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0 12/ 26 17:15:05
來源:新華網

讓科技之光灑滿山河——走近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上)

字體: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  題:讓科技之光灑滿山河——走近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上)

  新華社記者溫競華、張泉

  在這片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奮鬥著9100萬科技工作者。他們把論文寫在祖國的江河湖海、山川戈壁中,寫在那些夙興夜寐、朝乾夕惕的歲月裏。新華社記者近日走近一些最美科技工作者,記錄他們的故事。

  【故事1】戰鬥,為了祖國和人民

  春節前夕,一通緊急來電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醫內科學家仝小林退掉飛往海南休假的機票,扛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共同組長職責,登上了駛向武漢的高鐵。

  大年初一,仝小林就直奔疫情“風暴眼”——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診治病人。而後,他又奔波于發熱門診、ICU、社區隔離點、方艙——每一處都是最危險的地方。

  “中醫必須直面患者,把握疫情發生現場的環境。沒有望聞問切,就是紙上談兵。”仝小林説。

  “特殊時期,首先是救人,阻斷疾病繼續發展。”

  “輕症和疑似病人能不能在社區治療,從而減輕醫院的壓力?必須把防控重心前移至社區,從源頭切斷疫情。”

  ……

  仝小林在關鍵時期作出關鍵判斷,牽頭擬出通治方“寒濕疫方”,在社區大規模發藥70多萬服,累計救治5萬余人次;探索建立了“中醫通治方+社區+互聯網”為框架的“武昌模式”,大大降低了高危人群發病率,阻斷輕症患者病情加重甚至轉向重症,構築起社區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救治流行性出血熱,到2003年參與非典救治、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從博士生到院士,祖國和人民高于一切,是仝小林習醫行醫40多年始終堅守的信條。

  在武漢奮戰了64天的仝小林,今年恰好64歲。對于這樣的巧合,仝小林説:“只要國家需要我、人民需要我,無論多少天,我都會義無反顧,堅持到底。”

  【故事2】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什麼

  他是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糧食生産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種業十大功勳人物……

  但他卻常説自己不聰明,用50多年時光,只幹了玉米育種一件事。

  他就是84歲的玉米育種專家、河南省鶴壁市農科院名譽院長程相文。

  1963年,學農畢業的程相文被分配到鶴壁市浚縣農業局原種場。那年,浚縣遭遇五十年不遇的洪水,程相文下鄉救災,鄉親們緊緊握著他的手説,你是學農的大學生,能不能讓地裏多産糧食,我們窩窩頭能吃飽就好啊!

  “我一輩子忘不了這個畫面。”從此,青年程相文把農業育種的責任扛上了肩頭。

  1964年,他帶著新種子到海南育種。從鄭州到三亞農村的基地,整整走了15天;早期南繁育種極艱苦,他從不抱怨;農民用他第一年從海南帶回的玉米雜交種子,畝産從百余斤提高到700多斤,他樂開了花。

  青絲變白發,到今年,程相文已經在海南島試驗田度過了55個春節,先後選育出14個國家和省級審定的玉米新品種,其中浚單係列玉米品種已累計推廣3億多畝。

  他説,自己一天也離不開玉米,“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民族有飯吃、身體好了,就有無限發展的可能。”

  【故事3】“蘑菇實驗室”裏挖掘致富力量

  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他和蘑菇打了大半輩子交道。

  作為我國食用菌領域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致力于菌物科學與食用菌産業化研究30余年,建成了位居國內前列的菌類種質資源庫。他創新的優良品種及標準化栽培技術,顯著提高了我國食用菌産量、品質、生産效率。

  而李玉不滿足于在實驗室工作。他説,不能幫農民致富奔小康、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力量,還叫什麼農業科技工作者?

  2012年起,李玉提出“南菇北移”“北耳南擴”等食用菌産業發展戰略,探索出食用菌科技扶貧新模式。 “小木耳,大産業”,説的正是李玉團隊的科技扶貧成果。對口幫扶3年來,團隊為陜西柞水縣選育的5個木耳移栽品種都實現了大面積推廣。去年,柞水縣依靠木耳産業脫貧摘帽。

  如今,李玉團隊已建立食用菌技術推廣基地31個,帶動上萬貧困戶依靠食用菌穩固脫貧。

  【故事4】扎根戈壁向著藍圖奔跑

  記者見到陳亮的時候,他是拄著拐杖出現的。“前一陣剛從北山回來,那邊夜裏零下二十多攝氏度,山裏沒有光,踩到坑裏,把腳崴了。”

  陳亮是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副院長,他扎根北山研究高放廢物地質處置近十年,才38歲已經生出很多白發。

  高放廢物的安全處置是關係到環保和核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我國西北部的北山預選區,一個只有風沙、荒漠和戈壁,連手機信號都很微弱的地方,卻是高放廢物處置研究最理想的場址。

  一邊是法國知名大學副教授職位,一邊是國內戈壁無人區,怎麼選?

  辭職回國,到戈壁去!這是陳亮在29歲時做出的選擇。

  為什麼?他説:這是一種召喚。

  2009年,在法國從事相關研究的陳亮,在一次學術會議上第一次係統了解到我國高放廢物處置研發的總體規劃和進展,第一次知道有一支科研團隊扎根戈壁數十年,為繪就這個藍圖揮灑汗水。

  “這就應該是我的歸屬,我必須回去,加入這個團隊!”陳亮心中升騰出強烈共鳴。

  歸國十年來,陳亮走過酷暑嚴寒,與親人聚少離多,帶領科研團隊在處置庫選址和處置工程技術研發領域取得了一係列重大科研成果,為推動國家高放廢物處置北山地下實驗室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採訪中,陳亮不提苦與累,卻把“幸運”“幸福”挂在嘴邊:“人生一種幸福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向著一個偉大的目標奔跑。”

  【故事5】拳拳之心,歲月可鑒

  訪學踏遍青山,學成歸國貢獻,我國水工抗震學科的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厚群也是其中之一。

  1958年從莫斯科公派留學畢業後,他謝絕導師一再挽留,毅然回國。

  陳厚群潛心研究水工抗震學科60余載,主持了一係列國家重點攻關項目,攻克了一大批水工抗震世界級難題。從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陳厚群的研究成果防范了震後重大次生風險,保障了國家能源、水資源和高壩大庫安全。

  耄耋之年,他又擔任了南水北調專家委員會主任、三峽工程品質檢查專家組組長,數十次帶領專家團隊深入工程現場,提出數百條建議。

  今年已是88歲高齡的陳厚群依然追夢不止,上個月又前往三峽工程現場。秉持科技報國的初心,這位老科學家繼續將論文書寫在祖國的江河湖泊、高壩大庫上。

  相關連結:

  以科技力量托舉夢想——走近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下)

【糾錯】 【責任編輯:尹世傑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691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