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為了這片山水——漓江河段生態治理見聞
2020-08-06 18:13:2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南寧8月6日電 題:為了這片山水——漓江河段生態治理見聞

  新華社記者盧羨婷、陳一帆

  青山疊嶂,竹影婆娑,一灣碧水盤繞峰巒之間,一葉竹筏搖曳漓江之上,這是位于廣西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的一處風景——黃布倒影。20年前,這片山水被選為第五套人民幣20元紙幣的背面圖案。20年來,這裏的人們以山水為榮,打響生態保衛戰,守護漓江生態底色。

  漓江之畔,遊人如織。“90後”筏工秦升在興坪碼頭搭載遊客泛舟漓江之上,一路介紹家鄉美景。“家鄉的山水風光能印在人民幣上,我們都很自豪。”秦升説。

  碧綠的漓江水,千百年來養育著兩岸的漓江兒女。自小在漓江邊長大的秦升,乘著父輩用竹子制作的排筏,在漓江上捕魚捉蝦,到河對岸上學。清清河水,小小排筏,承載著他兒時美好的記憶。

  然而,眼前這片秀麗山水也曾飽受創傷。為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當地村民曾大規模種植砂糖橘等經濟作物,在土地有限的條件下,不惜開墾荒山。興坪鎮黨委書記楊禮華回憶2016年剛到任時的場景: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果園,原本鬱鬱蔥蔥的青山變得滿目瘡痍。

  “毀林開墾破壞水土,每年汛期大雨過後,漓江水就變得渾濁,很長一段時間難以恢復,有損桂林山水的‘金字招牌’。”楊禮華説。

  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當地黨委政府立即啟動漓江風景名勝區“四亂一臟”專項綜合整治行動,加大對毀林開墾、違法亂建、非法捕撈等行為的整治,僅2016年就查出毀林開墾面積3500畝,同時對毀林種果行為進行查處,開展漓江兩岸復綠工程。

  “剛開始有些村民不理解,我們就發動各村黨員幹部,通過他們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引導村民退耕還林,堅決打好生態保衛戰。”楊禮華説,位于漓江風景名勝區內的採石場也陸續被取締、關停。

  經過幾年努力,這裏的山巒重新披上了綠衣,河水恢復了往日的清澈,農村環境也逐漸改善,各村新建垃圾池、配備保潔員。在20元人民幣“打卡地”對面的大河背村,村裏聘請了2名保潔員,村民每人每年繳納50元保潔費,島上民宿、酒店每家每年投入垃圾清運、污水處理等費用600元至2000元不等。

  “現在村子變得幹凈整潔,村民素質也大大提升了。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保住我們的‘金飯碗’。”大河背村村民徐小美感慨道。她是興坪碼頭為數不多的女筏工之一,隨身攜帶的“筏工證”讓她深感自豪。

  在徐小美的記憶中,漓江上的排筏經營也曾經歷無序競爭時期。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桂林山水美名遠揚,看到許多遊客被吸引而來,“嗅”到商機的沿河兩岸村民便用排筏載客掙錢。“那時候家家戶戶只要有排筏就出來拉客,有時漫天要價,有時又低價搶生意,河面上排筏混亂不堪,有時還會發生意外事故。”徐小美説。

  為科學保護漓江生態,規范旅遊環境和秩序,陽朔縣委、縣政府基于“保景富民、利益分享”原則,于2010年成立陽朔縣漓江景區公司,漓江下遊陽朔至普益段排筏遊于2013年正式納入景區公司管理。

  “公司收購村民的排筏統一管理,從1萬多艘壓縮到如今的1200余艘,規定一戶一筏,還組織筏工培訓,考核通過才能持證上崗。”陽朔縣漓江景區公司副總經理黃金峰説,景區成立後給沿河群眾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優先聘用貧困戶參與排筏營運。此外,沿河楊堤、興坪等5個鄉鎮5.6萬多人每年還能獲得景區分紅。

  如今,漓江之上排筏井然有序,筏工輪流上崗。“現在我們實行輪班制,上班、務農兩不誤,公司負責安排統籌,不用操心客流量。”秦升説,曾外出打工的他又回到家鄉發展,僅筏工這份工作,一年就能掙3萬多元。

  隨著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向縱深推進,位于漓江山水精華段的興坪鎮始終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探索高品質發展新路子,開展漓江沿線鄉村風貌提升行動,持續推進漓江功能提升和生態保護,積極打造以鄉村旅遊、精品民宿為代表的旅遊新模式。

  當地群眾從人居環境改善中獲益,許多家庭吃上了“旅遊飯”。興坪鎮畫山村村民周光元前年剛將自家樓房改造成民宿,去年就收益3萬多元,經營了十幾年的農家飯館更是帶來穩定收入。“基礎設施改善後,遊客紛至遝來,大家的‘錢袋子’自然就鼓起來了。”周光元説。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載入更多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633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