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2/ 09 21:56:18
來源:新華網

一座樓·一棵樹·一個光輝時刻——遵義會議會址的紅色故事

字體:

  新華社貴陽2月9日電 題:一座樓·一棵樹·一個光輝時刻——遵義會議會址的紅色故事

  新華社記者李自良、李驚亞、劉智強

  “這座樓見證了中國革命轉危為安、轉敗為勝偉大抉擇的誕生。”83歲的遵義會議紀念館原副館長田興咏説。

  “這棵樹是遵義會議紀念館裏唯一一個‘活著的文物’了。”67歲的“樹醫生”張本光説。

  這是1月26日拍攝的遵義會議紀念館全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子尹路96號的遵義會議會址,一座灰白相間、中西合璧的磚木結構二層小樓,東側一棵高10余米的大槐樹,幾乎在所有有關會址的圖片、鏡頭中都可以看到它們相依相伴的身影。

  一座樓,一棵樹,風雨同舟80多載,見證了無數重大歷史時刻,它們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1934年底,中央紅軍進入貴州境內,1935年初強渡烏江後,攻克黔北重鎮遵義,1月15日至17日,紅軍在黔軍軍閥柏輝章的公館裏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即後來聞名中外的遵義會議。

  這是1月26日拍攝的遵義會議會址。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柏輝章是國民黨黔軍第二十五軍二師師長。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建造的柏公館,用料很講究,比如花窗、彩色玻璃等,在當地很罕見,據説很多都是從上海專門運到遵義的。”田興咏説,“柏公館建了大概一年多,成為遵義城首屈一指的建築,房子旁邊種了棵小槐樹。”

  柏輝章公館當時在遵義城內無人不曉,紅軍到達遵義城之後,柏輝章家人嚇得逃跑了,紅軍總司令部駐扎了進來。

  踩著木樓梯來到二樓的一個房間,地面鋪著紅木地板,天花板上吊著一盞煤油燈,中間放著一張長方形的桌子,椅子圍成一圈。

  這是1月26日拍攝的遵義會議會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當年,20名參加者,在這間僅有27平方米、用油燈照明的小屋裏,作出了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轉敗為勝的偉大抉擇。

  會上,毛澤東作了長篇發言,對博古、李德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進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評,並闡述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戰術問題和當前應採取的軍事方針。他的發言得到了包括朱德等在內的絕大部分人的支援。

  會議作出了“選舉毛澤東同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重要決定,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高度評價遵義會議,稱之為“在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群龍得首自騰翔,路線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糾正,天空無限任飛揚。”新中國成立後,朱德的一首《遵義會議》詩作,道出了轉折後他的歡欣鼓舞。

  遵義會議在每一位經歷者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他們當中許多人都在講話和著述中多次談到遵義會議。

  多少年後,朱德的夫人康克清清楚記得的,還有會址外的那棵小槐樹。

  1月27日,83歲的遵義會議紀念館原副館長田興咏在遵義會議會址前口述歷史。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20世紀70年代,田興咏為了收集長徵資料,來到北京採訪康克清。

  “康大姐説,召開遵義會議時,她居住在二樓一個房間裏,打開窗子,外面有一棵碗口粗的小槐樹。”田興咏説。看到它,就像看到了生機。

  記者登上遵義會議會址主樓二樓,站在位于東側的“朱德、康克清住室”走廊上,可以看到,走廊護欄與大槐樹樹幹距離很近,散發的大槐樹的枝條,來客甚至伸手便可夠到。

  據統計,1970年以來,遵義會議會址接待中外遊客近9000萬人次,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這裏聆聽紅軍生死轉折的故事,了解到這座小樓非凡的意義。但很少有人知道,這棵大槐樹同樣具有重要價值。

  “這棵槐樹就是一棵有生命的文物,是中國共産黨革命轉折的見證者。當人們看到這棵樹,就會想起那份記憶,深受感動。所以我對它情有獨鐘,很珍惜它。”和古樹名木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張本光説。

  1月27日,83歲的遵義會議紀念館原副館長田興咏在遵義會議召開的長方桌前口述歷史。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2003年,大槐樹樹幹上因細菌引發長了一顆直徑45釐米的“惡性腫瘤”,張本光果斷決定用斧頭切除,共修補了7處地方。切除“腫瘤”後的大槐樹,生長得更加枝繁葉茂了。

  “這些年來,大大小小的病蟲害它都遇到過。”張本光説,“就像一個政黨,發展道路上也會碰到各種問題,關鍵是要向惡疾亮劍,對病灶開刀。”他拿著枝剪、鏟子等工具,一面為大槐樹清理青苔、修剪枝條,一面對記者説。他會定期來會址,義務為大槐樹做“體檢”,以預防病蟲害。

  歲月如梭,80余載時光,無論經歷多少風風雨雨,哪怕風高浪急,共産黨人的信仰堅如磐石,信念的力量驅動著他們乘風破浪。

  “要讓‘幹人’(窮人)過上好日子!”在遵義農村的一些老建築上,這樣的標語依然清晰可見。在遵義會議紀念館裏,也有這樣的類似標語。在那些戰爭歲月裏,每到一地,紅軍都要打開地主、富戶的糧倉,把糧食分給那些被反動派榨幹了的窮苦百姓。

  遵義會議後,面對國民黨軍隊重兵圍追堵截,毛澤東等指揮紅軍在川黔滇萬水千山間縱橫馳騁:四渡赤水、虛指貴陽、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他們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矢志不移的崇高理想,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一代代共産黨人,將信仰的旗幟高高舉過頭頂,將必勝的信念牢牢埋在心底。

  英雄的精神在紅色土地上綿延,在新的戰場上傳承,書寫著穿越時空的信仰答卷。

  1月27日,67歲的“樹醫生”張本光在查看遵義會議會址前槐樹的生長狀況。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距離遵義會議會址100公里的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共産黨員黃大發自20世紀60年代起,帶領200多名群眾,歷時30余年,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被稱為“大山裏的愚公”。

  在脫貧攻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如今的共産黨人同樣鬥志昂揚。

  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遵義市累計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51.38萬人,先後實現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871個貧困村出列,撕掉了千百年來的貧困標簽,書寫了新的轉折。

  “遵義人民以實際行動告慰長眠在這片土地上的英靈。”遵義市委書記魏樹旺説,遵義會議精神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始終是遵義人民戰勝困難、走向勝利的精神力量。

  1月27日,67歲的“樹醫生”張本光在養護遵義會議會址前的槐樹。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如今,遊客來到會址參觀會發現,小樓旁的槐樹不止一棵,而是兩棵了。20世紀80年代,大槐樹的一顆種子落到樹下泥土中,慢慢生根發芽,如今也有10米高了。兩棵槐樹生長方向正好相反,慢慢地,竟然形成一個“V”字形。

  “‘V’字象徵著中國革命必勝,中國新的百年必勝。”張本光説。

  如今,站在大槐樹下,用手指比一個“V”字,與會址合影留念,已成了不少年輕遊客“打卡”會址的流行拍照姿勢。

  勝利在來時,勝利在當下,勝利在前方,似乎已成為屬于這座樓與這棵樹的特殊符號和專屬意義。

【糾錯】 【責任編輯:錢中兵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2112708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