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搬離貧困奔小康
2020-10-17 19:57:3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搬離貧困奔小康

  新華社記者

  有這樣的群體,他們的家在“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地方,生産生活囿于山川河流。他們曾想離開這樣的生活環境,但各種原因讓他們想而不得,依然被貧困包圍。

  精準扶貧,讓這些貧困群眾圓了搬遷夢。“十三五”期間,全國有近1000萬貧困群眾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解決了“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實現了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

  全力搬離窮窩

  平均海拔2800米、耕地稀少、交通不便,這曾是翁姑伍呷生活多年的乃托村。

  乃托村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的深度貧困村,群眾大多住在衛生條件極差的土坯房內。翁姑伍呷家的院墻倒了一半,屋內沒什麼像樣的家具,碗筷全擺在地上。

  2019年9月,乃托村整體搬遷至喜德縣賀波落鄉集中安置。她家100多平方米的新居有3個臥室,還有廚房、洗手間、儲物間。“要不是易地扶貧搬遷,這輩子都住不上這麼好的房子。”翁姑伍呷説,早上醒來,看到屋內衣櫃、電視、沙發等,覺得跟在夢中一樣。

  “十三五”期間,四川省有136萬余名貧困人口像翁姑伍呷一樣,告別了“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地方。全省以“搬不動大山就搬人”的決心和行動,讓貧困群眾搬新家、住新房的願望得以實現。

  告別被大山圍困的日子,住進了幹凈明亮的新房,群眾的生活條件發生了改變。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處橫斷山脈縱谷地帶,當地的貧困群眾大多生活在高黎貢山上,生産生活條件惡劣。

  為了讓近10萬名群眾能搬下大山,當地在怒江邊建設安置點,但在動員搬遷過程中,部分貧困群眾並不配合。

  “呆慣的山坡不嫌陡。”負責全縣搬遷工作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縣委常委楊海春説,一些群眾怯生、害怕接觸新環境,沒有直面新生活的勇氣。他們組建了“背包隊”入戶走訪,帶領群眾到安置點實地觀摩,最終陸續打消了群眾不願搬的念頭。今年上半年,蘭坪縣完成了4萬多名群眾的搬遷工作。

  截至今年8月,全國已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建成266萬多套安置住房。“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任務和配套設施掃尾工程已全部完成,貧困搬遷群眾基本實現全部入住。

  安新家催生新産業

  在怒江大峽谷,很多群眾都沒有見過棒球。因為搬遷,一些群眾成為縫制棒球的能手,怒江州福貢縣托坪村的花六妹便是其中之一。

  10年前,高中畢業的花六妹,因本地無合適就業崗位,只能外出務工。因為易地扶貧搬遷,花六妹家從冷涼的高山上來到怒江邊的安置點。在村幹部入戶宣傳棒球扶貧車間時,她第一個報名。如今,她已經成為車間的管理員,每月除2000元的固定工資外,每縫制一個棒球還有2.5元收入。

  雲南省發改委副主任梁旭東認為,搬遷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讓搬遷群眾融入新環境,找到新的增收途徑,才能實現搬得出、穩得住。

  盡管受疫情、洪澇災害等不利影響,但在各方的努力下,今年雲南省有41.98萬名搬遷貧困勞動力實現了轉移就業;四川省有108萬搬遷群眾通過産業和就業實現脫貧;河北省配套建設了632個扶貧産業園區或項目,113個集中安置點配建了光伏發電項目。

  為使搬遷群眾有事做、能致富、有奔頭,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堅持社區、園區、景區“三區”同建,積極發展産業、擴大就業。

  在魏縣的賀祥社區附近和拆舊復墾土地上,蔬菜、食用菌、花卉等現代農業園區一個接一個建了起來,扶貧微工廠也成了貧困戶的致富工廠。

  在本輪脫貧攻堅過程中,扶貧車間、扶貧龍頭企業發揮了積極的帶貧作用。數據顯示,到8月底,中西部22個省份復工的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車間,吸納了超過120萬貧困人口就業。

  拔掉思想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在廣西羅城縣的搬遷配套學校羅城·深圳實驗小學,寬敞的校園內隨處可見毛葡萄和簕杜鵑的造型或裝飾,教室裏有白板一體機,還有電腦室、美術室、實驗室等專用教室。

  放學鈴聲響後,11歲的搬遷家庭女孩梁饒予背著書包準備回家。“新家到學校很近,生活和學習都很方便。”梁饒予説,新學校環境比從前的學校好了許多,她最喜歡在學校的開放書吧讀書。

  羅城·深圳實驗小學校長蔡讛琳説,目前,在校學生1422人,其中易地搬遷學生760人。

  精準扶貧以來,各地完善了安置點的配套建設,不少安置點都建設了新學校。到9月1日,廣西已有88所安置點義務教育學校交付使用;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實現教育配套全覆蓋。

  隨著搬遷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很多搬遷家庭學生感覺上學方便了,學校的軟硬體條件有了明顯提升。

  貴州省晴隆縣第六中學的初中三年級學生李紹英,過去淩晨四五點鐘就要起床準備上學,因為易地扶貧搬遷,現在每天出門到學校只要走十幾分鐘;雲南省會澤縣鐘屏小學的四年級學生周思棋,搬遷前她所在的學校只開設了語文和數學兩個科目,到搬遷點後的學校增設了英語、音樂、美術等多個課程。

  基層扶貧幹部表示,讓搬遷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拔掉思想窮根,使學生成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力量。(記者楊靜、張海磊、楊迪、李繼偉)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62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