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課堂保衛戰喚醒更多教師的“網感”
2020-08-17 07:51:30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山溪一路化雨聲,浩蕩萬裏海波生。汪洋水闊藏無界,瀅渟玉潤蘊有成。”前不久,即將步入高三的汪瀅收到一首包含了她名字的藏頭詩。和她同班的其他53名同學也分別收到了這份特殊禮物,贈予者是他們的班主任——甘肅省秦安縣第一中學的徐君祥。

  “54首含有學生名字的藏頭詩,54份滿滿的心意。”很快,這組放在校方微信上的詩歌就被多次轉發,徐君祥也一夜走紅,成為小有名氣的“網紅”教師。

  事實上,伴隨自媒體的興起,傳播速度的加快,有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徐君祥一樣突然走紅。有人撞臉“明星”,卻“始于顏值,忠于才華”;有人寫下爆款文章,被深挖後才發現他“人如其文”;也有人專業技能過硬,背後卻是數以萬計的嘗試練習……

  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的突然爆發,數十萬所學校,2.8億學生,1700萬教師,開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線上教育實戰演練。在頻發“翻車事故”的背後,是被顛覆的傳統課堂的教與學。

  在這場新課堂保衛戰中,“網紅”教師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正能量,他們的需求量也被無限放大。

  走紅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徐君祥用這8個字形容自己變身“網紅”的心情。

  他説,往年為了鼓勵孩子們,自己也寫過詩,但都是以班級為主體進行創作。結合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狀態,給他們單獨去寫,還是頭一遭。

  “以詩寄語的初衷一方面是激勵學生認真備考,另一方面是希望他們耳濡目染,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形成大的人生格局。”徐君祥説。

  和徐君祥潤物無聲的脈脈溫情不同,來自天水市張家川新建小學的85後教師麻繼忠則迫切希望給略顯沉悶的校園注入一絲活力。

  2019年年初,麻繼忠選擇《K歌》《燃燒我的卡路裏》《好嗨哦》3首網紅音樂作為課間操的配樂,並改編了一些網紅舞步,改變了課間操原本有些枯燥的狀態。

  他本人也因站在乒乒球桌上帶領2000多名師生“魔性”舞蹈的視頻“C”位出道,相關話題在微博上獲得了近200萬的閱讀量。

  而對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張加馳而言,顛覆“一塊黑板+一根粉筆=枯燥演算”的傳統物理課堂印象同樣是現實所需。

  2012年,蘭州大學設立《文科物理》課程,面向法學、管理、新聞等7個學院授課。作為首批參與授課的教師,張加馳發現,文科學生對物理“一點兒都不感冒”,甚至有人半開玩笑地站起來“質問”他——文科生為什麼要學物理?

  張加馳的授課狀態也越來越差,“就像自説自話”。到了2015年,全校只剩下4個文科學院的學生還在堅持上這門課。

  在和同事討論後,這名80後教師決定作出變革。利用漫畫、戀愛、武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案例教文科生學物理。物理題上的引力斥力,可以類比為戀愛;熱力學第二定律又類似于《天龍八部》裏的北冥神功……

  好玩的案例讓同學們頗感驚喜,而一次次演示實驗和案例討論又打開了文科生的興趣之門。張加馳更是變成了同學們眼中的“段子手”,整節課都被期盼著拋出下一個“梗”。

  “網感”修煉並非一日之功

  以自媒體平臺為放大鏡,網紅教師的個人魅力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

  “跪求這樣的神仙老師!”“跪求這樣的好玩課程!”網友更是直言對網紅教師的渴盼。

  但走紅畢竟只是一件小概率的事,老師“自帶的網感”也源于多年“修煉”。

  為了完成這54首藏頭詩,整整兩個月一下晚自習,徐君祥都會掏出紙筆,耗時耗力卻又樂此不疲。他説,寫詩其實是和每個學生重新交流,落筆的那一刻,與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都會清晰浮現。

  作為一名有16年教齡的語文老師,課堂上,徐君祥喜歡引經據典,普及傳統文化知識。他還特意開設了一門《現代詩文寫作與鑒賞》的校本課堂,鼓勵同學們讀書寫作,不時將他們的優秀習作推薦發表。

  麻繼忠也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即便有網友認為,網絡歌曲沒有品位,不利于同學們審美情趣的培養,但在音樂專業科班出身的他眼中,一所學校既要有朗朗的讀書聲,也要有歡樂的歌聲。因此,孩子們在做課間操時“要麼不愛伸胳膊”“要麼不愛踢腿”的表現,讓麻繼忠有些著急。

  如今,孩子們踴躍參加課間操,老師和家長跟著跳,周邊的學校也“依葫蘆畫瓢”的做法,給了他更多信心,他計劃每學期都對課間操進行更新,融入更多時尚元素。

  為了扭轉文科生對“物理”二字望而生畏的局面,張加馳也用了不少力氣。他在網上搜索了大量的視頻、圖片素材,將物理學原理“化繁為簡”。一些網上找不到的,他就發揮自己的美術特長動筆繪制或邀請更專業的美術教師制圖。此外,還摸索制作了大量教具,前前後後自掏腰包近20萬元。

  這是文科物理得以“脫胎換骨”的終極原因。幾年下來,一本風趣幽默和生動形象的《漫話物理》新鮮出爐。同期,學校支援教學團隊啟動了“文科物理”的慕課制作,將其教學方式由單一的線下授課轉為“線下+線上”的混合授課,並從個別學院的必修課改為全校公共通識課。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上教學成為主流。張加馳和他的文科物理課程團隊又利用“學習通”平臺,找到了新的課堂互動方法。用掃碼簽到、手勢簽到、位置簽到代替課堂點名;將傳統的課後答疑變成主題討論帖;連提問也變成了搖手機競速搶答、平臺隨機抽取……

  無獨有偶,麻繼忠也給自己的數學課注入更多“主播行為”。有時講講笑話,有時帶著同學們活動活動筋骨,甚至還會發個小紅包,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

  “互聯網+教育”期盼更多網紅

  然而,不同于這些網紅教師的“駕輕就熟”,更多教師還是在變身主播的過程中,遭遇重重阻礙。面對鏡頭的緊張,無法和學生互動的尷尬,還有其他接連不斷的狀況……

  “獨特的風格、生動有趣的講解、寬廣的視野、深厚的專業知識、親和的教風是教師走紅的主要原因。”湖南科技大學副教授張偉平認為,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優質教育資源,特別是優秀教師比較匱乏的現狀。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在校教師頻頻走紅,或者老師們有了變身網紅的想法,是對教育教學多樣化的一種探索,“最關鍵的是要有思想理念上的開放”。

  江蘇師范大學智慧教育學院院長楊現民同樣認為,網紅老師的出現反映了互聯網時代廣大學習者對于教育教學方式更加多元、更加個性的需求,也讓廣大學校教師面臨來自技術的挑戰以及與非教師職業的社會公眾之間的競爭。此時,只要是能吸引學生、讓學生樂于學習,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讓學生有獲得感的新型教學方式都值得鼓勵。

  他表示,互聯網並沒有改變教育“適切性”的本質,只是讓教育的形態更加多元,覆蓋面更廣、適應性更強。“這就要求老師要有一技之長,或博學多聞,或出口成章,或擅長教學的設計。此外,教師需要把握現在孩子作為‘數字原住民’獨特的認知方式、學習偏好,掌握他們真實動態的學習需求,再借助互聯網開放共用的基因優勢,實現教學效果的倍增。”楊現民説。

  教育有道 不逐紅而紅

  那麼要鼓勵老師們全員上陣,朝網紅方向發展嗎?現實並非如此。

  儲朝暉認為,網紅教師是由互聯網的傳播特點、老師的能力個性以及接受者的偏好共同打造出來的,不可能人人成為“網紅”。

  在成為網紅後,教師本人也難免面臨更大壓力。張加馳就不時收到“讓嚴肅學科變得不嚴肅”的質疑。還有人覺得他身上具備能夠變現的市場價值,找他帶貨、代言。也有人不太理解實驗原理,將一些物理現象看作“變魔術”,邀請他去表演。每次張加馳都婉言拒絕,不希望被教學以外的事情幹擾。

  但這些批評以及不由自主的商業裹挾,也引發了張加馳更多的思考。在他看來,老師不是演員,課堂也不是舞臺。自始至終,借助文科物理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科學素養的目標要一以貫之。“只要這樣的內涵與意義沒有改變,形式多些創新又何妨。”張加馳説。

  這與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孫雲曉的觀點不謀而合。在孫雲曉看來,互聯網時代,課堂出現了自由、平等、去權威化的特徵,而那些符合孩子們身心發展規律、認知特點的課堂創新值得傳播、借鑒。

  “不要拒絕網紅、排斥網紅,也不要被網紅所迷惑。”孫雲曉將網絡時代比作一頭每天都在消費新人新事的饑餓巨獸。但他認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最終會回歸對科學精神、對專業水準的認可,真正的競爭力就像潮水退去人們看到的礁石。

  不可避免的是,網絡時代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方式的課堂教學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衝擊。張偉平告訴記者,與其説學生需要網紅教師,不如説學生更需要人生成長路上的導師、學習的指引者和幫助者。“因此讓所有的教師都成為網紅不如讓教師圍繞‘育人’工作進行創新,讓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需求,突出促進學生發展、幫助學生學習的目的”。(記者 王豪)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載入更多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克什克騰風光
克什克騰風光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12637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