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黃土荒坡到萬畝良田——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發展“變奏曲”
2020-11-09 21:20:4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圖文互動)(1)從黃土荒坡到萬畝良田——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發展“變奏曲”

  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示范園的工人在進行農作物管理(2月14日攝)。新華社發

  新華社蘭州11月9日電  題:從黃土荒坡到萬畝良田——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發展“變奏曲”

  新華社記者丁玫、劉昕宇、王銘禹

  初冬時節的黃土高原,已經披上了一層黃褐色。在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示范園的大棚內,卻仍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千畝品種各異的玫瑰花爭奇鬥艷,2米高的聖女果樹上挂滿了誘人的果實,工人們站在自動升降機上熱火朝天地忙著採摘。

  誰能想到,數年前這裏還是沙丘成群的黃土荒坡,土地鹽鹼化嚴重,“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

  “以前想都不敢想,有一天能靠種菜過日子。”張繼剛邊採聖女果,邊笑著説。

  今年50歲的張繼剛是蘭州新區西岔鎮村民,已在示范園工作了兩年。過去,由于家裏土地貧瘠、收成不佳,張繼剛在外打工30年,直到2018年初示范園建成,他才聽了村幹部和親友的建議,返鄉工作。

  “聽説在示范園工作每個月能掙近4000塊,比在城裏掙得還多。當下就跟幾個老鄉商量,一塊回來了。”張繼剛回憶道。

  短短兩年間,張繼剛成了種植聖女果的能手。當年吸引他返鄉的示范園,現在也擴展到1萬多畝,園區內分布著200多座日光溫室和大棚。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圖文互動)(2)從黃土荒坡到萬畝良田——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發展“變奏曲”

  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示范園種植的玫瑰(3月12日攝)。新華社發

  在負責建設運營的蘭州新區農投集團農業生産部負責人侯啟雷看來,蘭州新區雖然幹旱貧瘠,但也有發展農業種植的突出優勢: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地域廣袤,能最大限度阻斷病蟲害傳播。種植的果蔬品質好,是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

  而實現荒灘荒坡到萬畝良田的“華麗轉身”,得靠科技支撐。

  目前園區內的作物已全部實現無土栽培。走進玫瑰溫室,可以看到玫瑰的根系生長在岩棉塊中,一根根小管道將水肥直接送到玫瑰根部,讓它們“吃飽喝足”。

  侯啟雷介紹,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這套滴灌係統能節約50%以上的水和肥料,減輕土壤酸化和板結程度,提高作物産量和品質。

  園區還引進了智能溫室控制係統,利用感測器收集室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等數據,實現環境自動調節,保證農作物始終處于適宜生長環境。“溫度過高,係統會自動打開頂棚;溫度太低,就會啟動室內供暖。給我們省了不少力。”侯啟雷介紹。

  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已經邁出第一步的蘭州新區,如何在農業現代化的路上走得更扎實?

  “蘭州新區已經把現代農業作為實施‘産城融合’、加快實施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侯啟雷説,下一步現代農業示范園還將借助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持續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參與採寫:肖寒)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6009112671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