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年輕“糖人”越來越多 怎麼辦?
2020-11-13 21:29:4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成都11月13日電 題:年輕“糖人”越來越多 怎麼辦?

  新華社記者董小紅、趙丹丹

  14日是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臨床上發現,糖尿病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年輕“糖人”為何越來越多?應該怎樣預防?

  年輕“糖人”逐漸增多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代謝科最近來了一位13歲的小患者,本來是肚子覺得不舒服來看下,結果一檢查發現,糖化血糖蛋白超過14,空腹血糖指數也超標,各項指標都顯示是2型糖尿病患者。

  “現在門診發現年輕的‘糖人’越來越多了,很多年輕人血糖都偏高。”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王桂俠説。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黃曉飛博士也有同感。近年來,來科室就診的年輕糖尿病患者逐漸增加,“以前大家都説糖尿病是‘老年病’,現在年輕患者也多了。”他説。

  22歲的小楊剛大學畢業,在成都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最近總感覺頭暈乏力,還以為是工作比較累休息不夠,去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自己已經是個“糖人”,空腹血糖嚴重超標,需要立即吃藥幹預。“平時經常喝奶茶,有時候一天喝幾杯,也很喜歡吃甜食,總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沒想到居然也得糖尿病了。”小楊懊悔地説。

  黃曉飛介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已經超過1億人,居世界第一。肥胖、超重問題的低齡化趨勢,讓30歲以下患2型糖尿病的人數也明顯增加。

  不良生活方式是誘發“元兇”

  “糖尿病主要是由‘內因+外因’引起的,內因主要是易感基因,很多年輕人卻是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黃曉飛説。

  據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的數據顯示,我國每人平均每日添加糖(主要為蔗糖)攝入量約30克,食用油攝入量為42.1克,均高于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攝入量。

  不良生活方式讓很多年輕人血糖偏高,早早出現糖尿病前期的症狀。王桂俠説,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這些人群有四個特點:一是家裏有直係親屬患有糖尿病,有遺傳傾向;二是體型肥胖,學習和工作壓力大,運動少、飲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三是出生時體重超重;四是母親在妊娠期患有妊娠糖尿病。這些都是導致低齡化糖尿病發病率高的原因。

  記者了解到,知曉率低、檢查率低、治療率低也是年輕“糖人”逐漸增多的原因。王桂俠指出,全國流行病學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的知曉率在30%左右,診斷出患有糖尿病之後,患者的治療率僅為26%左右,而採取降糖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中控制率能達標的也僅為40%左右。加強糖尿病患者的管理,還有很大的空間。

  加強早診早治: “管住嘴、邁開腿”

  “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關鍵是‘管住嘴、邁開腿’。”黃曉飛説。他呼吁,避免年輕“糖人”越來越多,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積極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提高大家對糖尿病危害和防治重要性的認識,讓更多人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的預防措施。

  “目前市面上針對兒童的口服降糖藥十分匱乏,一些常用降糖藥對兒童該如何用藥沒有豐富的臨床藥物觀察數據,兒童使用較為困難。在藥物治療的同時,一定要堅持健康飲食和積極運動,使血糖盡快達標。”王桂俠建議,對孕期婦女的糖尿病篩查和控制也十分重要,能有效減少胎兒患糖尿病的風險,同時應控制胎兒的體重,降低日後患糖尿病的風險。

  今年9月,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攜手行業專家及國內慢病管理平臺“醫聯”共同發布了《互聯網醫院糖尿病規范化管理專家共識》,將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規范化的互聯網診療服務。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委、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肖新華認為,糖尿病的管理是一項長期並隨著病程進展不斷調整的綜合管理過程。隨著醫療資訊的互聯互通,人工智慧等高科技的融入,也將為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相關專家還提醒,年輕人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果發現經常口幹、口渴、尿多、乏力等,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前期症狀,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及時就診。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67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