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武漢救治一線的人文關懷 醫護人員把最真摯的愛留在了武漢
2020-05-03 20:59:17 來源: 央視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5月3日15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援鄂醫療隊相關專家回答本網記者提問。會上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施秉銀就救治期間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作了相關介紹。

  施秉銀表示,新冠肺炎是一個傳染性極強的疾病,如果沒有適當的防護,發生感染的機率極高,如果病人家屬沒有足夠的醫學知識,進入病房後即使有防護,可能也難免被感染。這種情況下,家屬盡量少到病房對減少院內感染非常重要。實際上醫院和援鄂醫療隊都在千方百計改善條件,能夠使患者在隔離病區也盡可能和家屬親友保持聯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施秉銀 央視網記者 劉亮 攝

  施秉銀介紹,當時在病區有一位武漢大學的黃教授,他的病情非常嚴重。他的老伴也是新冠肺炎患者,但病情相對較輕,可以在方艙醫院進行治療,但是她實在放心不下這位89歲的老教授。後來醫療隊特許他們兩個人住在病房裏,盡管住在一起,但是還是要隔離開。之後老太太經常到黃老先生的門口去看一下,同時每五分鐘就要給護士按鈴。每一次她一按鈴,護士就問奶奶有什麼事。她只是問老伴吃了沒有、喝了沒有、翻身了沒有。過了兩天,她就不按了,護士覺得不正常,跑去問老太太:“奶奶,你怎麼不按鈴了?”後來,老太太説,因為黃老先生給她發短信,説他的吃喝、翻身醫護人員都護理得非常好,所以不需要她關心了。醫療隊就通過這些病房裏的人文關懷,使住院病人可以得到很好的康復和治療。

  施秉銀表示,醫療隊後來也考慮到病人在隔離區和醫務人員以及外界缺少必要的聯繫,于是建立了醫護患之間的微信群,把病人的家屬也拉進來。這樣一來,醫護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到病人的病情變化,以及病人心理上有什麼問題,以便隨時和他們溝通。其中有一位患者的的確確對新冠病毒的恐懼比較嚴重,盡管醫務人員進行了解釋,但她還是不太滿意,于是把醫院的精神科醫生拉進群,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以後,最後她完全康復了。她康復以後在隔離區隔離,一天正好醫療隊出發的時候路過隔離區,這位患者就一直趴在窗戶上把醫療隊路過以後所有的過程都錄了相,她在微信裏發了一句話:再見了,親愛的你們,心裏説不出再見。她回到家裏以後,在家裏栽了兩棵樹,一棵樹叫“秦勞勇敢”,另一棵樹叫“貴人相助”,“秦”就是陜西的意思,貴人就是我們醫務人員,“貴”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貴州和我們並肩戰鬥了一段時間。醫療隊採取了很多這樣的措施,盡量增加人文關懷,使患者在病房裏能夠感到溫暖和親人關懷。

  施秉銀介紹,人文關懷也是最近多年來他一直在醫院管理上強調和要求的,崇高的醫學人道精神這次在武漢得到發揚和光大,他也感到非常滿意。後來的一篇報道在施秉銀看來最能代表他當時的心情,叫“班師回長安,他們把最真摯的愛留在了武漢”。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武漢救治一線的人文關懷 醫護人員把最真摯的愛留在了武漢-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5939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