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3/ 02 16:37:50
來源:新華社

新華全媒+丨“少年的你”怎麼幫?“法官媽媽”來支招

字體:

2021年全國兩會

5G沉浸式多地跨屏訪談

從事少年案件審判25年

幫教失足少年上千名

在她的幫助下

不少人考上大學,融入社會……

她是全國人大代表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

陳海儀

一位失足少年心目中的“法官媽媽”

全國兩會前夕,陳海儀接受新華社客戶端

5G沉浸式多地跨屏訪談

分享她履職的心得

和幫教失足少年的故事

用關愛幫教,靜待花開

  與一般法院裏的場景不同,這裏的少年家事訴調中心色調溫馨,透著關心未成年人成長的氛圍。

  少女阿霞多年前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她服刑那一刻,就是我們幫教的開始。”陳海儀説。去年阿霞因表現出色獲得減刑提前出獄。在陳海儀的幫助下,她順利找到一份工作,廣繡成了她從事的職業,還收獲了愛情。為表達感謝,阿霞親手繡了一幅蘭花作為禮物送給陳海儀。

  “孩子就像一株幼苗,需要澆水施肥、修剪枝葉,靜待花開。”陳海儀感慨道。

↑阿霞用手繪的信紙給陳海儀寫的詩

用溫情感化,重燃少年人生希望

  鏡頭轉向少年法庭,在這裏,“法”更多扮演著幫和教的角色。與一般法庭不同,為了體現平等的關係,這裏的審判席與被告席的高度相同。這樣,執法人員可以平視未成年被告。

  總結從業二十多年的經歷,陳海儀認為,在青少年幫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們重拾人生的希望。

  阿盈因參與搶劫被判緩刑。“宣判後,她很長一段時間都很消沉,覺得這輩子完了。”陳海儀説。為幫助阿盈,陳海儀下了很大功夫,積極與她的家庭溝通。每次參加全國兩會,陳海儀還會給阿盈寄出兩會紀念封,鼓勵她改過自新、重新振作。

  陳海儀説:“了解到阿盈以前很愛學習的情況後,我們幫她返回學校學習,這讓她看到了希望。後來她發奮學習,緩刑期滿後順利考上了一所大專學校。我們還想幫她找工作,但被她拒絕了,她説‘我有文憑,有本事,一定可以靠自己生活’。”

  陳海儀很欣慰:“這個孩子很有志氣,我衷心祝福她!”

  在陳海儀的辦公室,一摞摞色彩斑斕的信紙格外矚目,許多是失足少年在高墻內寫給她的信。在信中他們傾訴煩惱、分享喜悅,講述獄中生活的點點滴滴。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預防矯正是關鍵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陳海儀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廣州互聯網法院的11萬件案件中,有些涉及青年網絡借貸。一位剛滿18歲的大一學生的家長,直到執行法官到府的時候才得知,原來孩子這段時間無心向學,是因為借了近百萬的網貸。為此,陳海儀準備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出建議:建立相應機制,預防和矯正青少年過度消費、沉迷網貸,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此外,她還建議建立機制,預防因父母或監護人之間發生糾紛而出現搶奪、藏匿未成年人等阻攔對方撫養、探視未成年子女的糾紛。

  2020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將在今年6月1日起施行,明確了未成年人保護措施。在陳海儀看來,家庭在一個未成年人成長的過程中産生的影響最大,其次就是學校在教授文化知識的同時,要教會孩子如何和同學相處,提高孩子的法治素養。“倘若某個方面出現問題,未成年人就容易走上歧途。”陳海儀説。

  “如果形成一張嚴密的保護網,讓孩子們成長的土壤變得越來越好,就能及時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防患于未然。”這是陳海儀的心願,也是全社會的心願。(阿霞、阿盈均為化名)

總策劃:陳凱星 周亮 徐金鵬

制片人:齊慧傑 王攀

導演:何強

監制:宋君毅

主持人:高熹

視頻記者:周自揚 胡拿雲 劉康華 吳志營

文字記者:毛一竹 高潔

統籌:譚慧婷 盧靜娜 王雅迪 田瀚

編輯:譚慧婷

視頻剪輯:李岩 孫冬冬

海報設計:潘紅宇

攝像:董偉利 樊乙 李永星

技術保障:劉崢 周潔 梁凱

技術:田瀚 賀海龍 張旭東 劉祺

技術支援:德火科技

出品: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廣東分社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158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