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毛南族,再也不是“毛難族”!
2020-06-04 15:40:06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毛南族

是山地民族

因居住條件惡劣

過去叫“毛難族”

意思是受苦受難的民族

這是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鄉村風貌(5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1986年

經國務院批準改為“毛南族”

名字雖然改了

但許多毛南族群眾

仍然生活在貧困之中

這是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陳雙村新貌(5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廣西環江縣是全國唯一的

毛南族自治縣

由于自然和歷史原因

千百年來,這裏的群眾住在深山

貧困是他們擺脫不了的枷鎖

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下塘村上眉屯,譚廣田(右)和父親譚運日在家門口(5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家在下南鄉下塘村的譚廣田

50多歲了仍然單身

91歲的父親

在50余年前趕過一次街後

就再也沒有走出過大山

老家在水源鎮洞界屯的莫桂圓

全家5口人住著破舊的木瓦房

下面一層養牲口,上面一層住人

冬天漏風,夏天漏雨

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下南社區松朗屯,覃鳳增在用自來水洗菜(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2016年,下南鄉黨委書記覃純果

從縣裏到鄉裏任職時

同事告訴他“一定要帶個大桶去”

因為下南鄉位于喀斯特地貌山區

季節性缺水

成為影響當地群眾生活的大難題

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

毛南山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譚廣田住進了

政府幫他們在山外建好的新居

10多名幹部和村民

用一張竹制的躺椅

輪流將他的父親抬出大山

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下塘村,當地幹部群眾將譚運日老人抬下山(2019年9月11日攝)。新華社發(譚召關 攝)

50多年後,老人再一次見到山外的世界

2018年,莫桂圓全家搬進移民安置區

她還成為一名“上班族”

每個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

從前“石頭縫裏種地”的艱難歲月

就像一場遠去的夢

2019年6月24日

清澈的河水經過凈化後

到達家家戶戶

打開水龍頭,自來水嘩嘩流淌

無數口水缸無言地見證著這一切

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抽水站,工作人員在檢查設備(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一棟棟破舊木瓦房消失了

一座座嶄新樓房拔地而起

一個個毛南族村落建起了衛生室

一家家貧困戶配備了簽約醫生

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下南社區松朗屯,兩名小朋友在玩耍(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2020年5月

環江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

精準扶貧

幸福敲開了每一戶毛南族群眾的家門

毛南族,再也不是“毛難族”

 

文字記者:王軍偉、黃浩銘、陳一帆

視頻記者:李俞輝、麥淩寒、陸波岸

新媒體編輯:孟潔

  詳訊連結:

  幸福是這樣煉成的——毛南族的脫貧故事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焦鵬
毛南族,再也不是“毛難族”!-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07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