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聲良 資料圖
敦煌研究院迎來新任院長。
5月24日,甘肅省政府官網發布了《關于王克平等同志職務的任免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內容顯示,甘肅省政府決定:趙聲良任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試用期一年);免去:王旭東的敦煌研究院院長職務。
此前,4月8日,原任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的王旭東接替退休的單霽翔,出任文旅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級)、故宮博物院院長。
公開資料顯示,新任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1964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雲南昭通人,出生地雲南昭通,在職研究生學歷,文學博士,研究館員。
履新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的蘇伯民1964年12月出生,無黨派,甘肅定西人,出生地甘肅白銀,在職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研究館員。
澎湃新聞注意到,趙聲良、蘇伯民二人都長期在敦煌研究院工作。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1984年,年僅20歲的趙聲良從北京師范大學中文係畢業後就來到了敦煌,此後十余年間,趙聲良在敦煌研究院主辦的《敦煌研究》雜志做編輯,直至1996年赴日本進修。兩年後,趙聲良又自費在日本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2003年,趙聲良從日本畢業回國,收到國內多所重點大學拋出的“橄欖枝”,但他仍然選擇留在敦煌。
報道稱,趙聲良學成回國後,是兩方面因素促使他繼續留在敦煌。一個是作為學習美術史的他,敦煌是一份寶庫,這裏有完全第一手的資料,別人看不到的,他能看到。如果把敦煌做好了,那對中國美術史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在趙聲良離開的七年裏,敦煌研究院發生了很多變化。“看到樊院長(時任院長樊錦詩),做了很多努力,她真的很了不起。”趙聲良説,為了保護石窟,她有很多非常令人欽佩的做法。比如,在2000年前後,全國很多地方搞旅遊開放賺錢,樊院長頂住這個“思潮”,同時積極推動通過了《莫高窟保護條例》的頒布,這為莫高窟設置了相當嚴肅的“保護機制”。
相較于中文專業出身的趙聲良,蘇伯民則是由化學專業畢業後進入文物保護行業。
公開資料顯示,蘇伯民于1985、1996和2003年分別獲得蘭州大學化學係理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1992年,28歲的蘇伯民離開在蘭州的原工作單位來到敦煌研究院。此後27年間,蘇伯民扎根敦煌,研究文物保護。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蘇伯民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經過敦煌研究院幾代人孜孜不倦的堅守,從搶救性保護階段到研究性保護階段,保護敦煌壁畫的歷史已經走過了70多年。上世紀80年代末期,敦煌研究院保護所與國際上技術先進的文保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經過多年努力,敦煌文物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蘇伯民還呼吁設立獨立的文物保護交叉學科來保障文物保護。他説,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于文物事業的人加入文物工作,共同把祖國的珍貴遺産保護好。
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莫高窟的敦煌研究院是一家地廳級綜合性研究型事業單位,前身為1944年成立的敦煌藝術研究所,1951年改組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擴建為敦煌研究院。
據敦煌研究院官網介紹,該研究院負責世界文化遺産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慶陽北石窟寺管理。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