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01/ 22 10:25:11
來源:學習時報

塑造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

字體:

  羅建波 楊雲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際形勢的風雲變幻,我們要準確把握世界發展大勢,深刻認識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塑造和用好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不斷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創新局面。

  從兩個大局塑造重要戰略機遇期

  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也是世界之中國。中國與世界關係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變得空前緊密,我國對世界的影響、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在不斷加深,世界對我國的影響、對我國發展的作用也在不斷加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兩個大局的重要判斷為我們準確認識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提供了基本遵循,為我們思考中國的歷史方位和世界坐標提供了基本參照。

  塑造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需要準確把握世界大勢,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既要看到國際形勢加速演變帶來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也要從中長期把脈世界發展大勢,看到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看到一大批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群體性崛起引致國際秩序正在發生富有歷史意義的大變化。著眼中國自身大發展,我們更要自信地看到,中國自身發展本身就是推動國際秩序積極變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從根本上決定中國外部環境的最重要的因素。中國發展仍然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最大的機遇就是自身不斷發展壯大。

  塑造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心,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面對內外環境變化,特別是某些外部不利因素呈現出的長期性復雜性,我們要凝聚國內共識,加快推進改革開放,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加大科技自主創新。外部形勢越是復雜,越需要戰略定力,越需要著眼大局、放眼長遠,聚力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清醒認識到,大國競爭從根本上比的是科技創新,比的是制度優勢,比的是治理能力,比的是政治韌性。

  塑造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需要堅持底線思維,弘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當前世界進入變革動蕩期,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特別是,此次全球疫情未能開啟大國合作新時代,相反大國圍繞核心産業競爭和意識形態較量呈現顯著升級,成為大國戰略競爭的新焦點。從世界歷史進程來看,新興大國在實現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崛起困境”,其中重要方面是面臨來自守成大國及其同盟國的遏制和圍堵。對此,我們要有前瞻預判,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戰略準備。

  從全球維度塑造中國外交全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不斷完善外交布局,更加係統謀劃、全面協調、整體推進與周邊、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推進中國與世界關係的全面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以“親誠惠容”理念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創造性地提出推動構建均衡穩定的大國關係新框架,創造性地提出秉持正確義利觀深化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創造性地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伴隨中國的快速發展及其與外部世界關係的顯著變化,中國日益以一個世界大國的姿態屹立于世,中國外交更富全球視野,更具戰略遠見。我們要立足亞太,放眼全球,秉持大思維、大視野,在世界大棋盤上思考中國外交布局和進取方向。

  中國外交布局最為創新之處,莫過于“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及穩步推進。對中國而言,“一帶一路”在繼續提升向東開放水準的同時,顯著加快向西開放的步伐,構築起方位更加平衡、領域更加寬廣、時空更加開放、內外聯動更加緊密的對外開放格局。其目的,正是旨在實現我國東西兩大方位,陸海兩大區域,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類規則的有效統籌,拓展中國在亞歐非三大洲、印太兩大洋乃至全球范圍的發展空間,由此實現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全面升級,助推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深入發展。從世界維度來看,“一帶一路”是實現各國共同發展的合作新平臺,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復蘇的新動力,是增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紐帶,是新時代中國奉獻給世界的重要公共産品。“一帶一路”由中國提出,但成果屬于全世界。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們還要講謀略、重運籌,在國際關係大分化大重組中始終保持有利戰略態勢。當前亞太地緣格局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中國影響力不斷上升的地緣經濟格局與美國主導的地緣安全格局之間存在巨大斷裂,這一裂痕仍有繼續拉大的變數和可能。我們需要高度關注美日印澳四國準聯盟的走向及東盟國家的相關反應,防止周邊地區地緣戰略壓力出現顯著上升。同時繼續深化同周邊國家的利益和情感交融,增加對地區公共産品的供給,編織起更加緊密的利益共用、責任共擔、人心相通的命運共同體,不斷提升在周邊地區的親和力、感召力和影響力。中國還要注重弘揚夥伴關係思維,不斷深化拓展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鞏固戰略依托,擴大回旋空間,改變和優化中國的戰略處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舒展中國外部環境並維護全球戰略穩定。中國不會搞軍事同盟關係,但也需要戰略上的助力。

  從人類共同福祉塑造中國道義精神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也是一個世界大國。在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需要及時向世界表達中國人對世界發展和國際秩序的願景,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並承擔力所能及的大國責任。這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一種期待,更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種理論和實踐自覺。當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以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為主線,在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攜手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夢”攜手“世界夢”,充分展現了中國外交為民族復興盡責、為人類進步擔當的重要使命。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回答世界之問的中國方案。其理論核心是,構建相互尊重、公道正義的政治秩序,互商互諒、共用安全的安全格局,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發展前景,和而不同、包容互鑒的文明秩序,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其實質是中國為完善全球治理體係而提出的中國方案,是基于人類歷史教訓、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而描繪的世界藍圖。在人類社會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在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的今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社會破解世界難題、攜手共創美好未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人間正道。

  中國深入參與全球治理,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係發展和完善,是新時代中國外交更具大國責任和道義精神的集中體現。一如中國承諾的那樣,中國在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維護國際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進全球公共衛生合作等領域貢獻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力量,提供了越來越多帶有中國烙印的公共産品。在2020年全球抗疫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呼吁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向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抗疫鬥爭和經濟社會恢復發展提供了大量支援。中國參與全球治理不僅更加“有為”,也更加“有位”。我們一直致力于推動既有重大國際機制的改革和完善,同時倡議或發起組建了一係列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以共商、共建、共用為特點的國際組織和合作機制。中國參與國際多邊體係的努力方向,就是要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注入更多中國元素,維護和拓展中國的發展利益,同時攜手各國共同為國際體係建制度、立規則、定方向,推動世界更為有效地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體係長遠制度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已經由國際體係的“學習者”和“參與者”,日益轉向成為國際體係發展和完善的“塑造者”和“建設者”。

  以強國為目標塑造中國外交能力

  因應外部環境變化,小國重在應對,大國重在維護,而強國重在塑造。“應對”強調的是防禦,“維護”強調的是守成,“塑造”強調的是主動運籌。在中國由大向強的關鍵階段上,務求提升戰略塑造能力,更加主動運籌與外部世界關係,強化外交能力建設自然是時代所需,也是當務之急。

  統籌協調力。當前對外工作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參與的主體更加多元,涉及的利益關聯更加復雜,日益呈現出“總體外交”的特點。為全面推進新形勢下的對外工作,必須加強黨中央對外交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改革完善對外工作體制機制,形成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對外工作大協同局面。尤其要以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和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為重要抓手,有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做到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從而實現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區、跨內外的有機聯動。

  戰略謀劃力。把握國際形勢必須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中國外交要謀大勢、觀大局、重運籌。既要看清中長期世界發展大勢,也要及時把握國際形勢和中國外部環境的新變化、新動向、新特點;既要注重中國外交思想的歷史傳承,又要努力挖掘外交理論的創新點和突破點;既要注重中國總體外交布局的穩定性,又要善于發現外交方略新的生長點和著力點;既要保持中國外交總體謙虛謹慎的作風,又要努力打造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新作為、新擔當和新氣象。

  戰略實施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既要有戰略上的整體規劃,又要有戰術上的精準發力,既要有全局層面的通盤考慮,又要有具體領域的精準突破。戰略實施的順利推進,需要實現目標、能力和手段三者之間的相互匹配,根據自身擁有的資源和能力研究如何靈活運用政治、經濟、文化等具體的外交手段。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下,特別需要下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的先手棋,也要打好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的戰略主動仗。

  公共外交力。公共外交是國家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塑造本國形象,改善外國公眾對本國的認知,進而增進相互理解和認同。我們要擅于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擅于處理好與國外媒體、國際非政府組織等的關係,同時引導和推動國內智庫、NGO、媒體走出去,構築起人心相通、情感相融的人文交流大格局。

  規則塑造力。21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話語權的復興。中國國際話語權建設,需要著眼參與甚至引領重大國際制度和規則的塑造,提高在重大國際組織中的議程設置權、概念定義權、內容解釋權、爭議裁判權,也需要更加積極、深入參與全球性事務,為全球發展和治理問題的解決呈現中國方案、提出中國倡議、貢獻中國力量,由此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崛起,是21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世界維度的重要體現,是中國成為真正意義上全球性大國的必然要求。

【糾錯】 【責任編輯:徐可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4112701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