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4/ 23 18:38:57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丨世界讀書日,你“慢閱讀”了嗎?

字體:

  新華社上海4月23日電  題:世界讀書日,你“慢閱讀”了嗎?

  新華社記者孫麗萍、蔡馨逸、張超群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的傳統據稱來自西班牙。勇士屠龍救出公主,公主則回贈一本書,以此象徵“膽識和力量”。

  如今,現代人的生活日益被手機綁架,書卷裏的“膽識和力量”成為奢侈。網絡時代,我們能否每天放下手機半小時,回歸寧靜愉悅的“慢閱讀”?

  世界讀書日:一場放下手機的“閱讀實驗”

  為迎接世界讀書日,一場頗具話題性的“閱讀實驗”在西安舉行。陜西省圖書館邀請30名讀者完全放下手機,埋首閱讀紙書。

  陜西省圖書館舉辦讀書“慢直播”活動。(新華社記者 蔡馨逸攝)

  沒有手機接收資訊的惱人滴答聲,沒有螢幕時不時閃爍藍光……偌大的空間裏,一切回歸閱讀最初的模樣。在一個半小時時間裏,只有翻書寫字的細微聲音間或打破寧靜沉謐的氣氛。

  連日來,陜西省圖書館以接連四場讀書“慢直播”活動,呼喚人們回歸深度閱讀。在互聯網的另一端,上萬名觀眾通過網絡視頻平臺觀看了這次網絡時代的閱讀實驗。有人評論:“天堂,應該就是圖書館的樣子。”

  “我們倡導的是專注、深入且帶有思考的閱讀方式。”陜西省圖書館抖音平臺管理員張琛説。

  讀者在讀書“慢直播”活動中專注閱讀。(新華社記者 蔡馨逸攝)

  23歲的西安姑娘甄婉君在兩場直播活動中讀完了2本歷史類圖書。平時習慣利用碎片時間在手機上看書的她表示,強制自己放下手機靜心讀書其實“很有必要”。“就像吃飯需要細嚼慢咽一樣,慢閱讀的‘吸收率’真的不一樣。我發現自己在專注閱讀時,很自然地就會拿起一支筆邊讀邊記,所讀過的內容可以很順暢地進入記憶。”

  快“讀屏”慢“讀書”,慢閱讀有助于抵抗焦慮

  飽讀詩書、腹有詩書氣自華……人們常以這些詞句形容那些通過閱讀而內心充實、精神豐盈的人。

  不過,與之形成強烈反差,“讀屏時代”的你我他,多數時候都處于“吃不飽、看不夠”的內心焦慮、精神損耗狀態。閱讀專家指出,長期手機閱讀,人們的注意力變得難以集中,沉浸式的、長時間的慢閱讀更加成為奢侈品。

  都江堰市鐘書閣書店。(新華社記者 張超群攝)

  剛剛發布的《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手機閱讀和網絡線上閱讀是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的主要方式。數字化閱讀的主力人群是18至49周歲的中青年群體,同時越來越多的50周歲及以上的中老年群體加入數字化閱讀大軍。

  上海近日發布的市民閱讀狀況調查也顯示,人們“讀屏”時間日益超過“讀書”。調查同時顯示,疫情期間65%以上上海市民發現閱讀有助于緩解焦慮情緒。

  亞朵集團和北京單向空間合作,在上海率先將書店開進了酒店成為“網紅”。亞朵集團新知社區負責人舒卷發現,習慣于讀屏的“Z世代”年輕讀者近年來對回歸紙質閱讀也表現出強烈興趣。與孤獨地抱著手機閱讀相比,他們更期待在書店遇見“有趣的靈魂”,尋找屬于自己的社群,以閱讀抵抗孤獨不安、焦慮內卷等情緒。

  有學者指出,在快節奏的網絡時代,所謂慢閱讀並非單純強調閱讀速度之“慢”,而是“追求閱讀的純粹和它帶給人的愉悅感”。

  “好的閱讀會讓讀者渾然忘我,完全進入書本描述的世界中,而脫離日常生活的包圍。” 作家趙麗宏説。作家周立民認為,慢閱讀和深度閱讀不是刻意為之,一個人內心真正安靜下來,就能自然進入這種閱讀狀態,“像一個饑渴的人遇見水和麵包。”

  回歸慢閱讀:你的“內心”更強大了嗎?

  回歸慢閱讀,歸根到底源于國人對閱讀品質提升的追求、對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讓“讀書”和“讀屏”一樣隨時隨地——不少省份近年來都在完善閱讀環境上下足力氣。優質閱讀內容和各具特色的閱讀空間隨著公共文化服務水準提升變得觸手可及。兼具“顏值”和“內涵”的實體書店在全國各地大量涌現,吸引人們打卡拍照之余,為愛書人營造了美好的閱讀環境。

  在上海,實體書店為推動讀者深度閱讀、慢閱讀進行了許多嘗試:從邀請作家名人為讀者開“有營養的書單”,到舉辦馬拉松式的書籍朗誦活動,為讀者設計充滿驚喜的“閱讀盲盒”,甚至邀請讀者睡在書店裏……

  “我感到中國讀者對閱讀有著巨大的熱情。”日本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店鋪制作人松尾祥平告訴新華社記者,受到疫情影響書店每天採取提前預約模式、限流2000人進入,但預約名額總是被快速搶完。

  4月22日,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店鋪制作人松尾祥平在位于上海上生新所的蔦屋書店閱讀書籍。(新華社記者 王翔攝)

  今年世界讀書日,蔦屋書店上海分店設計了特別展覽引導讀者重新“走進書的世界”。展覽致辭寫道:“源自生活的種種思考和感悟凝聚千書,成為支援更美好生活的力量,吸引我們沉浸其中、汲取滋養……”

  松尾祥平認為,閱讀的“快和慢”,是讀者內心狀態的映射,也是讀者內心做出的選擇。“其實,比起手機閱讀的‘搜索-獲得’,緩慢地翻開一本從設計印刷到圖片文字都充滿魅力的紙質書,像是一次通往未知世界的、令人興奮又期待的‘探險’。”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736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