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2/ 15 14:54:18
來源:新華網

新春走基層|“番茄大王”理三的忙碌與喜悅

字體:

  新華社鄭州2月15日電 題:“番茄大王”理三的忙碌與喜悅

  新華社記者 韓朝陽

  春節期間,菜農理三的親朋好友不是團聚于餐桌客廳,而是相聚于蔬菜大棚。最近正是理三一年中農活最忙的時候,工人們放假過年,親友們上場幫工,雖然忙碌辛苦,卻也幸福滿足。

  歲末年初,理三迎來3件喜事,2020年番茄種植喜獲豐收,全年收入超過50萬元;種植合作社成員突破30人,規模再次擴大;2021年初蔬菜長勢良好,市場價格喜人。

  41歲的理三是河南省西華縣皮營辦事處雙樓理社區的菜農,大名理衝鋒,因為家中排行老三,故稱理三。理衝鋒人如其名,種番茄10年,有衝勁、愛鑽研、懂技術、善經營,當地人稱“番茄大王”,自家種植100余畝番茄,年收益數十萬元。

  在河南省西華縣皮營辦事處雙樓理社區,理衝鋒在家中和父母合影(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理三種番茄是子承父業,他的父親理效明在原皮營鄉雙樓理村當了21年村主任,1993年便動員村民調整種植結構,發展大棚番茄。

  初種番茄,最缺的是技術,村裏從山東壽光高薪請來技術員。“技術員1個月領2000多元工資,村主任1個月補貼120元。”理效明説。在理效明的動員下,雙樓理村番茄種植漸成規模,最多時全村有400余個番茄大棚。

  在河南省西華縣皮營辦事處樓陳社區的番茄大棚裏,理衝鋒將清理出的番茄廢枝運走(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但好景不長,由于散戶種植,管理粗放,銷路不佳,雙樓理村的番茄種植在2000年後逐漸萎縮。“思路不改變,技術不革新,管理跟不上,利潤下降,不少菜農撂下菜地去打工。”理三説,“我不願看到父輩闖下的基業毀于一旦,也不相信當農民沒出路。”

  理三再赴山東壽光學技術、學理念。2010年,流轉36畝地,建了6個大棚,憑借過硬的技術和瘦了30斤的幹勁,他當年收入30多萬元。

  再種番茄,理三不僅重技術,從大棚建設、土壤配方、選種育苗,到市場推銷、品牌運營、培訓學習,理三樣樣用心。2013年,理三成立種植合作社,帶動周邊菜農“抱團”種菜,並注冊商標,檢測蔬菜品質,發展訂單農業,每年600余萬斤番茄供不應求。2021年,申請無公害認證、建設育苗基地等事項又列上議程。

  在河南省西華縣皮營辦事處樓陳社區的番茄大棚裏,理衝鋒在查看番茄長勢(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一年九個月,打卡到菜地。白天到農村,夜裏回縣城”是對理三等菜農日常生活的描述。春節期間,理三不僅忙農活,還忙著與返鄉村民交流菜地裏的“生意經”,越來越多年輕人看到“地裏淘金”的前景。

  春節忙碌的理三,也有悠閒的時刻,每年7至9月是蔬菜種植空窗期,理三帶父母妻兒到雲南、山東、北京、山西等地旅遊。“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努力工作,也要享受生活。”理三説,“80後、90後‘新農人’要改變農民苦哈哈的傳統形象,在地裏‘種’出幸福。”

【糾錯】 【責任編輯:嚴海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710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