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醫院號源應考慮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
2020-09-16 07:51:00 來源: 解放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看病網上預約成常態,但一些老年人遭遇不便,市人大代表建議提供有溫度的均等化服務

  醫院號源應考慮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

  疫情期間,為減少患者在醫院內等候時間、防止人員聚集,很多醫院採取分時段全預約就診措施。如今網絡預約看病成為常態,信息化為大多數患者就診帶來便利,但對不大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群體似乎不太友好。老年人如何面對智能生活場景?誰來為他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現場◆◆◆

  不會手機預約

  老人白跑一趟

  “我不會用智能手機,不懂怎麼預約啊。”近日,下午2時許,仙霞路上的上海市同仁醫院一樓門診窗口前,69歲的劉興捂著略腫的臉有些沮喪。窗口工作人員同情地看了他一眼,叫了下一位患者。劉興這幾天牙齦腫痛,準備看口腔科。可輪到自己挂號時才得知,當日所有的號已全部預約滿。

  打開同仁醫院微信公眾號網絡預約,記者發現,口腔科這兩天全部約滿,最近的排到兩天之後,周六也已全部約滿。

  咨詢臺的工作人員得知劉老伯不會用手機進行網絡預約,告訴他可以打醫院總臺電話預約,並幫他約好了下次時間。

  當天下午,70多歲的陳阿婆來同仁醫院看消化科。她的運氣要好一些,盡管沒有預約,但排到她時當天還有余號,工作人員就幫她現場挂了號,避免白跑一趟。陪同陳阿婆來看病的女兒咨詢了服務臺後告訴記者,“我媽不會用智能手機,以後她看病,我要幫她在網上預約。”

  70歲的崔國強是龍華醫院的老病號,他的腰不太好,平時定期會去醫院做針灸推拿治療,“以前我帶著病歷卡直接到窗口排隊就可以。疫情一來,要網上預約了。”崔老伯的孫子曾教會他用微信,但崔老伯網上預約時沒有綁定自己的醫保卡,跑到醫院才發現預約的是自費號。後來在工作人員幫助下,他取消之前的預約,又綁定醫保卡再預約了一次。一番折騰就是一個多小時,崔老伯想預約的專家也排滿了,只好第二天再來。“我感覺看病比以前麻煩多了。”崔老伯説。他的很多老夥伴深有同感。有一位老夥伴自己預約好了,結果到醫院才發現約的時間有誤。

  在瑞金醫院門診大樓一樓大廳,午後時分,前來就醫的患者絡繹不絕。挂號窗口前排隊的患者不算多,有些窗口不時還會空閒下來。記者了解到,該院共有網上預約、手機App預約、微信公眾號預約、現場預約、診間預約、自助預約機預約、電話預約、社區轉診等8種方式,通過任一渠道,患者都可以完成預約挂號。醫院外的告示牌上,也清楚寫明瞭這些挂號途徑。

  自助預約機旁,幾名身著橙色馬甲的志願者來回奔忙。“網上預約了嗎?沒約也不要緊,要挂什麼科?”在他們的幫助下,前來辦理挂號的患者很快操作完畢,其中不乏老年人。志願者們介紹,不管通過哪種渠道挂號,效果都一樣,不存線上上與線下的差別。

  警惕◆◆◆

  數字鴻溝加大

  勿棄弱勢群體

  “我父母看病預約就遇到種種不便。”市人大代表劉新宇也深有感觸。他做了一番調研,發現老年人看病預約碰到三種情況。第一種,老人用的手機不是智能手機,不能在網上預約;第二種,老人雖然用的是智能手機,但大多是子女替換下來的,他們不會使用手機通過網絡程式預約看病,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還不會使用微信,有的連“隨申碼”操作都不會;第三種,老年人會用智能手機,但是怕操作錯誤或被騙,不敢用手機綁定醫保卡或是綁定銀行卡支付看病費用。

  “這對于無子女的孤老或者不同子女一起生活的老人來説,情況尤為突出。”劉新宇説,信息化技術應用突飛猛進,年輕人輕而易舉地操作,老年人卻一頭霧水。

  “最近5到10年裏,信息化水準突飛猛進,給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帶來極大便利。”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指出,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要注意到,技術越進步,“數字鴻溝”反而可能會越來越大,“這是一個近年來非常典型的問題,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在他看來,醫院挂號信息化給老年人就醫帶來的“不便”,便是“數字鴻溝”的典型表現。他指出,對老年人而言,類似的“不便”如今比比皆是:不會用打車軟件,揚招打不到車;沒有智能手機,沒法掃碼點餐;不會用12306,逢年過節搶不到火車票……“這讓包括老年人在內的數字時代的‘弱勢群體’感到,自己被‘拋棄’了。”

  建議◆◆◆

  關愛老人生活

  體現服務溫度

  鄭磊發現,辦事“不見面”成了如今不少機構和企業的服務方向,“其實,究竟要見面還是不見面,應該由被服務的對象來選擇。”同時,在資源配給方面,也不能將“優先權”側重于線上。

  他表示,不管是公共服務還是市場服務,在推出時都應注意渠道和方式上的“均等化”,尤其是醫療服務這類主要面向弱勢群體的公共服務,更不能將“完完全全的數字化”作為發展目標,而是要體現服務的溫度:“我們要鼓勵信息化、數字化,但不能僅僅為有手機的人服務,讓人們‘被迫數字化’,而是要給線下一個‘救濟渠道’,開展‘數字化扶貧’——這可不僅是為老人配備一部智能手機那麼簡單。”

  “尤其是對于不擅長運用現代新技術的老年人來説,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給予更多的關愛和照顧。”在劉新宇看來,老年人看病很不容易,對這個群體的服務要更精細化。他建議,各醫療機構盡快開設老年人看病預約電話,同時在各大醫院挂號處,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住宅小區等出入口貼出公告,廣而告之。“老年人在電話預約時可以説明病情,以方便醫院根據病人病情安排科室和診療的時間,必要時醫療機構可給老年病人安排多科室聯合就診。同時,醫療機構每天應為老年人保留一定量的現場預約挂號的名額。”

  目前,有些人還不太了解家庭醫生的真正作用。劉新宇建議,要加強宣傳家庭醫生,讓更多社區村居裏的老人同家庭醫生簽約。當老年人需要去醫療機構進行檢查治療時,可以由家庭醫生根據病人病情進行相關醫院的科室預約。(記者 王海燕 吳頔)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載入更多
綠色墨脫
綠色墨脫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克什克騰風光
克什克騰風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64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