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近四成大學生對個人時間管理不滿意
2020-08-17 07:32:22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管理時間得先學會“戒手機”“戒盲目計劃”“戒頻繁聚會”——

  近四成大學生對個人時間管理不滿意

  “5:00到7:30,起床練車;8:00到10:00,‘政思史’第2節;9:00、10:00喝水;10:10到12:00,毛概;19:30,團日分享準備;21:00,運動、錄視頻;22:00,洗澡、睡覺;Flag:十點上床。”一張手掌大小的紙,被吳亞坤的一天填滿。除了時間計劃外,紙的四周還用不同顏色標注著:不要睡覺!睡前不玩手機!睡足7小時!

  但每天寫下時間表,不意味著計劃被放進了保險櫃。“有時一天給自己安排8件事,卻只能完成4件。”吳亞坤信心滿滿地寫下計劃,執行時卻因為難度太大、拖沓等原因,使得“計劃爛尾”。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各地2004名大學生發起關于時間管理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3.3%的被調查者認為進行時間管理非常重要,24.9%認為比較重要,僅1.8%認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但在實際生活中,經常進行時間管理的僅有32.19%,62.57%偶爾管理,還有5.24%基本不管理。

  超七成大學生希望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交選題的時候我是最後一個,開題報告的時候我是最後一個,最後的論文終稿也是在‘死線’前一秒交上的。”王格格在經歷了一次一次的拖延後,終于完成了她的畢業論文。

  這不是王格格第一次拖延。從小到大,她每次作業都拖延到最後一天交,趕火車總是趕著檢票關閘時間到,看電影也是最後一刻到。由于沒有合理地分配時間,王格格時常陷入焦慮中。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在被調查者中,17.86%對自己的時間管理滿意,43.42%比較滿意,但仍有38.72%對自己的時間管理不滿意。

  以前,單在管理自己的作息時間上,福建一所高校的黃董卿就感到很“挫敗”。她給自己布置了每天11點睡覺的時間表。這對一個長期淩晨兩點之後睡覺的“重度熬夜患者”來説,是“非常困難的任務。”她在一款睡眠時間管理軟件上打卡,堅持了6天之後,她終于在第6天放棄了。

  孟小晴就讀于內蒙古一所高校,讀大一時,每周五是她最不喜歡的一天。一次晚上11點,宿舍裏的燈按時熄滅,她趕緊打開充滿電的臺燈,擺好剛剛打開的日語書,眼前的40個生詞在她眼前打轉。

  她本該在周一到周四晚上各背10個詞,周五晚上還能留出復習時間。但拖延症一直“發作”到周五,“再不背就過不了周六的小測試了”。孟小晴只好焦頭爛額收拾“爛攤子”。

  和40個日語詞和一些知識點奮戰到淩晨4點,沒睡幾個小時的孟小晴就忙著迎接小測試去了。“雖然倉促中背下來了,但第二天整個人都很不好,一到課間就去用涼水洗臉,不然下一節課就睡著了。”

  這不是孟小晴大一時經歷的唯一一次“拖延後遺症”,不管是交作業,還是校園學生工作,她都不拖到最後不罷休。她比誰都知道後果:“倉促中完成的都是‘豆腐渣工程’,連自己都不滿意,但我已經沒時間了,只能這樣交上去。”

  吳亞坤給自己制定了詳細計劃,但執行起來卻比想像中困難得多。吳亞坤將自己定義為“自我謬誤”型人格。“認不清自己,以為能做完很多事情,做計劃表的時候總是安排的滿滿當當,等到執行的時候才發現根本做不完。”除此之外,“完美主義”的她在執行計劃的時候,總會因為一些細節問題而一改再改。“等改完,時間就過去很久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所謂拖延症和惰性,其實是結果性的表現,真正要做的是找到自己‘拖延’和‘懶惰’背後的原因。”煙臺非木心理工作室首席心理咨詢師趙秀萍介紹,拖延症其實是完美主義者的標配,“他們事事追求完美,在很多不重要的小事上浪費精力,導致一些重要的事反而提不上日程。”此外,有挑戰性的任務也會讓人因壓力而感到焦慮,不知何從下手,也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原因。

  趙秀萍分析,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懶惰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目標或者目標不夠清晰明確。趙秀萍認為,比起感嘆自己太懶、太拖延,完美主義和目的不明這兩個因素,才是人們在做規劃時真正應該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合理規劃時間是成功的一半

  “時間管理的本質是自我管理,即在有限的時間裏,通過整合優化,實現學習、工作效率的最大化。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樣的起點,同樣是大學四年,但等站在畢業的時點上,再看同學之間各方面的發展,差距就很明顯了。”趙秀萍説。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受訪大學生希望通過時間管理,高效地完成某項短期任務或工作(60.53%)、有限的時間裏完成更多的事情(59.18%)、從容地處理好日常生活和工作(65.97%)、或者過一種高效率的人生(46.21%)。

  然而,懂得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並不意味著能夠做得很好。在時間管理上,受訪大學生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制定了時間安排,卻因惰性放棄(66.37%),此外時間安排制定不合理(43.81%)、多次無法完成計劃後就不願意再制定計劃(32.49%)、不知道如何制定計劃(26.25%),也是阻礙時間管理的原因。

  福建一所高校的曾璐姚的時間安排表上,紅色的對號和黑色筆跡的時間安排,像有規律地排列在樂譜上的音符,清晰勾勒出她每一天的節奏。

  但在她一開始做時間規劃時,卻常常遭遇“滑鐵盧”。剛開始準備復習考研,她給自己定了嚴格的計劃,包括一個月要“刷”幾套英語試卷、看幾章教學視頻。但一旦執行起來,她發現最初的計劃太誇張,根本完不成。

  大二考試前夜,原本一心準備復習的凱康被實習指導老師告知,方案要重寫。凱康不想把考試當成推脫的理由,“這樣以後可能就沒機會了”。于是他改完方案又開始復習,淩晨3點才熄滅臺燈。不出意料,第二天考場上,他整個人昏昏沉沉。事情雖然有些突然,但經不住突發事件的考驗,還是讓他覺得是自己的時間沒安排好。

  “如果把每個時間段都安排得死死的,對意志力的消耗會很大,讓人陷入深度焦慮和自責。”趙秀萍告訴記者,人很難完全掌控自己一天內的全部時間段,特別是不可抗拒的臨時任務,如果沒有安排出機動的時間,整個時間表就亂了,人們反而不願意執行剩下的計劃。

  凱康曾嘗試借助外力實現時間管理。“疫情期間在家學習,下載了時下熱門的時間管理App。”可是時間一久,他就發現這種方式“有了自欺欺人的味道。”“比如今天我計劃學習11個小時,設定時間後我的重心不是學習內容,反而變成了如何把學習的時間變長。即使有時候我在走神或者做別的事, App還是計算成我的學習時間。”

  趙秀萍介紹,做時間規劃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如果計劃制定過于草率,沒有衡量過自己能否完成就確定的計劃,是很難去落實和完成的;而制定過于詳細的時間作息表,會對大腦産生欺騙,讓大腦産生滿足感,以為計劃等同于執行,反而極大地削弱了執行計劃的動力。”

  她還建議大學生,做計劃要分清輕重緩急,如果只是順序羅列、順序執行,也很難有效率,反而容易丟了西瓜撿芝麻。

  凱康對此深有體會。處理不緊急事件的時候,他總是容易走神,往往一件事情還沒做完,心裏就開始盤算另一件事,導致兩件事都做不好。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他慢慢學會了把事情按照緊急程度劃分,依次執行。

  在趙秀萍看來,減少“被他人綁架”的沒有必要的應酬和學會放下手機,對管理時間必不可少。“刷手機是最大的時間殺手。”曾璐姚平時喜歡用平板電腦看學習視頻,但平板電腦上登陸著的微信、QQ,時不時就會“蹦”出新消息,讓她也忍不住停下手頭的事,點進螢幕上方彈出的資訊條。“等我把自己從各種消息中‘拔’出來,恍然發現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現在當她要用整塊時間學習時候,就把手機壓在枕頭底下,絕不多看一眼。

  學習時間管理要在曲折中漸進

  對曾璐姚來説,學會時間管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無效規劃,曾璐姚會開始計算,按照已經度過的幾天,算出做兩篇閱讀題需要多長時間,再算按照正常的效率,幾天才能“刷”完一套試卷。“這時候再調整計劃。能夠按照現在的步調,每天正常完成能做完的任務,已經是在進步了。新制定的學習進度,也是更加合理的。”

  曾經控制不住自己睡眠時間的黃董卿,也在摸索的過程中逐漸學著規劃時間。疫情期間,她有大量的時間可以支配,于是開始在微信公眾號、B站等平臺借鑒他人經驗。她學了“SET法則”“GTD時間管理法則”,再結合印象筆記、滴答清單app等效率軟件,把自己的時間劃分成不同的分類,“這讓我覺得每天過得比較有條理。”

  趙秀萍建議大學生,做時間規劃時,要制定清晰的目標,再給每個目標制定詳細的計劃。“要堅持四象限法則,‘重要且緊急’的事第一,‘重要但不緊急’的事要提前規劃,‘不重要但緊急’的瑣事可以有選擇地去做、‘不重要且不緊急’的日常事務可以放到最後去做。”

  2019年年底,孟小晴的最後一門課即將結課,日語馬上要考級,繪畫班的老師也布置了大作業。“再想一口吃個胖子是不可能的了。”她下定決心,強制自己按規定時間學習,把每件事的截止日期寫在便利貼上,貼到抬頭就能看到的書櫃。

  真正改變孟小晴的,是她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做不好自己喜歡的事情了。“日語和畫畫都是我自己想學的。語言不每天積累,很難學好,畫畫更是要反覆練習,臨時抱佛腳畫的作業騙不了人。”

  她花6個小時突擊畫的4幅建築透視作業,因為沒好好練習,畫面裏的空間和老師看到作業時的眉頭一樣扭曲。但她開始管理時間後,不僅得到了老師的讚許,同學們也羨慕她“短時間內進步這麼快”。孟小晴知道這不是能力的突飛猛進,只是花足夠的時間去練習。但她心裏還是美美的,嘗到了好好管理時間的甜頭。

  在趙秀萍看來,制定計劃遵照自己的生物鐘,將有挑戰性的任務盡量安排在自己精力旺盛、思路清晰的時間段,可以事半功倍。此外,也要給自己安排出鍛煉和休息時間。“還要學會用碎片時間處理雜事,比如坐地鐵背背單詞、思考解決思路,待辦事項自然就少了。”

  面臨考研的曾璐姚用親身經歷證明,“管理時間不能是一成不變的緊繃”。7月末到8月初,曾璐姚日常用的日程本裏,不僅沒有熟悉的紅色對號,還出現了大片大片的空白。那段時間,她坐在書桌前,腦子裏想的卻全是“我要給自己放假”,學不進去,效率極低,時間表上紅色叉號佔據了半壁江山。

  時間表上空白的部分,是她後來給自己放的假。她不給自己制定任何計劃,利用這幾天盡興地玩。放松幾天後,再回到書桌前,她的學習效率出奇得高,“我又充滿電了”。

  雖然曾璐姚還在不停地調整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案,但她已經是同學們開玩笑時所説的“時間管理大師”。有同學問她,為什麼她可以把課業搞得很好,在社團做很多工作,有一段時間還經常參加校外的活動,和朋友的社交也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因為我有選擇地參加活動,這些活動既類似于專業課、也是交朋友的機會。到期末的時候,我就把心收一收,不會參加什麼活動,而是專注在復習上。根據不同時間階段制定不同的時間安排,這樣平時和期末都能收放自如。”

  在她看來,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要尋找適合這個階段的時間管理方法,根據不同情境進行調整,“不能照搬別人的時間表,甚至不能照搬自己上個月的。希望不是時間在支配我,我想成為我的時間的主人。”

  (記者 畢若旭 程思 應被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凱康、孟小晴為化名)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載入更多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克什克騰風光
克什克騰風光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12637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