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空降兵加速轉型成為合成“飛行軍”
2020-05-07 08:33:07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5月6日,在空降兵某合成旅大操場上,千余名官兵莊嚴列陣,隆重舉行我國自主研發的某型輪式裝甲車授裝儀式,見證“飛行軍”再添“風火輪”的特殊時刻。

  負責接裝工作的助理員楊亮介紹,作為新型信息化裝甲裝備,該車戰略機動能力強、火力打擊能力精、綜合防護性能優,適用于我軍主力機型進行空運空投,能與裝備空降兵的另一款履帶裝甲戰車配合使用,“它的列裝並形成戰鬥力,將填補空降兵在輪式裝甲裝備方面的空白,也標誌著空降兵‘空中機械化’‘信息化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授裝儀式一結束,10余臺新列裝的輪式裝甲車就駛向訓練場,展開人裝結合訓練。該旅旅長鄭迎軍表示,在新車研制生産時,旅裏就組織官兵分批到裝備生産廠家跟崗見學,提前培養出了一批技術尖子和操作骨幹,如今新車到位後更是爭分奪秒進行訓練,爭取早日形成戰鬥力。

  據了解,空降合成旅是改革調整後空降兵新組建成立的新型空降作戰力量,擁有步兵、炮兵、偵察兵、裝甲兵、通信兵等10多個專業兵種,但武器裝備建設還存在係統不配套、結構不合理、信息化程度低、體係功能弱等問題,演習演練中還存在“各自為戰”等現象。

  鄭迎軍介紹,隨著該車的列裝,其車載指控通信平臺和網絡,能將作戰單元、偵察單元、指控通信單元等聚合形成一體化作戰體係,以往“聯不上、聯不好”等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切實形成體係制勝優勢。

  今年是空降兵成立70周年,空降兵武器裝備建設也走過了70年跨越式發展歷程。組建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空降兵受限于裝備水準和“陸軍老大哥”的傳統思想,始終沿襲“一人一具傘一桿槍”的輕裝模式,僅能空投120公斤以內的武器裝備,飛在空中卻走在地面,處于“空中步兵”的艱苦發展階段。

  “在戰場上沒有重火力就沒有發言權。”新中國首批62名傘兵之一、開封幹休所退休老幹部王福榮説,那個時候空降兵參加全軍對抗演習,著陸後全靠兩條腿跟對手的坦克輪子賽跑,靠輕武器迎“敵”。王福榮説:“今天看到新型輪式裝甲車列裝,我很高興,空降兵一著陸就有了重傢夥,也算是圓了我們老一輩空降兵的心願。”

  重裝空投這扇大門打不開,空降兵的機械化就無法實現,建立在機械化基礎上的信息化更無從談起。曾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長的高級工程師李振波介紹,“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們走出國門看到,俄空降兵利用空降型戰車打得對手落花流水,而我們還只能空投單薄的小件裝備,差距是明顯的。”

  “這對中國空降兵是不小的刺激。”在加快轉型發展、增強戰鬥力的現實要求下,空降兵的發展走上了重裝機械化的道路。這一時期,空降兵部隊被軍委確定為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由此進入發展“快車道”。

  2000年8月,空降兵成功進行了一次連投30件作戰物資的試驗,超過國外一次連投最多22件的紀錄,這是空降作戰物資實施快速補給最有效的方法,從此,空降兵有了可靠的“機動式倉庫”。

  2002年6月,黃河灘頭,重型裝備的空降空投取得歷史性突破,空投重量達到××噸,保證了各種車輛、火炮等大型裝備能隨機空投,為重型裝備伴隨空降作戰創造了技術條件。

  2005年8月,在膠東半島,重型裝備3件連投實施成功。中國繼美國、俄羅斯等少數國家之後掌握了這一關鍵技術,使空降兵遠端突擊能力實現歷史性突破。

  伴隨著空降空投的一次次突破,空降兵裝備建設快速向前發展,空降兵戰車、猛士突擊車、大口徑自行火炮等一批適合陸戰、空戰的重型武器裝備,經過更新換代和空投試驗,陸續“為我所用”。

  利用重型裝備遠端機動的特點,空降兵探索大規模集群空降作戰,並在實施垂直打擊、非接觸作戰等基礎上,首次提出了全域作戰、全譜反應的新理論,使以往慣常使用小分隊突襲的“尖刀”成為如今遠端直達、重裝出擊、威力更大的“鐵拳”。

  2008年9月,內蒙古草原深處,“礪兵-2008”演習拉開帷幕:高空,人裝同機空降、翼傘滲透、空中布雷等新技術大顯身手;低空,直升機突擊、越點攻擊等新戰法讓“敵”防不勝防;地面,新型空降兵戰車縱橫馳聘,機動靈活……空降兵憑借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牢牢地掌握著戰場的主動權。

  自此,空降兵完成了由“鐵腳板”到“摩托化”,再到“半機械化”“機械化”的升級,作戰力量結構也由單一兵種發展成為步兵、炮兵、裝甲兵、導彈兵、航空兵等多元力量復合組成的“空中集團軍”,初步形成了主戰裝備機械化、作戰裝備空降化、戰場機動立體化。

  2007年4月,是空降兵裝備建設中的又一個“裏程碑”:隨著空降兵團指揮資訊係統正式交付使用,空降兵開始探索基于資訊係統的模組化空降作戰模式。他們超越過去沿用多年的分散編制,提出適應未來空降戰場需求的“模組整合”概念,地面攻擊、空中支援、火力打擊、特種分隊等均作為獨立模組,根據作戰需要靈活編組使用,部隊加速轉型成為“空中合成部隊”。

  在2013年一次全軍演習中,空降兵展示了全新戰鬥力:在電子對抗分隊強電磁幹擾下和炮兵火力支援下,由地面攻擊、空中突擊、火力打擊等作戰要素組成的合成化部隊 “攥指成拳”,從正面、側面、空中、後方多方位對“敵”實施空地協同突擊,完成對多目標的打擊奪控。有媒體評論:空降作戰正式向“合成化”邁進。

  2017年,歷經新一輪改革重塑後,空降兵整建制納入聯合作戰指揮和力量體係,擔負起在多個戰略方向、多個戰場環境與多軍兵種實施“空地一體化”作戰任務的重任,對武器裝備體係支撐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瞄準融入聯合作戰體係,空降兵重點發展航空投送、空地突擊、指揮控制、引導打擊等新型武器裝備,按照“成模組、成單元、成建制、成體係”的鏈條式規劃,空降兵武器裝備建設大步邁向信息化、體係化。

  “未來戰爭中,諸軍兵種一體化聯合作戰是趨勢,空降兵單獨使用是相對的。”空降兵部隊保障部部長汪曉陸介紹,空降兵在聯合作戰體係中可依據戰場需要模組化編成,可輕便也可重裝,我們將在“全面機械化”和“空地一體化”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逐步打造出中國特色體係化作戰能力、能勝任新時代使命任務的空降兵。

  裝備的發展進步推動空降勁旅在新質戰鬥力建設上不斷換羽騰飛。一次作戰能力檢驗任務中,空降兵某旅整建制快速投送至千裏之外的草原深處,著陸後通過信息化係統聚合成“拳”,成功搶控重要目標;一次空降突擊演練,“雷神”突擊隊跨海空降直達島礁,通過新型指控和偵察裝備構建起實時、透明的戰場態勢,指揮員坐鎮後方“中軍帳”對戰場態勢了然于胸。

  從“空中步兵”到“空中集團軍”再到“空中合成部隊”,裝備升級換代同樣呼喚新型空降尖兵。空降兵制定人才隊伍建設規劃,通過戰役集訓、比武強訓、崗位輪訓、送學培訓等方式,加強作戰人才建設和培養,並將資訊素養作為選拔考核的重要指標,多措並舉提升官兵信息化素質。

  2019年夏天,粵北某地,數百名全副武裝的傘兵伴隨戰車火炮從天而降,如一把銳利的尖刀,迅速在“敵”前沿撕開缺口……參加演練的步、炮、工和航空兵等按空域、高度、時間、目標與殲擊機、導彈、輕武器的聯合火力密切配合,實施“空地一體、立體突破、整體作戰、縱深打擊”,一大批“高科技通”“外軍通”“戰法通”“裝備通”在實戰中各顯神威。

  目前,空降兵作戰部隊90%的營連主官參加過聯合作戰演訓任務,60%以上的作戰骨幹具備“一專多能”武器運用本領,一批高素質人才正脫穎而出,推動部隊戰鬥力實現新跨越。

  (郭慶 蔣龍)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北京:垃圾分類在社區
北京:垃圾分類在社區
三峽水庫持續騰庫防汛
三峽水庫持續騰庫防汛
樂享“五一”假期
樂享“五一”假期
倫敦亮燈致敬醫護人員
倫敦亮燈致敬醫護人員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595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