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科院:“輸血”和“造血”相結合助力貧困地區産業升級
2020-11-13 21:44:4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沐鐵城)“‘輸血’和‘造血’相結合,這是科學院科技扶貧的特點。”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1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扶貧之前先了解當地資源環境情況,在當地引進科技項目之前做充分調研,了解當地資源稟賦和適合什麼技術來引種,這是最重要的。

  白春禮表示,一般貧困地區的資源稟賦都比較差,底子比較薄,在這些比較差的地區要發展高端産業並不現實,只能走特色産業的路子。

  “像西南、華中一些貧困地區,山高溝深,土壤疏松,難以發展傳統種植業。科學院扶貧人員針對當地氣候特點來幫助發展一些特色産業,比如獼猴桃産業,既不和糧爭地,還能解決當地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的問題。”白春禮説。

  在貴州水城,中科院幫助當地形成了適合當地資源特點的獼猴桃生産的標準化體係。六盤水市獼猴桃種植面積由2012年的不到2萬畝發展到2019年17.8萬畝,其中水城縣佔10多萬畝。中科院武漢植物園開發出的獼猴桃專利品種在全國范圍內已經累計推廣40多萬畝,技術輻射面積接近200萬畝,先後帶動近20萬農民脫貧致富,被當地群眾稱為“脫貧的金果果”。

  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嚴慶表示,發展獼猴桃産業不是簡單教老百姓如何種植獼猴桃,獼猴桃增産也不一定帶來當地貧困人口的增收,還需要通過科技手段支撐一産、二産、三産的貫通,以及通過在行銷和流通渠道方面進行品牌建設等手段來幫助實現“造血”功能。

  近年來,中科院每年投入2000多萬元作為科技扶貧專項經費,同時結合各幫扶地區的實際需求,充分利用科技、人才和智力優勢,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堅持增産增收與生態建設相結合,在貧困地區開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67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