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我是“職業”護漁人
2020-11-17 09:52:1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南昌11月17日電  題:我是“職業”護漁人

  新華社記者范帆

  深秋時節,位于鄱陽湖畔的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姑塘鎮天高雲闊。一大早,王第友帶著幾位同伴登上一艘巡護船,開始了一天的巡湖工作。“船還是這條船,人還是這群人,但過去出湖是去捕魚,現在則是護漁。”

  52歲的王第友皮膚黝黑,雙手布滿老繭,這是長年累月在湖裏討生活留下的印記。“過去鄱陽湖的魚很多,隨便一撒網都能滿載而歸。”王第友告訴記者,那時候每次出湖歸來,漁船上滿是江魚和河蟹,有時魚兒還會自己蹦到船上來。

  然而,由于長期以來的過度捕撈,長江和鄱陽湖的魚類資源日益衰竭。眼看著魚兒越來越少,祖祖輩輩都受到江湖饋贈的漁民們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再這麼捕撈下去,子孫後代們吃什麼?”王第友説。

  2016年,王第友把漁具漁網全部低價處理,“洗腳上岸”成為鄱陽湖的一名巡護員。“下湖巡護的主要工作是觀察江豚和候鳥,清理湖面垃圾,舉報非法捕撈和非法採砂。”他告訴記者,剛開始巡湖時,有的漁民不理解,在背後罵他是叛徒,有時甚至還要面對人身安全的威脅。

  王第友回憶説,2017年7月,在一次巡護任務中,他發現前方有6艘漁船正在非法使用電網捕魚,勸阻無效後,他正準備打電話向漁政部門舉報,不料對方的漁船齊刷刷地衝了過來,“我們看著情況不對勁,一邊打電話報警,一邊趕緊掉頭撤退。”

  巡湖工作辛苦枯燥,但是王第友依然選擇堅持,默默守護著這片水域。隨著“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漁民們也逐漸意識到竭澤而漁的危害,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陸續實施禁捕之後,包括鄱陽湖、洞庭湖在內的長江流域近30萬漁民交船收網。從漁舟唱晚到“舟停人歇”,折射出湖區漁民的生態理念之變。

  如今,王第友的身份是九江市微笑天使江豚保護中心的巡護隊長,現在每周下湖的次數比打魚時還要多,每周出湖五天,每天分上午、下午兩班巡查湖面。讓他感到欣喜的是,最近總是能見到一些許久未在鄱陽湖出現的魚類,魚兒的數量也明顯多了,記憶裏魚蝦嬉戲的場景又重新浮現。

  “尤其是這段時間以來,見到江豚的頻率明顯高了許多。當江豚躍出水面,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那真是一種別樣的風景。”王第友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呵護下,未來長江和鄱陽湖的生態環境會越來越好。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67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