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2/ 12 16:27:15
來源:新華網

新春走基層丨“古突”夜,87歲“年輕”黨員次旦的“憶苦思甜”

字體:

  新華社拉薩2月12日電 題:“古突”夜,87歲“年輕”黨員次旦的“憶苦思甜”

  新華社記者翟永冠、田金文、格桑朗傑

  10日晚,藏歷“古突”夜。在羌塘草原上的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申扎縣申扎鎮那查村,87歲的次旦老人一家在吃“古突”。這是一種用牦牛肉湯熬煮的面食,包在裏面的“餡兒”有不同寓意。吃出糌粑,代表身體健康;吃出羊毛,代表性格溫和善良……突然間,次旦吃出來一個太陽形狀的面疙瘩。“這是太陽,是最好的寓意。”周圍人一陣歡呼,“快許個新年願望吧!”

  次旦笑著,胸前的黨徽熠熠生輝。“我的新年願望是疫情消退,國家和順,人民幸福!”次旦説。

  吃完“古突”,家人圍坐在身旁,次旦又講起從前的事。

  “我是1934年出生的,父母一共有7個孩子,一家人都是農奴。”次旦説,那時她一家幫農奴主放牛羊。生産的酥油幾乎都要上交給農奴主,糌粑也吃不上。有時實在找不到吃的東西,只能在草原上挖野菜充饑。

  “我們平時只能住帳篷,放牧的時候沒有帳篷住,就找一個避風的水溝,將就著睡一覺。”次旦回憶,當時身上披著羊皮當衣服,20歲之前從沒穿過鞋子。

  20世紀50年代,西藏和平解放。“剛看到‘紅漢人(當時藏族群眾對解放軍的稱呼)’的時候有些害怕,後來他們到村裏幫忙挑水、放羊,感覺很親切,跟之前見過的那些當兵的完全不一樣。”次旦説。

  跟解放軍的接觸,是次旦第一次跟共産黨有了聯繫,她從這些人身上感受到關懷和尊重。

  1959年,西藏進行民主改革,包括次旦在內的百萬農奴迎來新生。次旦家裏分到1匹馬、十幾頭牦牛、50多只羊,這是她第一次擁有自己的財産。

  “共産黨分給我們牛羊,帶領我們發展生産,我應該想著要報答。”次旦説,于是她萌發了在自家門口升國旗的想法。

  升國旗的想法是好的,但實施起來卻很困難。經過多方尋找,次旦托人找來一根竹竿,可草原風大,竹竿立不住。村裏找了一根鋼筋插在次旦家門口,自此以後,她便可以在家門口升旗了。

  這一升,就是14年。

  日子一天天過去,過完75歲生日,次旦突然有了一種危機感。“我年齡這麼大了,再不申請入黨,可能這輩子都沒機會了。”于是她向村黨支部書記赤列説出了自己的想法。

  赤列説,次旦身上有一股勁,她説自己有哪些不足可以學習,但入黨的志願是不會變的。

  次旦一直申請,一直被拒絕。前四次赤列都不支援,但到第五次的時候,赤列被感動了。“我同意當她的入黨介紹人,也向上級黨組織鄭重推薦。”赤列説。

  在村黨支部的幫助下,次旦積極參加黨員學習。2012年,78歲的次旦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

  次旦入黨後,身上的黨徽便再沒有摘下來過。“我現在年紀大了,很多事忘記了,但我是共産黨員,這個我不會忘。”次旦説。

  每次村上組織開展黨員活動、召開黨員會議,次旦總是提前到場,積極參與。疫情期間,次旦還主動捐了錢,幫助村裏開展群眾工作,讓家裏人幫助做志願活動。

  “共産黨為什麼好,大道理我説不上來。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以前糌粑都吃不上,現在想吃什麼吃什麼,想穿什麼穿什麼,日子越來越好,這是只有共産黨才能做到的。”次旦説,“我雖然已經87歲了,但黨齡只有9年,還是個‘年輕’的黨員,還要繼續為黨、為老百姓做貢獻。”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709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