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科普為何越來越“香”?
2020-11-13 09:33:09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坐擁幾百萬粉絲,手握上千萬點讚,用模型做科普的老原兒火了。

  老原兒並不是孤例。今年以來,西瓜、抖音等視頻平臺上,知識品類的創作人正在崛起,越來越多的科普類、財經類、歷史類等優質內容和創作人不斷涌現。

  在西瓜視頻上,老原兒一層層剖開模型螃蟹,告訴你怎麼做一個正確吃螃蟹的人,視頻一出便是幾百萬的觀看量;在喜馬拉雅FM上,科普節目“原來是這樣”從人體到宇宙,或是司空見慣的“小事”,或是宏大復雜的“天書”,樣樣給你講清楚,累計收聽已近3億次;還有善于將醫學知識“翻譯”成“白話文”的“丁香醫生”,將歷史“可視化”為長漫畫的“混知”……

  在主打輕松有趣、娛樂休閒的視聽平臺上,科普類節目的走紅,似乎説明用戶們集體熱愛學習、熱愛知識了。其實,不是大家過去不愛學習、不愛知識,而是現在的“老師”更會“講課”了。

  科普,是將專業、深奧、龐雜的科學知識,普及給普羅大眾,是在專家和大眾之間,搭建一座彌合資訊不對稱的橋梁。“科普人”們乘著短視頻、音頻節目的東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大眾更喜聞樂見的內容和傳播方式,讓大眾看得見科普、願意看科普,看得懂、記得住,看完還願意收藏、轉發。

  科普越來越“香”,是因為科普離我們越來越近,無論是觸達我們的方式,還是內容的“平易近人”。越來越融入大眾的科普,提升著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科普人和科普節目崛起的明天,便是知識中國的崛起。(評論員王若辰)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126734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