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7/ 08 10:35:54
來源:中國華能

中國華能赤子初心丨援青幹部鐘秋平:“鐘”心創幸福

字體:

  “青海省尖扎縣脫貧了!”2020年4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公告,批準尖扎縣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喜訊傳來,華能派駐尖扎的第四位援青幹部鐘秋平,第一時間發了朋友圈,一時間,點讚霸屏。

  作為集團公司援青幹部中唯一的女同志,很多人難以理解鐘秋平的選擇,但鐘秋平不多解釋,因為在她心裏,作為一名黨員,個人價值就體現在想國家所想、做時代所需。“援青就是這樣一個機會。”她説。

  天生的紅色基因

  “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幹糧去辦公……”在鐘秋平的家鄉江西省興國縣,這首興國山歌《蘇區幹部好作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我的堂爺爺十幾歲就參加了紅軍,”説起堂爺爺鐘國楚,鐘秋平十分驕傲,“我和同學們都是聽著他們這輩人的革命故事長大的。”鐘秋平的父母也都是黨齡幾十年的老黨員,在家人和父母的言傳身教下,鐘秋平就好似有著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成為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是她必然會選擇的路。

  1997年,剛踏入華東政法大學的校門,鐘秋平就想到要提交入黨申請書,但由于她還沒滿18歲,遺憾錯過。但她沒有氣餒,把入黨申請書改了一遍又一遍。終于,1999年10月,鐘秋平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從那一天起,鐘秋平給自己的發條擰得更緊了。“以前有些事情自己還會偷偷懶跟著走,但自從成為黨員,我覺得必須時刻帶頭做表率。”

  鐘秋平這種爭先、奉獻的精神一直延續到今天。

  “每個時代每個行業都需要一大批黨的幹部作為中流砥柱,為這個組織、為我們的國家默默奉獻。”鐘秋平眼裏閃耀著信仰的光芒,這也是每一個共産黨員眼裏、心裏共同的光。

  “瓜正切,鐘縣長!”

  2014年,為了和丈夫、女兒團聚,鐘秋平轉變了人生的跑道,從江西來到北京,加入了華能大家庭。

  2016年5月的一天,鐘秋平看到集團公司發的通知,要選派幹部去青海省尖扎縣援建。憑借著一直以來“組織有需要,就要頂上去”的自我要求,鐘秋平撥通了愛人的電話:“老公,我是不是應該報名?”“條件符合,組織需要,當然應該報名,我全力支援你。”愛人的回答斬釘截鐵。

  但娘家人對她的決定卻十分擔心,“你這個家裏的‘老幺’,飯都不太會做,去那能照顧好自己嗎?”鐘秋平陷入了糾結,“是啊,如果選上了,自己真的能勝任嗎?”

  然而,這一切都在鐘秋平接到入選通知時煙消雲散。“我一定要把這件事做好!”鐘秋平信念雖堅定,但現實卻充滿挑戰。

  剛到尖扎,“迎接”鐘秋平的除了熱情的藏區老鄉,還有高原反應、語言不通以及她從未見過的藏式飲食……“怎麼來了個女的?男的都難適應,她一個女的能行嗎?”一些質疑聲也隨之出現。鐘秋平沒有理會,而是很快調整好心態,積極融入藏區生活。

  為了將對口援建更好地融入脫貧攻堅,鐘秋平選擇從最困難、最偏遠的地方著手,對全縣9鄉鎮1辦事處進行深入走訪調研。

  “能坐車到達的地方都是好的,很多地方要靠自己走。村民們住得很分散,有時候一天也只能看幾戶人家。”鐘秋平説。尖扎的山就像“M”型,高低起伏不一,從一個鄉鎮前往另一個鄉鎮,就得從一座山翻到另一座山。這一路上,海拔忽高忽低不説,高原天氣多變,四五月份也是説下雪就下雪,山路挨著山崖而建,周邊沒有護欄,路面一結冰,連當地的司機都得“抖三抖”。

  就這樣一村村走、一戶戶看,有項目沒項目的地方都看了個遍,運動鞋磨破了好幾雙,鐘秋平也黑了好幾個度。最終耗時兩個月,她把當地情況摸了個透。

  在走訪中,鐘秋平對兩個村子印象很深刻——多加鄉拉群村和尖扎灘鄉來玉村。她形容為“四最”:海拔最高,最偏遠,地質條件最惡劣,生活條件最差。

  “我今天還清楚地記得到拉群村那天,山路崎嶇狹窄,車只能勉強開到村口。”鐘秋平和縣裏的同事只能徒步去村民家中,“他們分散住在一座山的大斜坡上,有的地方還架了梯子,與其説是走,不如説在爬。”鐘秋平笑著説。“我們就這樣‘爬’了一天才走訪完,最後發現整個村子連廁所都沒有。”

  看到縣裏來人了,拉群村的村民把他們緊緊圍住,村長拉著鐘秋平就沒撒手,一直訴説著他們整村搬遷的願望。回到縣裏,鐘秋平和縣裏的其他領導、同事緊急開會,討論如何實現兩村搬遷工作。會後,鐘秋平向集團公司做了詳細匯報,為縣裏易地搬遷扶貧爭取了集團項目和資金支援。最終,身居“山溝溝”的251戶貧困戶順利搬遷到了生活交通便利的黃河之濱,也就是今天的“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德吉村(“德吉”藏語是幸福的意思)。

  “瓜正切,鐘縣長!瓜正切,華能!”(“瓜正切”藏語是謝謝的意思)看著曾經破敗不堪的村落,搬遷到了風景如畫的黃河之畔,逐漸發展成熱門旅遊景點,過上了“開門是店、關門是家”生活模式的德吉村村民們握著鐘秋平的手,激動地表達著感激之情,此時的鐘秋平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為了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鐘秋平還規劃啟動了同舟工程救急難行動、棟梁工程助學行動、祝福工程興農行動,有力補充了民生改善方面的短板。“沒想到這個女縣長還真有本事,了不得!”鐘秋平用實實在在的成績,讓曾經的質疑之聲化作了一個個“點讚”的大拇指。

  好媽媽 or 壞媽媽?

  “寶貝,單位要派我去一個很遠的地方,不能每天陪你了。”

  “要去多久?”

  “三年,你小學畢業我就回來了。”

  “你為什麼要報名?為什麼要丟下我!”

  聽到媽媽要離開,女兒的眼淚奪眶而出。面對女兒的責問,鐘秋平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只能任憑女兒把自己推出房間,鎖上了門。

  “女兒從小就是我帶,她對我很依賴。孩子成長的每一刻都無法重來,缺席了她三年的時光,我也十分自責。”回憶起出發的情景,鐘秋平再一次濕了眼眶,“或許那會兒在她心裏,我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壞’的媽媽吧。”

  對于女兒而言,毅然離開三年的鐘秋平或許是個“壞媽媽”,但正因為鐘秋平援青這個決定,尖扎縣許多孩子卻多了一個“好媽媽”。

  尖扎灘鄉是鐘秋平作為縣領導選擇的聯繫點,海拔超過3300米。尖扎灘鄉兩個小學的幾百名孩子從學前班就開始寄宿,條件十分艱苦。作為一位母親,鐘秋平打心底裏心疼,她決心要為孩子們做些什麼。

  經過鐘秋平積極呼吁和連線搭橋,中國婦女兒童基金會為孩子們送來了“母子健康快車”,中華文學基金會、集團公司、新能源公司及同事朋友為孩子們送來了圖書、書包、棉被、校服和各類愛心物資……帶著大家的愛心,鐘秋平定期去看望孩子,幫她們整理書包、衣服、床鋪,帶著他們一起做遊戲,每一個“六一”陪著他們一起度過。“鐘縣長是真的把這些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了。”尖扎灘的老師們由衷感嘆。

  回望援青歲月,黃河、草原、牛羊、藏歌在鐘秋平的心裏烙下了深深的印記。“尖扎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特殊的經歷,援青是我永遠的驕傲。”鐘秋平説。(楊心蓓)

【糾錯】 【責任編輯:呂愛玲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43000000000000001119930121123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