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暈車、做事無條理……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家長需注意
2020-11-24 07:31:43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小北(化名)的媽媽第一次聽説“感統失調”這個詞還是在小北三四歲的時候。小北的美術早教班老師告訴她,小北跟別的小朋友有些“不一樣”,他非常“安靜”,而且很怕別人碰到他,別的小朋友互相追趕玩鬧時,他總是一個人老老實實地坐在椅子上。老師建議小北的媽媽帶他去檢查一下是否有感統失調或發育落後的問題。小北的媽媽當時對老師的話並沒有在意,她覺得小北只是像他爸爸一樣,性情安靜罷了。直到小北7歲上了小學,媽媽才發現小北“有問題”——他從來不出去和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也不蹦蹦跳跳,只喜歡待在家裏玩“安靜”的遊戲,或是和比他年齡大很多的“安靜”的大孩子一起玩。不僅如此,媽媽還發現小北動作十分笨拙,而且“什麼都害怕”——學不會跳繩,連20釐米高的臺階也不敢往下跳。寫作業的時候小動作也特別多,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撓腿,一會兒擺弄衣服。

  經過醫院全面檢查,小北被發現存在感覺統合失調。他的責任治療師劉曉佩認為他存在前庭覺過防禦(重力不安全感)、雙側統合障礙以及動作計劃問題,並有針對性地給他制定了治療方案。小北進步非常快,經過10次治療,他跳繩已經能連續跳3個以上,也敢玩單槓和滑板了,自行車騎得比以前好了很多。一個療程後,小北已經能在聚會時很好地融入到小朋友當中了。小北媽媽説,小北現在可以跟其他孩子一起參加各種娛樂活動,他對適齡遊戲非常享受。劉曉佩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感覺統合治療主要改善的是小北參與遊戲的能力,在治療過程中也讓小北增強了自信。

  劉曉佩是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作業治療科副主任、感統組負責人,也是中國康復醫學會作業治療專業委員會感覺統合學組副主任委員。她向記者解釋説,“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對來自人體感覺係統的資訊進行解讀和使用的過程。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才能協調發揮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感統失調會影響兒童大腦對輸入的感覺資訊的解讀和加工方式。

  感統失調有三種主要模式:感覺調節障礙、基于感覺的運動功能障礙以及感覺辨別障礙。感覺調節障礙會引起兒童注意力、情緒、興奮度的調節問題;基于感覺的運動功能障礙和感覺辨別障礙,則會導致兒童姿勢的穩定性、動作計劃以及構想能力欠缺。劉曉佩説:“這三種模式的功能障礙很多情況下是交互並存的,會以多種方式表現出來:兒童可能對感覺輸入反應過度,或反應不足;活動水準可能異常高,或異常低;可能經常運動,或容易疲勞。有些孩子還可能會在這些極端之間波動。當這三個係統功能不正常時,運動協調問題就很常見,並可能導致語音語言延遲和學業成績不佳。從行為上講,孩子可能會變得衝動,容易分心,並且缺乏計劃性。有些孩子還會難以適應新環境,並可能因沮喪,做出攻擊或退縮的反應。”

  劉曉佩介紹説,大量正常兒童和特殊需要兒童都存在感覺統合失調問題。2017年美國一份調查研究表明,5%-16%的正常兒童存在感覺統合失調障礙。患有神經發展障礙的兒童和成人分別有30%-80%和3%-11%的個體在感覺處理方面存在困難。孤獨症譜係障礙兒童中,超過80%存在感覺處理問題。對感覺輸入的高反應性或對環境的感覺方面的異常興趣包括在了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比率在我國也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醫學博士吉寧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根據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我國0-6歲兒童中,感覺統合失調嚴重的孩子約佔10%。劉曉佩認為,這其中有很多環境和人文的原因,例如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居住狀況擁擠,兒童缺少身體活動;兒童生活環境中的化學物質過多,空氣污染物超標;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保護過度等。

  劉曉佩特別指出,多項研究顯示,兒童感統失調與養育方式有關,例如孩子出生後,沒經過爬行階段就直接學習走路,以致前庭平衡失調;過早地使用學步車,導致幼兒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父母或保姆怕孩子弄臟手不準孩子玩土,玩沙,從而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另外,父母對子女長時間表現出拒絕或否定的態度也是導致兒童感統失調的危險因素,因為這會造成子女因自信心缺乏而不願投入新環境、抗拒新經驗;還有,家庭結構缺失或家庭氛圍不良、父母對子女施以懲罰為主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雙方對子女教育觀念不一致也會對子女造成精神傷害,從而産生感統失調障礙。

  劉曉佩提醒家長,如果兒童出現感統失調的表現,就要及早進行幹預治療。研究表明,感統失調會嚴重影響孩子學習、人際關係建立、親子關係等各方面的功能。感統失調的孩子常常表現為手腳笨拙、身體不協調、學習困難,因此遭受同齡人嘲笑的現象屢見不鮮,這嚴重影響了孩子自尊心的發展,進而導致孩子人格形成、成年後人際和職業能力等多方面受損。那麼,兒童出現感統失調,家長如何才能及時發現呢?

  劉曉佩説,當孩子的成長進程不符合正常兒童發展進度時,就需要加以注意。“比如,該學會爬行時沒有爬行的能力,或者延後很長時間才學會爬行;與其他兒童相比,學習新動作技巧很慢、很吃力;4歲以後學習時注意力很難集中,或者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等。當出現這些表現時,家長可以先在網上搜索兒童感覺統合能力評估的相關問卷,看看自己孩子的表現是否符合,如果很多選項都指向感統失調,那麼建議去正規醫院接受感統能力評估,請專業人員進行臨床篩查評定。被發現了存在感統失調的兒童,要去專科醫院和正規康復機構,請專業的作業治療師或者感覺統合治療師進行規范的感覺統合治療”。

  劉曉佩介紹説,感覺統合治療是一種個性化的幹預措施,旨在解決特定的潛在感覺運動問題。感覺統合幹預是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進行的,強調兒童的積極主動參與,要求治療師和兒童之間建立一種合作關係,並將重點放在以參與為導向的活動中。活動結果要在整個幹預計劃期間定期評估,以便能夠監測兒童對幹預的反應,並及時對幹預計劃進行調整。治療感覺統合失調不需要手術,目前也沒有藥物可以對應治療。(記者 夏瑾)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載入更多
賞雪
賞雪
長春:“凍城”美景
長春:“凍城”美景
北京:夜色怡人
北京:夜色怡人
我的長江我的家
我的長江我的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12677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