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小康菜譜”
2020-10-19 09:07:5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南京10月19日電 題: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小康菜譜”

  新華社記者劉兆權、朱筱

  一碗香軟甜糯的淮安大米飯,搭配鮮嫩鹹鮮的漣水捆蹄,再伴以一盤辣味適度的淮安紅椒,這既是一份讓百姓吃飽吃好的“淮揚菜譜”,亦是助力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小康菜譜”。

  眼下正值秋收時節,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的種糧大戶趙國鋒正與合作社的農戶們搶抓農時,在田裏勞作。“今年收成不錯,稻子的價格高于去年,農民的積極性也隨之提高。”

  淮安區是重要的商品糧生産基地,耕地面積110萬畝,糧食種植面積及産量居淮安市前列。2004年,趙國峰創立聖玉米業有限公司,並以農機合作社為紐帶,通過發展基地種植,推廣優質稻種,延伸從種到銷的産業鏈。

  趙國鋒説,目前公司已具備倉儲2萬噸、年烘幹糧食1.5萬噸、生産大米5萬多噸的能力。“合作社每年收購糧食3萬噸左右,收購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可以帶動周邊農戶增收300多萬元。”

  “立政之本則存乎農”。近年來,淮安堅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通過構建現代農業體係,打造“淮味千年”全品類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淮安作為江蘇生豬主産區之一,當地以豬肉為原料的食品種類豐富。走進位于淮安市漣水縣的江蘇康強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線的工人們熟練地包扎著捆蹄。捆蹄精選豬蹄膀瘦肉,用豬小腸衣捆扎,經過多道工序制作而成。“隨著漣水捆蹄的品牌效應不斷放大,今年公司的銷售額已達4000多萬元,其中線上銷售增幅明顯,帶動了周邊百余位農民就業。”該公司總經理胡新江説。

  為推動捆蹄、雞糕等特色農産品走出去,漣水縣與電商平臺共建特色農産品館,集中展示地方特色産品以及經濟薄弱村、低收入村、低收入農戶生産的各類農産品,並線上上同步發布産品資訊,定期組織産品行銷活動,著力構建扶貧增收項目産品銷售平臺。

  “米袋子”“肉盤子”充實,“菜籃子”也更加豐富。淮安位于我國地理南北分界線,氣溫和降雨適中,適合多種蔬菜生長,個大鮮紅的淮安紅椒就源于該市清江浦區。今年44歲的鮑家旺是當地第一批帶頭種植紅椒的大戶,如今他的紅椒種植面積有3000余畝,畝均産量6000多斤,畝均收益3萬多元。

  鮑家旺説:“紅椒個大,辣味適中,既可生食,也適用于炒食和花色搭配,老少皆宜。”在他的家庭生態農場上,除種植春秋兩季紅椒外,還種有西藍花、花菜、豇豆及草莓、火龍果等新鮮果蔬。“每份農産品的包裝盒上會貼有一張合格證,只需掃描其中的二維碼,就可一目了然地看到企業資訊、産品詳情、質檢資訊等內容。”

  為將分散在各地的優質農産品整合起來,淮安通過制定區域公用品牌準入標準體係和溯源機制,累計注冊地理標誌商標和農産品商標9800余件,引領淮安大米、淮安黑豬、盱眙龍蝦等成熟型産業和食用菌、中藥材、休閒農業等成長型産業提質增效,帶動數十萬農民增收致富。

  “十三五”以來,淮安實施農業産業類扶貧項目297個,投入財政資金約5.3億元,2019年度産生收益約3339萬元。“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居民對食物需求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健康轉變。”淮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倪建華説,下一步,淮安將全方位提升農産品的品種、品質和品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美好現實。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6627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