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文物看三國冶煉技術
2020-05-16 07:50:07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圖為青銅關羽像,新鄉市博物館藏。

圖為武威雷臺漢墓的銅車馬武士儀仗俑。

圖為長沙走馬樓吳簡。

  核心閱讀

  無論從史書記載還是從三國文物來看,鋼鐵已被廣泛應用于刀矛劍戟、鎧甲兜鍪。

  三國時期,上承兩漢鋼鐵冶煉技術之遺産並加以發展,形成“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的景象。

  除了謀臣策士外,支撐起三國時代的,還有那些在鋼鐵制造、農業生産等領域貢獻著辛勞和智慧的平凡勞動者,他們“留名”于歷史實物中。

  廣義的三國時代,從西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到西元280年西晉滅吳期間。從傳世史書到演義小説,從戲曲評書到影視劇,後人對此進行了豐富描繪,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三國文化。而考古所見的與三國相關的物質文化遺存,則為人們呈現出更多歷史細節。

  今年1月,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在中華世紀壇推出了《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以下簡稱“三國展”),之後因防疫要求暫停對外開放。近日,中華世紀壇重新開館,展覽也重新開放。展覽以10余省市發掘的三國文物為主體,時代上至兩漢,下訖西晉,通過170余件珍貴文物,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日常生活等多個維度再現了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唐代詩人杜牧在《赤壁》寫道:“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我們不妨從這些三國文物中近距離觸摸歷史,感受更為直觀具象的三國軍事力量。

  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在“三國展”的蜀漢部分有一柄來自于劉備先祖中山靖王劉勝墓的青銅劍。此劍制作精良、鋒利依舊,刃部鎏金且配備有奢華的玉劍具,其裝飾和禮儀功能已超過了實用性。無論從史書記載還是從三國文物來看,鋼鐵已被廣泛應用于刀矛劍戟、鎧甲兜鍪。

  早在西漢中期,中國武器材質就完成了從青銅到鋼鐵的轉變。實際上,在劉勝墓中還出土了性能優異的鋼鐵刀劍和鐵甲,銅鐵武備並存于一墓的現象正是過渡階段的縮影。

  考古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對河南鞏義鐵生溝、鄭州古滎鎮等漢代大型冶鐵工場遺址以及窖藏、墓葬中出土的鐵器遺物進行了研究,發現在兩漢時期我國鋼鐵技術發展迅速,大大領先于其他國家和地區。

  我國在春秋戰國之際便可以鑄造生鐵。進入漢代,生鐵的生産技術和規模得到迅速提升,産品涵蓋農具、工具、車馬器、武器等諸多種類。以生鐵澆鑄器物可以做到批量生産,但生鐵質脆,不適合鍛打加工,因此在武備制造領域使用更多的仍是鋼。戰國時代,工匠們向較為原始的塊煉鐵中滲碳,從而得到能夠制造武器的鋼材,這種固體制鋼的方法已有很大的創造性。漢代煉鋼技術出現了一大創舉,即炒鋼的發展和成熟。炒鋼不再以塊煉鐵為原料,而是對熔融狀態的生鐵進行攪拌脫碳從而獲得鋼材。炒鋼技術使鋼材的生産效率、産量、品質都得到了較大改善。

  “煉”的次數反映出一定的工藝標準。漢代工匠對炒鋼的産品進一步折疊鍛打,減少夾雜物並使成分更加均勻地分布,制出了舉世聞名的百煉鋼。本次展覽中有一柄東漢永元年間的金馬書刀,根據刀身的錯金銘文可知,此刀以三十煉的優質鋼材制作,符合東漢《金馬書刀銘》中“巧冶煉剛”的記載。文具尚且如此,武器便更加可想而知。

  三國時期,上承兩漢鋼鐵冶煉技術之遺産並加以發展,形成“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的景象。史書記載,曹操曾命人制作“百辟刀”五枚,除自己佩戴外還賞賜諸子。曹植作賦描述制刀的場景,曰:“熾火炎爐,融鐵挺英。烏獲奮椎,歐冶是營”,據此推測很可能是先炒鋼,再制成百煉鋼。劉備、孫權也都有制造優質刀劍的記錄。諸葛亮麾下的刀匠蒲元已經探索出不同水質對淬火效果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譽為“神刀”。

  安陽西高穴大墓出土刻銘石牌上所記錄的“大刀”“大戟”都是漢末三國常用的武器。“三國展”中的鋼鐵兵器類型眾多,有刀、劍、矛、戟、箭鏃、鉤鑲、撞車頭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刀劍類武器的長度大多在1米以上,而寬度尚不足4釐米。鄂州東吳墓出土的環首鐵刀長度達到147釐米,須雙手持握。武器如此細長還要保證在格鬥時不會輕易折斷,就必然對鋼材性能提出很高要求。正是因為有著兩漢時期積累的雄厚技術基礎,再加上改進和推廣,方能成就這些“神兵利器”。

  技術日日新,鋒從磨礪出

  三國時期,軍事和相關領域中涌現了層出不窮的發明創新。

  比如被譽為“智絕”的諸葛亮。僅從史料記載來看,諸葛亮在軍事方面也有不小成就。他對秦漢時期業已存在的連弩加以改進,發明出更先進的“元戎弩”,一次可發射10支鐵矢。由于缺乏實物證據,三國元戎弩的具體形制目前尚不清楚。“三國展”中有一件出土于湖北江陵的東吳黃武元年弩,木弩臂尚存,銅弩機制作精巧,在望山側面標有整齊的刻度,可有效提高射擊精度,與後世步槍尺規的瞄準原理相通。黃武元年弩雖不是真正的元戎弩,但透過它仍可遐想後者之精妙。諸葛亮很可能對鎧甲也進行過改良。直到南北朝時期,有一種精良的鎧甲仍被命名為“諸葛亮筒袖鎧”,帝王以之賞賜功臣,足見其珍貴。另外,諸葛亮在排兵布陣方面創造出著名的“八陣圖”,在後勤保障方面以木牛流馬運輸糧草,這些發明也都有史可據。

  東吳佔據著水網密布的江東地區,水軍的地位舉足輕重。滾滾長江是漢末三國的主戰場之一,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廣陵之戰等大規模戰役都是水軍和戰船的重要舞臺。根據史書記載可知,當時的水軍規模和戰船體量都非常大,水戰戰術相當成熟。文獻提到的戰船種類有“蒙衝”“鬥艦”“樓船”“走舸”等,分別承擔不同的作戰任務。目前尚未發現完整的東吳戰船遺物,不過從“三國展”中展示的長沙走馬樓吳簡裏還是能夠一窺江東船舶的風採。其中一枚簡恰好記錄了船上所用的檣、矴、杝等部件,根據檣的尺寸可推測船長達17米左右。這枚簡也是古代帆船的珍貴資料之一。

  馬具的變革也值得關注。在“三國展”中有一批來自于武威雷臺晉墓的銅騎俑,騎士們手持長矛大戟穩坐在馬背上。銅俑上的馬鞍兩頭翹起,已出現鞍橋。史書記載曹魏百官均有“高橋鞍”,或即此物。比起戰國秦漢的軟墊式馬鞍,高橋鞍更加穩固,能夠給騎士更好支撐。高橋鞍的出現也催生了另一項影響全世界的發明——馬鐙。

  史料與文物,見人見精神

  在“三國展”中陳列著一枚小小的駝鈕金印,印文為“魏歸義氐侯”。“歸義”意為“慕義歸化”,是中原王朝對歸附的周邊民族的稱呼。魏、蜀對峙時,雙方常爭取西北氐羌民族的支援,對其首領進行封官拜爵,“魏歸義氐侯”印當與這段歷史有關。

  無論鋼鐵武備還是軍事發明,都離不開物質基礎和制度保障。戰亂導致兩漢時期的徵兵制、募兵制逐漸走向消亡,能夠保證兵源的新制度呼之欲出,這便是世兵制。世兵制可以吸納相當一部分流民,使其免于流徙和死亡;兵民分離、世代當兵的辦法既增強了士兵的專業性,又減少了軍事對農業生産的幹擾,可謂一舉多得。

  為了擴充兵源,周邊民族也被納入考慮范圍,客觀上推進了民族融合。如曹操在平定遼東叛亂之後,將烏丸精銳騎兵納入麾下,成為“天下名騎”,吳、蜀均難以與之抗衡。而在蜀漢和東吳,也分別有叟人和山越組成的軍隊。

  當我們將史料與考古文物相結合,能夠産生不少思考與感悟。除了謀臣策士外,支撐起三國時代的,還有那些在鋼鐵制造、農業生産等領域貢獻著辛勞和智慧的平凡勞動者,他們“留名”于歷史實物中。

  (李雲河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考古所)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鳥瞰珠峰
鳥瞰珠峰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中國國家圖書館恢復開放
中國國家圖書館恢復開放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599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