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熱愛考古?
2020-08-09 07:24:45 來源: 工人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湖南女孩鐘芳蓉高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持續引發熱議,也讓略帶神秘色彩的考古專業出了圈——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熱愛考古?

  閱讀提示

  考古專業的學生都是出于什麼樣的原因報考這個專業?他們都學了些什麼?就業方向有哪些?真實的考古與小説、紀錄片、盜墓電影中的挖掘有何不同?《工人日報》記者為您逐一解開這些疑問。

  高考676分的湖南女孩鐘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持續引發熱議的同時,也讓考古這個略帶神秘色彩的專業出了圈。

  有人想像考古就是拿著鏟子挖墓,灰頭土臉的工作;有人不假思索地認為這個專業沒有“錢”途;還有人拍手叫好:考古需要這樣有理想的人才加入……

  考古專業似乎遙遠而神秘,難道它真的清冷又無前途?這個充滿挑戰的事業為何能吸引年輕人投身其中?為何能讓一代代人沉醉熱愛?帶著公眾的好奇,《工人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考古專業的老師、學生以及考古從業者,為您逐一解開這些疑問。

  因為熱愛 所以選擇

  鐘芳蓉選擇考古專業深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的影響。樊錦詩從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畢業後,扎根大漠、守護石窟,幾十年如一日,她的純粹、堅定讓包括鐘芳蓉在內的很多人感動。

  像鐘芳蓉一樣,很多主動選擇考古專業的學生背後都有一個情結。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考古專業副教授于春1995年主動報考四川大學考古專業的原因是,喜歡歷史的父親在她小時候就帶著她去過一些墓葬遺址、山洞,給她留下深刻印象,同時她也喜歡地學類的知識,上高中時以為考古與地質地理差不多。

  天津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館員張瑞高中時讀過一篇關于南海的紀實文學,講的是1985年英國人米歇爾·哈徹等人在中國南海偷偷打撈出一艘沉船中的大批清朝康熙年間的青花瓷和金錠等物,並于次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拍賣。然而,中國派去參加拍賣會的兩位專家沒有拍回任何東西。這一偶然事件刺激了中國考古界,張瑞自此便立志將來要從事水下考古。1999年高考的他選擇報考了西北大學考古專業。

  也並非所有學生都是主動選擇考古專業。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的大一學生何雨蔚坦言,她報考時想的是選一個好學校的強勢專業。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西北大學考古學進入A+學科序列。于是她第一志願報考了考古學,第二志願報考了現在所學專業。“在入學前,我對考古的認知幾乎為零。”她説。

  因為學科的“小眾化”,考古科普也尚未大規模開展,導致社會和考生對考古學科相當陌生。“當年我們班10個人,只有我一個是主動報考的,其他都是從別的專業調劑過來的。”于春回憶説。張瑞也表示,他們班當年20多個學生中,只有幾個人是主動報考的。

  考古是用實物發現和構建人類的點滴歷程

  “鐘芳蓉現在可能還不知道真正的考古學是什麼,考古工作是什麼。”于春直言,希望她能通過四年的本科學習,真正辨識自己是否適合和喜歡考古工作,一如既往地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

  據悉,考古專業的課程體係,除了大學本科的通識課和專業課程外,每個大學根據不同的教學特色,還開設有西南地區考古、西北地區考古、青藏高原考古等區域性的考古教學內容。隨著科學技術在考古學研究中的深化運用,近年來環境考古、植物考古、動物考古、人骨考古、冶金考古等文理交叉的課程也逐步普及。

  “考古專業最大的特點是實踐教學。”于春介紹,西北大學從大一開始每個學期末都設有實踐周,讓學生觀摩博物館、考古工地。到大三會有半個學期進行田野考古實習教學,學習最基礎的田野調查和考古發掘方法與技術。

  近些年,有關考古的紀錄片比較引人關注,而盜墓也是個大IP,小説暢銷、電影熱賣。一些人將考古和盜墓混為一談。

  “考古紀錄片記錄的一般是重大發現,不是所有考古工作者都能碰到的。”于春表示,跟其他行業一樣,大部分考古人都在默默無聞地耕耘著,日復一日地重復著枯燥的發掘工作和資料整理工作,如果發現了新材料,提出了新問題,可以開展一些有意思的研究。

  “盜墓是一種違法行為,目的是追逐財富。而考古是用實物發現和構建人類的點滴歷程,那些不起眼的人骨、木柱痕跡也是考古學家重視的遺跡遺物。”經過一年的學習,尤其是讀完《歷史的重建——考古材料的闡釋》之後,何雨蔚漸漸喜歡上了考古,並且有了自己的見解。

  考古的未來因年輕人的加入更加多元

  立志從事水下考古的張瑞大學4年略有些遺憾,田野調查跟水下考古還有些距離。不過,他2003年畢業後順利進入了天津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直到2009年,他參加了國家文物局開展的水下考古專業人員培訓班,拿到證書後,偶爾進行過水下考古。2018年,他參與了甲午海戰“經遠艦”的打撈。

  張瑞的同學如今大部分都在各地博物館、考古所工作,也有個別同學做了導演,拍攝歷史題材的紀錄片。

  對于外界質疑的就業難,于春分析,首先,考古文博行業一般都屬于國家一類或者二類事業單位,有非常明確的編制限制,雖然行業整體缺人,但是進不了人。例如,她目前正在合作的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編制只有20多人,為了全區的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工作,工作人員基本上全年都奔波在廣袤的高原上。其次,大部分畢業學生都想留在省會城市,而地市級的文物部門人才缺口非常大。再者,很多高校的考古學科教學體係當中,缺少學科與社會其他行業的關聯性教學內容,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就業思維。

  近年來,文物收藏、拍賣頗為火熱,有人想當然地認為考古專業的學生可以從事收藏、鑒寶工作。“幹考古,不能搞收藏。這一條紅線,要避嫌。”張瑞説,這是考古專業的學生第一課應該學的東西。

  于春則表示,文物鑒定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分支,需要長年接觸真、偽文物才能掌握鑒定技術。但是在高校考古學科的教學體係中,理論知識佔絕大多數,開展文物鑒定教學的高校並不多。

  “文物收藏、拍賣與考古是截然不同的兩個行業,前者與經濟類專業聯繫更緊密一些,是一種商業行為,只有極少數考古專業畢業生進入私人拍賣公司。”

  于春最近聽説,一些考古專業的畢業生自己開辦了公司,做一些與考古行業相關的服務工作。有的同學利用自己掌握的測繪技術,成立了考古測繪公司,配合高校和地方的考古發掘;有的同學則通過與老師合作,創辦了新媒體平臺,為騰訊公司的遊戲研發提供考古知識咨詢服務。

  “線上的考古知識科普課程和線下研學活動不僅能給同學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也能夠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加入考古隊伍,讓社會了解考古,是學科走出象牙塔的好機會。”于春説,考古專業的知識在文化、旅遊行業,特別是網絡教育、研學等方向還有較大的運用空間,是一個比較有前景的就業方向。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載入更多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12634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