵 編:330006
郵編:100826
國內統一刊號:CN36-1173/D
郵發代號:44-89(紀實版)
郵發代號:44-47(學術版)

試論毛澤東探索強國之路的歷史貢獻
  毛澤東探索強國之路的歷史貢獻在於:創造了強國的首要前提,提出了強國的戰略目標,規劃了符合國情的強國步驟,確立了強國的發展思路,倡導並培育了強國的精神風貌。 詳細內容...
管窺抗戰時期延安史學成果的傳播機制
  本文專論抗戰時期延安史學成果的傳播機制。延安史學界順應局勢需要,秉持學術敏感,以非常有限的報紙期刊作為傳播載體,在關於中國史學的發展方向、有關古代社會性質和分期、有關歷史人物評價等問題的爭鳴聚焦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對當時的學術交流和學術走向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詳細內容...
• 《江西,紅色中國的搖籃》:突出江西特色,展現紅色魅力


第12期
桑植起義的歷史經驗及意義
建國初期中國共産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述評
關於新疆公眾對抗日戰爭及中日關係問題的調查與分析
民族利益高於一切是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
皖南事變後劉少奇對發展新四軍的貢獻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兩次大規模黨員教育活動述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視解決民生問題

第十二期
毛澤東在井岡山鬥爭時期的土地革命思想及其實踐
總結抗戰經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胡錦濤在韓國國會發表重要演講

第10期
論方志敏在締造江西革命傳統中的貢獻
《論持久戰》中的科學決策思想
論抗戰時期陜甘寧邊區的婦女解放運動
中國抗日戰場宏觀問題研究綜述
抗戰時期中共與國民黨地方實力派統戰關係的歷史經驗與啟示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三大信號

第十期
飛虎隊員龍啟明的故事
邵式平與"江西藥王"王龍驤的非凡友情
四次坐牢的江西省老省長方志純
中央蘇區"五老"的友誼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高玉寶
李肇星從農民之子到外交部長
紅軍西路軍歷史真相 澄清始末
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閉幕
紅色江西 偉人祖籍地大觀

第六期
任弼時轉戰陜北
第六期
非常歲月江西行-——深切懷念陳雲
定都北京的前前後後
新四軍四次著名的對日夜襲戰
一九五五年饒漱石的問題為何升級惡化
日本王牌部隊“關東軍”滅亡始末
抗美援朝我軍犧牲的最高將領
董必武出席首屆聯大始末
王蒙的風雨人生路
南方八省紅軍遊擊隊改編成新四軍始末
方志純在新疆監獄的鬥爭

第五期
鄧小平和蔣經國在台灣問題上的趨近
王明回國前夕的所作所為
"兩桿子"都行的將才——左權將軍紀事
日本侵略軍在贛東犯下滔天罪行
劉冰上書毛澤東之後
葛振林:六十四年前已經感動中國
朝鮮勞動黨在蘇東劇變後的政策調整
四清運動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