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青春之光——追記西部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李莎
2020-07-09 10:25:3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寧7月9日電(記者徐海濤 吳思思 麥淩寒)她從大巴山區走出來,本科畢業後又走進大石山區,傾心投入志願服務,用所學所長播撒下夢的種子。

  她是西部計劃志願者、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李莎。今年5月9日,她在回支教學校途中遭遇意外事故,不幸罹難,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支教路上。

  這位年僅21歲的姑娘,用行動踐行夢想,用奉獻書寫人生,在大山裏,留下青春星火。

  踐諾:“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

  暑期將近,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德育處主任洪秀清正忙著進行校園工作安排。工位旁,靠窗位置的一盆綠植枝葉青翠。

  那裏曾是李莎的工位。窗外陽光盡灑,就像李莎留給洪秀清的印象——陽光開朗,充滿能量。去年7月,華南理工大學的研支團來到龍勝開展志願服務,李莎是11名志願者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還記得她剛來的時候,在開學典禮上發言,穿著一件米色襯衫,扎著個蝴蝶結,特別自信,很有感染力。”洪秀清説。

  根據安排,李莎在開學後承擔一個班級的英語教學和另一個班級的實踐課程,並參與學校行政管理和宣傳等方面工作。洪秀清回憶,李莎進入角色很快,一有機會就向老師們討教教學上的問題。

  課堂內外,孩子們對這個新來的老師非常喜愛,親切地稱她為“莎姐姐”。“她的知識就像海水一樣,”六年級學生石彬楊説,李莎會分享許多美好的經歷和故事,“聽她講完,我們也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在研支團裏,李莎是大家口中的“莎姐”。“她很關注留守兒童,曾有一個女孩特別內向,不願交流,李莎通過多次家訪、接觸,打開了女孩心扉。”研支團隊長王弘説。

  三門鎮是龍勝最偏遠的鄉鎮之一,在“龍勝一對一”愛心助學項目中,李莎主動請纓,參與三門鎮助學。在三門小學支教的王亞權回憶説,在一次家訪中,李莎獨自從縣城出發,先花2個多小時坐兩趟班車,再走40多分鐘山路,到學生家裏家訪。“當時還下著雨,我勸她別來了,但是她沒有絲毫猶豫。”

  在今年疫情期間,學校還沒復學,李莎便早早從老家返回,投入工作。“她利用專業知識,多渠道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資訊,開學後,一直為教學、防控來回奔波。”在龍勝小學副校長梁新華眼中,李莎熱情、能幹,經常加班加點,卻很少叫苦叫累。

  “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這不僅是我成為一名西部計劃志願者時的莊嚴宣誓,更是對自己內心的鄭重承諾。”望著辦公室的綠植,洪秀清想起李莎在開學典禮上説的話,紅了眼眶:“她踐行了自己的諾言。”

  奮進:“堅忍是我最驕傲的品格”

  李莎的老家在四川省平昌縣,和龍勝一樣,當地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成長在大巴山腳下,大山的艱苦李莎並不陌生,“知識改變命運”在李莎心底深深扎根。2015年,李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她説她也是從山區走出來的,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走出大山。”龍勝小學教師、李莎生前好友張娜説。在她看來,李莎十分自律。“每天很早起床,和我一起練習八段錦,做晨練,堅持得很好。”

  研支團成員林子琪對能吃苦的“莎姐”印象深刻。去年8月,在學校秋季開學前,研支團策劃在馬堤鄉東升村東升小學舉行夏令營活動。帶著被子、枕頭和簡單的隨身行李,志願者們坐著班車就進山了。

  東升村深度貧困,2015年貧困發生率達51.67%,條件艱苦。研支團抵達東升小學時,廚房沒有電,需要生火做飯。“當時大家不知如何是好,莎姐雖然年紀最小,卻很快組織大家就近買菜,她砍柴生火、切菜煮飯,給同伴們做了頓可口的飯菜。”林子琪説。

  支教隊員們回憶,利用夏令營等活動的機會,李莎把視角對準鄉村,她牽頭制作的短片《旭日東升》融入了她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我感受到同行志願者的溫暖以及學生的渴望,他們渴望關愛,渴望知識,也渴望去看外面的世界。”短片中,李莎留下如此感言。

  在龍勝小學支教期間,李莎的辦公室時常很晚熄燈。“她總是加班,除了忙著處理學校的工作,還利用晚上時間自習。”回憶起好友,龍勝小學美術教師李文哲淚如雨下。

  “李莎出事前一天,還在指導我剪輯視頻,沒想到這竟成了我們最後的對話。”研支團成員李爽傑説,“李莎在自我評價裏曾提到,‘堅韌是我最驕傲的品格’,她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驕傲。”

  赤誠: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力量

  “我深知在祖國的西部,在偏遠的基層,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就像曾經幫助過我的人一樣,我理應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看似渺小卻又足夠堅定的力量。”談及大四畢業時的選擇,李莎曾這樣説。

  群山無言,青春有聲。山鄉裏,志願者留下了永恒的印記。“村裏人時常想起李莎,老人們説她像親孫女一樣,孩子們哼出的旋律,有的是李莎教過的歌曲。”東升小學校長廖貽鴻説。

  在龍勝小學,許多人回憶起李莎時紅了眼眶。“她的信仰很堅定,不僅想方設法給山裏孩子帶去知識,給留守兒童送去溫暖,幫助孩子們點燃夢想和希望,還在無形中影響到同齡人,樹立起榜樣。”梁新華説。

  李莎的逝世給研支團隊友們帶來巨大悲痛,但是大家更難忘的,是李莎談起自己的選擇和夢想時,眼中閃爍的堅定的光。

  “她的初心令人感動,她的精神鼓舞著我們。”回顧著近一年裏的點滴,李爽傑這名年輕黨員對志願者精神有了更深感觸,“青春由磨礪而出彩,前進路上我們會更加努力,讓李莎留下的光照耀更多的人。”

  再過一陣子,華南理工大學龍勝研支團將迎來新一批的支教隊員。“我們會傳承好志願服務的精神,一批一批地接力下去,影響到更多的孩子。”王弘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盛裝起舞 好戲連臺
盛裝起舞 好戲連臺
青海:巧手繡香包 濃情迎端午
青海:巧手繡香包 濃情迎端午
朱鹮棲息地以秦嶺為中心向東亞擴展
朱鹮棲息地以秦嶺為中心向東亞擴展
夏日古鎮風光美
夏日古鎮風光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410112621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