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半月談丨這裏是寧夏土長城
2020-06-11 16:22:04 來源: 半月談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寧夏中衛市境內的戰國秦長城遺址(無人機照片) 馮開華/攝

  一句“不到長城非好漢”,讓北京八達嶺長城名揚海內外。少為人知的是,這一名句所稱的“長城”,實為寧夏境內的戰國秦長城。

  80多年前,中央紅軍翻越“勝利山”六盤山後,沿著戰國秦長城行軍,毛澤東有感而發寫就《清平樂·六盤山》,“不到長城非好漢”從此廣為傳頌。

  戰國秦長城只是寧夏境內長城的一部分。寧夏古為邊陲之地,尤其在明代,九邊重鎮,寧夏佔其二(寧夏鎮、固原鎮)。目前,寧夏境內共有戰國、隋、明等長城約1507公里,其中可見墻體506公里。與包磚的八達嶺長城不同,寧夏境內的長城絕大多數為土夯長城。

  正是這些其貌不揚的土長城為守護中原腹地安定作出過巨大貢獻。如今,它們不僅成為寧夏的地理名片,更是“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的不竭源泉。

彭陽縣境內的戰國秦長城遺址 馮開華/攝

  土長城不簡單

  長城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寧夏境內的長城自北向南共有三段。北段的長城最長,保存相對較好,主要為明代修築或翻建。該段長城呈“幾”字形,在甘寧交界處,從中衛市沙坡頭區香山鄉南長灘村入寧,沿黃河—賀蘭山—黃河曲折行進。

  寧夏中部的長城築于明代,被稱為固原內邊,大致自西向東貫穿寧夏,主要對固原鎮形成戰略緩衝作用,保存相對較差。

  寧夏南部的長城位于六盤山北側,大體呈東西走向,據考證為距今2200多年的戰國秦長城,因時代久遠破壞嚴重,但遺跡明顯。

  寧夏境內長城的特點之一便是沿黃河修築,如今在黃河寧夏段兩岸仍能看到大量長城遺址。這些長城大多為明代修築。寧夏鎮沿黃河兩岸修築長城,並在長城沿線修建城堡、烽燧等,形成完整的防禦體係。

  寧夏土長城還蘊含了古代“高科技”。在中國大地上,目前還有長城遺存2.1萬多公里。在古代,修築長城是一項浩大的國家工程,大多是“就地取材、因材施用”。因此,寧夏境內的長城絕大多數為土長城。據寧夏博物館原館長周興華考證,寧夏境內長城主要依托地勢就地取材,有土夯、片石幹壘、石塊壘砌、削山為墻、包磚加固等10多種修築方法。

  屹立千百年的土長城在古代是名副其實的“高科技産品”,並被現代人稱為“會呼吸的墻”。寧夏中衛市姚灘段土長城全長1.5公里,有2個敵臺和2個烽火臺,在長城南北兩側各有一城,當地人稱“買賣城”,可謂國寶級文物,但修繕這段土長城並非易事。東北礦業集團遼寧有色基礎工程公司文物保護工程處副處長于俠説:“我們用9個月時間做了65組實驗,才還原了這段土長城的夯土配方和夯築方法,現在我們做出的模組能在長時間模擬暴雨環境下安然無恙。”

  了解長城的夯土配方是與古人“對話”。古代修築土長城所用的土要經過人工敲打、過篩,必要時還需炒土,所用的石灰也需要經過特殊處理。看似渾然一體的土長城實則是由一層層的夯層壘起來的。古代修築長城,僅是夯築工具就分為單人小夯、單人大夯,以及12人的大夯、24人用的硪等,如固原市西吉縣曾在坍塌的長城墻體中發現了數十斤重的石夯。

  “古人每個夯窩要夯20多下,並且要做到夯夯相接、行行相接。他們還會就地取材,在夯層裏添加石子、芨芨草等,以增加墻體的強度。”于俠説。

寧夏鹽池縣境內的長城關 馮開華/攝

  土長城守衛著什麼

  “我國修築長城的歷史長達2000多年,長城作為浩大的防禦工事,正説明中華民族一直心存不想打仗、期盼和平的願望。”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説。

  那麼,耗費大量物力財力修築的寧夏土長城守護著什麼?

  答案是:銀川平原、關中平原,還有古代的戰略物資——池鹽。

  其一是固守膏腴之地。寧夏北部的長城總體呈“幾”字形,從西、北、東三面將銀川平原“捂”得嚴嚴實實。這段長城最主要的職責是守衛銀川平原的引黃古灌區。

  寧夏引黃古灌區的開發與長城有著緊密關係。秦朝時,寧夏境內增設富平縣,並在黃河東岸“因河為塞”,修建軍事堡壘,開啟了銀川平原的引黃灌溉。此後的2200多年,銀川平原的水利事業在曲折中前進,成為我國四大古灌區之一。

  如今,由寧夏引黃古灌區發展而來的寧夏引黃灌區總灌溉面積828萬畝,灌區內幹渠25條、總長2454公里(超過100年的渠道有14條,總長1292公里,灌溉面積544萬畝)。2017年,寧夏引黃古灌區成功入列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

  而寧夏中部和南部的固原內邊、戰國秦長城,則守衛了關中平原。

  寧夏南部的戰國秦長城位于六盤山以北,依山勢、河流而建。在明代,該段長城還被重新加固。寧夏長城愛好者佘貴孝説:“有實物證明該段長城在明代時被重新加固,用于護衛明代固原鎮治所,即現在的固原市。”

  六盤山脈橫亙于關中平原西北,為其西北屏障。位于六盤山東南部的蕭關則是關中平原的北大門。寧夏境內的戰國秦長城、固原內邊則是蕭關向北的延伸。如果突破這兩道防線,關中平原唇亡齒寒,這對于定都西安的封建王朝而言甚至有亡國之危。

  其二是守衛池鹽之利。“山城展轉望萌城,燈火如流逼漢星……”明代詩人蒲彥徽《萌城夜坐》中的“萌城”,古時為驛站,現位于吳忠市鹽池縣惠安堡鎮萌城村一帶。一個村莊在古代為何如此繁華?答案是:池鹽。

  鹽在古代是貴比黃金的戰略物資。早在戰國時期,便有鹽池縣境內産鹽的記載。此後,各朝各代均對鹽池縣的池鹽高度重視,並在此設立鹽官。尤其在明代,池鹽還成了重要的軍費來源。

  明朝有多重視池鹽?明代歷任三邊總督的朝廷大員,都要在花馬池城(今鹽池縣)一線加大兵力,修築長城。明嘉靖十九年後,西北防禦壓力加大,花馬池城在秋防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兵部要求駐節今固原市的陜西三邊總督(轄甘肅、寧夏、延綏三鎮)每年秋天親往花馬池調度指揮,並秋駐花馬池城。“防護鹽池,以通鹽利”,顯得十分重要。

  鹽池縣解放後,所産池鹽對陜甘寧邊區經濟曾作出重要貢獻。據不完全統計,僅從1938年到1943年,從鹽池運出的食鹽約有1236.3萬馱,合12.5億公斤。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寫道:蘇區國營企業中最大最重要的是寧夏邊境長城上的鹽池的制鹽工業和永平、延長的油井……鹽池的鹽是中國最好的,所産的鹽白色如晶,産量很大。

  寧夏鹽池縣境內的明長城遺址和長城關 馮開華/攝

  塑造堅韌不拔的寧夏精神

  經歷千百年風雨侵蝕,寧夏境內部分土長城損壞嚴重,有的甚至已經消失不見。但這些殘存的土長城不僅成為寧夏的靚麗名片,更是“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的不竭源泉。

  一個地方的精神氣質源于歷史、基于現實、引領未來。古時,寧夏的開發幾乎伴隨長城的修築。1935年10月,紅軍翻越六盤山,長徵勝利在望,毛澤東沿戰國秦長城行軍時寫就《清平樂·六盤山》,一句“不到長城非好漢”讓長城精神與長徵精神融為一體。“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由此而來。

  脫貧攻堅是寧夏當下的首要工作。作為寧夏精神的發源地,西海固9縣區中幾乎均有長城分布。在扶貧政策的支援下,西海固群眾用自己的雙手,把這塊曾經被聯合國稱為“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逐漸變為西北綠島。2020年,西海固將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長城是寶貴的文化資源,長城與長徵在寧夏“會合”,更讓寧夏土長城價值非凡。寧夏部分縣區積極作為,發掘長城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讓飽受歲月侵蝕的長城遺址煥發新的生機,鹽池縣便是其中之一。

  鹽池縣境內有隋、明長城4道,全長259公里,古城堡23座,鹽池縣的長城關是明長城千百雄關中唯一一個以長城命名的關隘。鹽池縣委書記滑志敏説,在採取長城圍欄、設立長城保護標誌等一係列保護措施的同時,鹽池縣將長城文化資源納入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推動長城觀光遊、長城研學遊等新業態發展,特別是依托長城關,建成了目前寧夏唯一的長城文化主題博物館。

  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産,亦是每個人的文化遺産。過去,守衛長城的士兵需撿狼糞生狼煙,這項工作既危險又辛苦,寧夏部分群眾至今仍將沒本事的人稱為“撿狼糞的”。而如今,歷經戰火的長城被周邊群眾所珍視。吳忠市同心縣下馬關鎮長城保護員賀文希説:“村民保護長城的意識日益增強,基本沒人破壞長城,鎮上和村裏有時還會幫忙清理長城上的垃圾。長城是祖先留下來的財富,一定要把它好好地傳下去。”(半月談記者 荀偉 許晉豫 刊于《半月談內部版》2020年第6期)

+1
【糾錯】 責任編輯: 趙文涵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北京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北京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芒種時節麥收忙
芒種時節麥收忙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10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