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消費助力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2020-11-25 07:28:25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前10月消費扶貧規模超3300億元——

  消費助力貧困群眾增收脫貧(銳財經)

  11月24日,國新辦舉行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郭蘭峰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前10個月消費扶貧規模超3300億元,是2019年全年規模的兩倍。他表示,今年以來,各部門拿出真招實招,投入真金白銀,打通生産、流通、消費各環節全流程,協調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力量,有力有序推動消費扶貧工作。

  規模逐漸擴大

  郭蘭峰介紹,目前,消費扶貧在各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

  ——政策體係逐步完善。印發實施一係列政策文件,為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工作提供了指引。

  ——方式不斷創新、效果持續擴大。各方面加強渠道創新、強化協調服務,定向採購、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新模式不斷涌現,推動消費扶貧規模快速增長。“據初步統計,從2019年初至今,累計直接採購或幫助銷售貧困地區特色農産品近5000億元。”郭蘭峰説。

  ——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氛圍初步形成。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先後在江蘇蘇州、陜西延安成功舉辦兩次全國消費扶貧論壇;今年9月,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有關部門,共同主辦全國消費扶貧月活動。

  “消費貧困地區的産品和服務,不僅是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一種扶貧方式,更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一傳統美德在脫貧攻堅中的集中體現。”郭蘭峰指出,消費扶貧不僅要幫助貧困群眾把特色農産品賣出去,也要引導貧困群眾發揚“勞動致富、勞動脫貧”的光榮傳統。“下一步,我們將聯合有關方面研究‘十四五’時期進一步擴大對脫貧地區産品和服務消費的工作思路,助力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品質不斷提升

  産品想要賣得好,品質也要跟得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直播帶貨成為消費扶貧的一大亮點,但也存在著産品良莠不齊、售後服務不完善等問題。如何提升貧困地區農産品供應的水準和品質?

  “當前,一些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産品品質不錯,但品牌知名度比較低、市場競爭力較弱,社會各界包括直播帶貨購買貧困地區産品過程中,消費體驗可能存在差別,一定程度制約了消費能力的充分激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説。

  童章舜表示,提升脫貧地區農産品品質和水準,提升消費者參與消費幫扶的獲得感,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大力支援脫貧地區擴大規模化生産,健全農産品標準化體係,完善倉儲物流設施,支援貧困地區農産品提升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參與度,並通過市場手段實現産品的優勝劣汰;二是研究採取一些激勵約束措施,強化對市場主體的行為監管,推動消費幫扶工作不斷向規范、有序、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我們推動實施消費扶貧,一方面是讓貧困群眾通過消費扶貧勞有所獲、增收脫貧。另一方面,參與消費扶貧的廣大消費者能夠買到物美價優的産品,並切實得到實惠。”童章舜説,“這也是確保消費扶貧可持續、實現良性迴圈的必要條件。”

  打造優勢産業

  消費扶貧已經成為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重要方式。郭蘭峰介紹,2019年,貧困地區的農村居民經營凈收入4163元,比上年增長7.1%,增速加快2.7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即便在疫情影響下,貧困地區的農村居民經營凈收入也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9%,遠高于GDP的增長速度。”

  通過消費扶貧給貧困地區“輸血”固然重要,但減貧脫貧最終還是靠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按照現行標準,今年如期脫貧是沒問題的,更重要的是幫助貧困群眾致富。”郭蘭峰説。

  如何從“輸血”轉向“造血”?郭蘭峰認為,一是打造特色優勢産業,二是教育扶貧。“打造地方特色優勢産業,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通過勞動致富;通過教育,可以使貧困群眾增強勞動技能,從而解決就業問題。”郭蘭峰説。(記者 孔德晨)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載入更多
賞雪
賞雪
長春:“凍城”美景
長春:“凍城”美景
北京:夜色怡人
北京:夜色怡人
我的長江我的家
我的長江我的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678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