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跨越半個中國的守護——記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團隊戰“疫”之路
2020-06-02 07:31:33 來源: 科技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重情義、懷赤膽,南征北戰前線抗疫毒;輕寒暑、淡名利,披星戴月關東守國門。”這句聯語的作者名叫王鋒,他用寫實的筆觸,描述了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以下簡稱病毒病所)科研工作者們5個月來的戰“疫”之路。彼時的他正和同事們一道,奮戰在黑龍江省的綏芬河口岸。

  從2019年12月31日淩晨接到任務開始算起,病毒病所團隊多位成員已經連續奮戰數月,衝鋒在這場人民戰爭的最前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病毒病所重任在肩。

  從九省通衢的江城之濱到白山黑水的東北平原,病毒病所團隊在黨委書記、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研究員的帶領下,跨越半個中國,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巨任務,為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貢獻。

  老百姓的“定心丸”

  4月8日,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遍神州:武漢“解封”。各地為凱旋的“逆行者”們準備了熱烈的歡迎儀式。

  病毒病所帶隊馳援武漢的隊長劉軍錯過了歡迎儀式,已經在武漢連續工作100多天的劉軍一行4人,直接從武漢奔赴綏芬河,與早已抵達的同事們會合,再戰新冠病毒。

  早檢測,早發現,早治療。實踐證明,“應檢盡檢”是控制疫情的關鍵因素。然而,綏芬河、舒蘭均為縣級市,人員、設備有限。馳援綏芬河時,他們攜帶了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及近百箱物資火速抵達,快速、大幅提升了當地的檢測能力。

  “除了物資外,還存在運輸樣本不規范、咽拭子採集不到位等問題,給當地留下一支檢測隊伍,就成了當務之急。”武桂珍日前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他們利用視頻連線、現場講解等方式,對當地醫療衛生人員進行了生物安全基礎知識、實驗室檢測原理以及個人防護用品穿脫、生物樣本安全滅活處理等內容的培訓,確保專家離開後當地能獨立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您是舒蘭市的恩人!”當隊員完成任務準備回程時,舒蘭市一家賓館的老板拉著隊員的手,不舍地説:“看到你們,老百姓就像吃了‘定心丸’!”

  十年沉淀助科研人員揭開病毒真面目

  時鐘撥回到2019年12月31日淩晨。病毒病所接到中國疾控中心通知,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聚集病例。多年的疾控經驗讓武桂珍不敢有絲毫馬虎。啟動一級響應!取消休假!迅速集結!

  想要認知病毒真面目,就必須分離出毒株,獲得大量高品質的病毒是進行疫苗研究、藥物篩選和動物實驗的基礎。1月2日中午12時,病毒病所接收了首批湖北省疾控中心送檢的4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標本。3個小時後,核酸檢測提示該標本中存在一種冠狀病毒;120個小時後,新冠病毒的第一張電鏡照片出爐,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它的真面目——日冕樣的形態。

  短短120個小時,這令人震驚的速度得到世衛組織的稱讚,也讓我國能夠第一時間在全球共用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網站向全世界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的電鏡照片,大大縮短了病原學鑒定時間,在病原鑒定過程中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這些科研成果,是病毒病所全體工作人員吃住在單位、晝夜奮戰得來的,是病毒病所多學科、多機構、多平臺協同作戰得來的,也是多年來在科研工作中,通過經驗和技術的積累、沉淀得來的。

  朱娜,是病毒病所潛心培養的“80後”人才之一,她在科室裏負責細胞培養工作。細胞分化周期至少需要一個月,因此她平時就有準備分化好即用型細胞的習慣。疫情爆發時,這些細胞立即派上了用場——拿到標本後,朱娜馬上進入BSL-3實驗室(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接種標本,5天後,HAE(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出現了獨特的細胞病變。病毒被抓住了!

  “我們在培養人才方面一向重實踐,腳踏實地潛心培養,有的科研人員10年都沒有重量級文章發出,但我們仍然給時間,讓他們磨練技術,因此,我們所才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找到病毒。”武桂珍説。

  轉戰大江南北 鑄就抗疫鐵軍

  負壓帳篷P3移動實驗室,是抗擊疫情戰場上的“巨無霸”,也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量級武器。而在實驗室工作的專家,則是衝鋒陷陣的“病毒偵察兵”。

  由于負壓實驗室的特性,“偵察兵”們必須全副武裝在實驗室內完成精準操作,隨時面對因負壓差及裝備嚴密導致的頭暈、嘔吐等症狀。“按照規定,在P3實驗室連續工作一般不超過4個小時。”武桂珍説,“我們採用輪轉方式,4個小時幹滿就出來到P2實驗室繼續工作,盡管如此還是經常超負荷。”

  受條件所限,綏芬河的移動負壓實驗室搭建在半地下空間內,沒有暖氣。年過六旬的武桂珍腰腿間更是貼滿了膏藥和暖貼,寒氣刺骨讓她倍感疼痛。盡管當地為她安排了條件較好的酒店,但武桂珍幾乎沒住過,而是一直堅持坐鎮實驗室。

  “武書記幾乎每天都是抱著手機睡著的。”王鋒説,“有一次後半夜,P3組的隊員剛剛休息40分鐘,就被武書記挨個從房間叫起來繼續檢測,而她一夜都沒有休息。”

  “事實上,我們出發去綏芬河的時候已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因為當時判斷情況會很嚴重。”武桂珍説,“即便如此,沒有一個人退縮,在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大家都能衝上去。我們的隊伍在‘大考’中經受住了考驗。”(記者 李麗雲 楊 侖)

+1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廣西環江:夏日田園美
廣西環江:夏日田園美
冰雪世界的前進營地
冰雪世界的前進營地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06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