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生命衛士
2020-04-09 08:17:20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一位80多歲的高齡患者入院檢查時病情並不重,可精神萎靡不振。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十四科副主任醫師張紅霞對比入院前各項指標發現,患者存在從普通型向危重型發展的“細胞因子風暴”,她密切關注著患者各種指標細微變化。

  果然,病人突然出現血鉀劇減、血氧飽和度急速下降、意識不清等症狀,張紅霞迅速採取一係列急救手段,將老人從死亡線上拉回。

  説話快人快語,做事幹脆利落,張紅霞是一名生死戰場上久經考驗的老兵。擔任火箭軍某醫院急診科主任7年,她熟練掌握心腦血管病變、嚴重消化道出血、重症胰腺炎等10多種急重症診治本領,她挺進海拔4000多米的震區救治傷員,在泥石流災害一線搶救生命……

  2010年4月,青海玉樹發生地震,張紅霞淩晨3點接到電話:“組織醫療隊去玉樹,你能去嗎?”此時丈夫出差在外,望著身邊酣睡的兒子,她猶豫了一下,毅然説:“沒問題!”她連夜把孩子托管給同事,天不亮就隨隊出發了。張紅霞上車才發現,自己是醫療隊唯一的女醫生。

  在震區搶救傷員,張紅霞連續奮戰數日。一天上午,海拔4800多米的一個村莊打來求救電話:“一位80多歲的藏族老人傷勢嚴重,急需救治。”張紅霞立即往村子裏趕,為老人處置完傷口,又和同事對全村進行了巡診,摸著夜色返回營地。勞累了一整天,剛躺下就趕緊吸氧補充體力,第二天她又元氣滿滿地出現在救災一線。

  抗震救災表彰會上,張紅霞戴上一枚金燦燦的三等功獎章。時隔不久,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張紅霞再次主動請纓:“我有經驗,讓我去!”

  “她總是充滿激情。”護師曹娟娟説。

  春節期間接到馳援湖北的通知,一直處于“備戰”狀態的張紅霞,第一時間向組織請戰。進駐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後,感染十四科患者收治量在光谷院區排名第一,張紅霞帶領的醫療組,收治率在感染十四科位居榜首。

  戰友們都説,張紅霞的身上有股不服輸的勁頭。當初,在火箭軍某醫院消化科當主任的她,臨危受命擔任急診科主任,這一“跨科”難度不小。半年時間,她瘦了10多公斤,啃下一塊塊“硬骨頭”,科室當年步入先進行列。

  7年過去,張紅霞中醫西醫並重,內科外科兼通,氣管插管、心肺復蘇、深靜脈置管、腦外傷處理等“十八般武藝”都很精通,成為急診急救一線的“全能號手”。2017年,她榮膺全國首屆“白求恩式好醫生”提名獎。

  有一次,急診科來了一名病人,捂著肚子喊痛,可心電圖、CT等檢查一切正常。張紅霞突然想起曾遇到的“主動脈夾層”病例,她趕緊為患者做“血管造影”CT增強檢查,果然不出所料。由于診斷精準、救治及時,患者最終化險為夷。至今回想起來,張紅霞仍心有余悸:“這種病處置不當,分分鐘要人命。”

  自打到了武漢,張紅霞幾乎天天鉚在醫院。救治展開後,不少患者整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張紅霞心裏嘀咕:“這可不行,消極情緒會傳染,既要治頑疾,更要醫心病。”

  她和戰友們想方設法活躍氛圍,今天在防護服上畫個漫畫,明天聊聊外面的稀奇事,經常逗得大夥兒哈哈大笑。

  病區裏有一位姓雷的女士,第一次見面就拽住她:“我是不是不行了,銀行密碼都告訴老公了,遺書也寫好了……”張紅霞一查病史,這位患者有焦慮型抑鬱症,白天不愛與人交流,夜裏整宿睡不著覺。

  張紅霞雖然考取了心理咨詢師證書,可面對雷女士的病情還是心裏沒底,她專門線上請幾名心理專家進行遠端會診,為她量身定制治療方案。那段時間,她經常抽空去找患者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緩解病人的焦躁情緒。

  可沒過幾天,又遇到新難題:雷女士每天必服的治療抑鬱症的藥沒了。這種藥品很特殊,光谷院區沒有,外面也買不到。

  情急之下,張紅霞想到通過“朋友圈”求助。幾經周折,終于聯繫上專科醫院,她又讓患者家人把相關資料發到醫院進行核實驗證,一切辦妥已是深夜兩點多。第二天一早,張紅霞帶著藥品來到病房,雷女士感動得熱淚盈眶。

  十幾天後,雷女士病愈出院,張紅霞成為她熱線聯繫的“微信好友”。雷女士説,“有她在,不孤單”。

  在光谷院區奮戰1個多月,這樣的故事不少。張紅霞的“熱心腸”讓患者們如沐春風,很多人出院時拉著她的手舍不得離開。一位患者臨出院前琢磨了半宿,最後送給張紅霞8個字:紅霞映日,便是春天。(李永飛 許溟 趙法勝)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生命衛士-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5830710