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擦亮首都高校這張金名片
2020-08-05 16:32:37 來源: 千龍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摘要:首都高校是首都高品質發展的寶貴資源。本文從歷史和現實的視角闡釋了首都高校對北京城市發展的特殊意義,立足新時代首都新的歷史定位分析了首都高校的發展向度,認為首都高校要主動適應首都戰略定位,優化調整布局和結構,提升服務城市發展的能力。同時聚焦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出應充分發揮首都高校“智囊團”“助推器”“軟實力”“動力源”作用,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黨的十八大以來,首都北京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精準把握首都戰略定位的“硬核”,正朝著建設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目標堅定前行。在這一偉大進程中,如何更好發揮首都高校特殊優勢作用,使其貫穿于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之中,成為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準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力量,是實現首都高品質發展的一項重大課題。

  一、在歷史與現實中把握首都高校對城市發展的特殊意義

  《漢書·儒林傳序》有言:“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首都首善之區的首要意義就是教育的典范。從古至今,教育始終伴隨著城市的興衰,猶如一座城市的靈魂一般,代表其文明與底蘊。而首都高校無疑是首都北京最靚麗的金色名片。

  1.一流學府波委雲集,為城市形象標注鮮明印記

  從西方高等教育發展史看,巴黎大學、牛津大學等現代高校的興起與中世紀城市的迅速發展緊密相關。我國古代高等學府的雛形“稷下學宮”也促成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強盛,致使齊都臨淄成為“致千裏之奇士,總百家之偉説”的天下名城。如今提起一座城市,很多人會想到一所大學,不少名校都直接以城市命名,例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等。可以説,大學孕育于城市,又成就了城市。

  北京作為六朝古都,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孕育了許多優秀的高校。京師大學堂等學府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培養和創造了大量優秀人才和科研成果,促使北京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近現代中國的學術和思想中心。眾多首都高校與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繫直接聯繫在一起,影響和推動著整個國家近現代科學社會文化的發展與實踐。

  北京是高水準大學的聚集之城,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首都高校是莘莘學子心中“北京”的代名詞。對于大多數人來講,從初入學堂開始,“清華北大”就是卓越的象徵。風光迤邐的未名湖、綠樹成蔭的清華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將奮鬥坐標鎖定在首都北京。這些高水準的首都高校承載了無數人對美好未來的期許、對首都北京的向往,是北京這座城市在每名學子心中的樣子。

  2.優質教育資源富集,為城市發展注入核心競爭力

  新時代城市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首都高校因強大的學科優勢,涵養了眾多學界泰鬥、名家大師、專業學者,每年培養超過20萬各行各業的高水準人才。這些人才源源不斷地為北京注入新鮮力量,成為了促進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是首都北京最根本的競爭優勢。

  受教育環境影響,很多優秀人才在首都高校深造後選擇留在北京,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被北京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吸引,來到這裏安家置業。首都高校對人才資源的凝聚力正在轉化成為促進城市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提升了北京的競爭實力,彰顯了北京的首都地位。

  從民生角度講,教育最牽動人心。在當今社會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北京市民對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日益強烈。首都高校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滿足北京市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方面,也深刻地影響著北京市民的生活變革,在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等方面發揮著溫暖民心、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3.創新創業活力涌動,為城市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就世界范圍來看,發達國家的很多先進科技都是源于大學校園。北京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其中首都高校是重要力量。當前,北京擁有8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2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有162個一流建設學科,數量均列全國第一。這些高精尖的學科資源是北京高品質發展的獨特優勢,必將在科教融合、産教融合中成為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

  在北京的重要發展節點和重大活動中,首都高校持續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以中關村科技園為代表的高科技發展領域,首都高校傾力提供科技支援、人才支撐,助力北京成為國際上高科技快速發展城市的典范。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中,首都高校通過全方位服務充分展示了其獨特的政治優勢、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完成全部 36 個主題彩車中35個彩車和21 輛禮賓車的設計工作,依托數字表演與倣真技術,開發27個版本倣真係統,對21520個表演數據進行建模和計算,以秒級和釐米級的精度為20萬人“排兵布陣”,為國慶盛典裝上“科技大腦”,用創造性成果向世界展現了首都氣派與大國形象。

  二、在適應調整提升中優化首都高校發展方式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係的核心內容。當前,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正經歷從工業化中後期向知識科技驅動新時期的轉變。首都高校作為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迅速適應匹配北京城市定位變化這一經濟基礎,又要服從服務于這一戰略變化。

  1.主動謀變:適應首都功能定位新要求

  蔡奇同志指出,“首都發展要緊緊圍繞實現‘都’的功能來謀劃和推進‘城’的發展,努力以‘城’的更高水準發展服務保障‘都’的功能”,開創性地闡釋了新時代“都”與“城”的辯證關係。其內在邏輯深刻揭示:北京的發展是建立在首都優勢資源的巨大紅利和天然稟賦基礎上的,這是北京城市發展的強勁引擎和動力總成。因此,用好首都資源是北京城市發展的關鍵。

  具體到高等教育來講,也要樹立全面資源觀,把用好中央院校的資源作為首都高等教育的發展大計。一方面,應推動“市屬”向“市域”的理念轉變,破除區別對待中央院校與市屬院校的陳舊思維,對在京高校一視同仁、一樣支援,跨越部委屬與市屬的價值邊界,架通共建與共用首都發展的橋梁。另一方面,應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支援體係,重點在“用”上做文章,引導支援中央高校立足京華大地辦大學,將首都優質院校所獨特的高附加值轉變為強勁引領城市建設發展的蓬勃動力。

  2.順勢而為:調整首都高校規模結構

  近年來,北京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不斷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結構布局,正加快從“北京制造”向“北京創造”轉變,産業結構加快邁向“高精尖”。這種剝掉“白菜幫”、做好“白菜心”的發展方式,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戰略性調整,是千年古都瘦身健體“輕盈騰飛”,有效解決“大城市病”的現實需要。

  具體到首都高校來講,也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按照首都新的發展模式確立科學的發展觀。從辦學水準看,當前93所首都高校中有民辦高校16所、高職高專院校17所,共有師生員工15萬人,約佔首都高校總規模的15%。這些院校不少是小規模辦學,學科層次和水準也比較低,與首都核心功能的匹配度並不高,同樣面臨減量發展、整體提質增效的問題。從辦學規模看,對于本科層次要在做優上做文章,引導首都高校面向電子資訊、航空航太、生物制藥行業等高端研發産業,面向研發設計、科技服務、金融服務等高端服務行業,面向文創、現代農業等創新應用産業,優化學科和專業布局;對于研究生層次要重點支援研究型大學建設,增加首都高校優勢學科的碩士生、博士生培養比例,形成結構更優的首都高校發展格局。

  3.創新機制:提升首都高校的服務能力

  過去幾年,首都高校服務保障首都重大活動的一係列鮮活案例,可以總結出關于創新支援首都高校發展新的規律性認識:高校每高品質完成一項重大任務,相關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就向前邁進一步,首都高校應在服務國家和首都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成長。比如,正是基于參與“平昌冬奧北京8分鐘”“北京世園會開幕式”“國慶閱兵模擬倣真”等重大活動任務的經驗技術積累和專業人才整合,才培育和鍛造出了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核心技術和團隊。再比如,北京市將國慶盛典中“紅飄帶”大型景觀雕塑工程交給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直接為學校土木工程等相關學科提供了難得的科研實踐平臺,幫助其實現了幾項關鍵技術的突破。

  支援新時代首都高校的發展思路,應該由單純的“給政策、給票子”轉變為“搭平臺、壓擔子”,建立和暢通首都高校參與首都高品質發展的機制和通道,引導高校在挑擔子、克難關的過程中實現自主創新和自主研發,實現政、學、研、産、用的科學融合。一是建立對接機制,加強市級層面統籌力度,協調市級相關部門和各區建立與首都高校更加緊密的聯繫,將高校優勢特色學科與首都建設的方方面面有機銜接起來,推動首都高校常態化參與首都高品質發展進程。二是搭建專項平臺,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按照“市裏所需、學校所能”的原則,組織高校參與更多科技攻關、城市治理等重大工程,承擔更多的服務保障任務。三是深化引導服務,完善市領導聯繫高校制度,推動市領導聯繫高校 從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到學校辦學治校的全面工作,如同改善營商環境中對口服務企業一樣,有針對性地對高校參與首都發展提供指導。

  三、在融入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中彰顯首都高校新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首都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也同融入參與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密不可分。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新任務,必須充分挖掘和激發首都高校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潛能,切實將首都高水準大學集中的勢能轉化為首都高品質發展的動能。

  1.堅定正確辦學方向,培育建設全國政治中心的“智囊團”

  注重強化首都高校的政治自覺和使命擔當,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充分發揮咨政、啟民、育人重要作用。一是建設理論研究宣傳闡釋新高地。培育支援北京市重點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理研究和宣傳實踐,不斷提升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解讀、引領時代的能力,探索凝練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成果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的制度成果、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精神信仰。二是建設國家高端智庫薈萃地。推動首都高校始終秉持咨政報國的情懷,不斷增強善謀遠謀的本領,集中人文社會專業薈萃的優勢兵力,加強對國家和首都中長期發展戰略問題的前瞻性研究,加強對重大現實問題和突出矛盾的對策性研究,成為思想成果輩出、咨政人才集聚的重要陣地,更好地為中央和首都決策服務。三是建設愛黨愛國表率示范地。全國穩定看北京,北京穩定看高校,首都高校是社會思潮的重要風向標。要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鑄就首都高校愛黨愛國的鮮亮底色,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以正能量引領社會思潮的主流方向,引導廣大師生自覺將愛國與愛黨愛社會主義統一起來,讓愛國主義的旗幟在校園高高飄揚。

  2.發掘大學精神價值,打造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助推器”

  大學精神、校園文化是首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推動首都高校弘揚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桿典范。一是提升校園文化的承載力。把大學文化建設納入首都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引導高校用心培育打造高格調、有品位的典雅校園文化,更好履行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職能,成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重要載體,增添首都文化的深度和厚度。二是提升藝術院校的牽引力。首都眾多的藝術院校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相關行業的最高水準,要發揮好這些院校文藝工作者的獨特功能,用“德藝雙馨”的品格培育塑造高素質的文藝人才隊伍,支援其推出更多體現中國風格、首都特色的精品力作。要鼓勵藝術院校創新運用現代技術,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瑰寶,為傳統藝術插上科技翅膀,使之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精神價值。三是提升市民文明素養的塑造力。首都高校除了培養高素質的北京新人外,還應承擔起提升首都市民文明素養的重要責任。要積極推動文化藝術進基層、進社區,組織舉辦貼近百姓生活的文化活動,更好滿足首都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在涵養城市的儒雅氣質、勾勒城市的文明線條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3.厚植人文交流基礎,提升建設全國國際交往中心的“軟實力”

  高校是國際關係與世界政治理論思想交融交匯的重要場所。要增進首都高校對北京發揮首都外交功能的支撐支援,著力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國際人才,擴大北京的國際影響力。一是以校際合作發揮公共外交功能。中外高校之間的合作是國際人文交流的重要內容,也構成了公共外交的重要范疇。要支援首都高校履行國際交往的職能,引導高校師生主動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讓廣大知識分子發揮起對外宣傳、國際傳播的“使者”作用。二是以學科優勢發揮技術支撐功能。充分發揮語言類高校學科優勢,緊密對接首都外交需求,支援北京多語言交流互通平臺建設。要組織師生廣泛參與首都主場外交活動,像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防境外輸入防控工作中發揮高校語言翻譯支援和志願服務功能一樣,讓國際交流成為高校服務首都發展、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和契機。三是以留學生教育發揮民間交往功能。精心培育“留學北京”品牌,以首都高校為主體大力建設“留學生之都”,推動北京成為外國人才到中國留學的首選地。要為外籍留學生提供讀懂中國的學習平臺和實踐路徑,培養一大批知華、友華、愛華的留學生群體,為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夯實民意基礎。

  4.突顯科學研究優勢,激活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動力源”

  首都高校要充分發揮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科研優勢,在承接服務首都發展重大項目的生動實踐中不斷提高科研水準,帶動北京高科技發展與硬實力提升。一是激發高校師生創新潛能。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破除“五唯”等不科學的評價方式,主動為科研人才和創業項目解束縛、搭平臺,讓他們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探索建立健全鼓勵創新創業的激勵保障措施,支援教師開展橫向課題研究,促進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讓創新創業活力在高校競相迸發,為首都高品質發展注入創新能量。二是引導師生把精彩論文寫在京華大地上。制定首都高校服務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專項計劃,創新開展紅色“1+1”、“雙百行動”計劃等項目,組織高校直接服務北京建設的重大項目,開展重點難點問題科技攻關,集中科研力量破解首都發展中的現實問題。三是圍繞“三城一區”建設優化高校空間布局。從國際上看,硅谷等成功的園區型創新中心,背後都有斯坦福、伯克利等世界名校強大的原始創新力作支撐。要引導首都高校根據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需要合理布局有關學科,建設實驗基地。特別是在懷柔科學城、昌平未來科學城、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地植入相關的高校資源,提升區域核心科技水準,全面支撐“三城一區”建設。(作者:狄濤,係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擦亮首都高校這張金名片-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41126328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